江苏盐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孙茂盛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企业具有非常明显的风险控制能力不强以及信用状况不稳定的现象,使得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运而生,担保贷款解决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瓶颈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在国际上都被公认为是高风险性的行业,如何将具有针对性的内生风险控制好就是本文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来说,因其为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了连带责任的担保,当被担保企业没有办法到期进行债务偿还的时候,信用担保机构就要承担代偿的责任。为了降低有关的风险,担保机构一般都会采取被担保的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不过在具体追偿的时候,无法足额追偿到位或抵押物变现时间长、处置环节多,而直接影响到担保机构资金的流动性,甚至因代偿规模偏大而影响担保机构的生存。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具有的高风险性以及风险控制组织体系漏洞修补的滞后性形成了一对非常严重的矛盾,风险控制组织机构是担保机构实施风险控制的基本要素,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成立的时间不是很长,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考虑到组织运行的经济性,单体担保机构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一个有效的风险控制组织体系以外的内部权力制衡的机构,缺少监督约束的机制,以及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担保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评估等风险控制的水平、手段以及技术方面与担保业务风险控制要求不是很匹配,所形成的风险相比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有其独特性。其具体的表现有如下两个特性。
其一风险可控性非常的脆弱。首先担保机构风险控制专业化分工的缺失,很多的担保机构由于人力成本的考虑,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展开担保活动,人员相对比较少,风险控制组织不健全,再加上专业化分工不足导致一人具有多重角色。这样的专业化分工不到位,一人多岗的职责在风险控制组织体制里面,对于风险的交叉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就是权力监督约束机制的缺失,很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类型上面都是民营企业,这样的机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控股人手里,这种管理模式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可以对风险加以控制,不过若涉及当权者没有涉及的领域的时候,在没有一种体系化的风险控制组织展开活动的时候,由于没有监督与约束的机制而潜伏着风险隐患。
其二操作性风险非常显著。主要就是担保机构内部因为操作的环节缺失或者担保流程的缺陷而导致的风险。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组织体系不完备是引发操作性风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担保机构在规模小、风险控制岗位人员缺失的时候,由于一个人需要完成数个岗位工作,存在很大的操作性风险。例如在要求被担保企业补充提供风险审核资料还没有送达之前就已经形成审批结论意见。在反担保抵押手续还没有完全落实的时候,担保机构已经向合作的银行发出担保函,这样操作性的风险也是会随之而上升。操作性的另一个风险就是由于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而造成的,因为担保业务操作环节、流程具有不合理性,使得担保的操作人员存在很大的可操作空间,就有可能会利用组织资源为个人谋取一定的不当利益。因此,在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组织体系脆弱的情形下,担保机构的操作性风险比较显著。
担保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担保机构对于风险控制的质量,其具体的表现有两个方面。
其一信用担保风险的主观性,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所面对的客户是千差万别的,被担保的企业可以提供的反担保产品以及其反担保的措施也很难形成一个标准,对每一个担保项目提出一个与被担保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的不同的担保方案,因此需要提供一个个性化的服务。担保服务的个性化要求担保人员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只有这样才可能对被担保企业的现场考察以及对其所提供的经营、财务等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其次就是企业财务信息不规范、不真实,对于担保机构来说,试图通过定量化的财务指标对担保风险进行分析是非常困难的。担保机构必须要依据担保人员的个人经验对于被担保的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在大量的信息里面主观地判断风险的程度,这样业务人员的主观因素就会占据很大的一部分。
其二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人员自身的道德风险行为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风险来源。虽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同样存在人员的道德行为风险,但由于担保机构在内部风险组织体系、控制操作流程、风险控制程度建设等方面与正规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担保风险的多重性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
业务流程需要客户与担保机构相互衔接互动,通常,一个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识别标准:首先,业务流程具有特定的输入与输出;其次,每个业务流程的执行都是需要跨越组织内的多个部门;再次,一个业务流程应该关注目标与结果,并不是行动与手段;最后,业务流程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可以被组织里面所有人所了解;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流程都是与客户需要相关联的,流程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来说,其担保的业务流程含概了:受理客户担保申请、担保项目考察、担保风险审核、风险决策、反担保手续的办理及法律文本签署、担保后的监管、风险代偿、反担保物处置等一系列过程活动。流程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应支持业务流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按照业务流程的需要塑造其风险控制组织的架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目标是要既能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又更有利于担保业务效率的提升。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担保从业人员同样具有较强的区域特性,担保活动范围的相对稳定为实施声誉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可以有效地对担保人员进行声誉激励。
首先将声誉的考察机制引入到员工招聘过程中,在人员的招聘环节里面引入声誉的考察,可以在源头上防御那些道德方面不够称职的人员加入担保机构。
其次建立人事档案声誉记录制度,加强对员工日常品行的记录。例如:在确定录用人选时,应关注应聘人员过去的品行记录;在试用期内和就职后,对受聘人员在正常工作中的品行表现进行跟踪记录;也可以考虑进行模拟实验,人为设计特定的事件及环境,来考察测试受聘人员的品行状况。对存在严重品行问题的人员进行淘汰,以净化职员队伍。
最后建立担保人员的奖励制度,对于人员的道德素质,既需要严格地约束,更需要充分地激励。在担保机构的内部应该梳理人员的道德标准,宣传那些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的员工,同时给予必要的奖励。而对于因个人道德风险而产生的风险事件、风险损失,则在担保机构内部进行通报,若为重大道德风险事件,甚至可以利用网络,在公司的网站上披露,或通报给当地的担保协会。只有通过这样的“声誉曝光”,才能加强对担保人员道德风险的约束力。
实践表明,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来源于被担保企业的信用风险以及市场政策等外部的风险,也有很多来自于担保机构内生性的担保商业模式具有的缺陷、组织不是很完备以及担保人员素质引起的一系列的风险是担保机构运行的时候面临的第一大风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立足于担保机构内生性因素引发的风险控制的方法进行研究,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依据。
[1] 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
[3] 陈晓红,韩文强,余坚.基于VAR模型的信用担保定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5(9).
[4] 敖慧.信用担保项目风险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
[5] 顾海峰.债务展期金融契约视角下信用担保风险定价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9(3).
[6] 付俊文,赵红.商业银行在信用确认基础上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