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领,张培杰
(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原阳 453500)
目前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即直播种植和育秧移栽种植。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欧美国家主要采用直播种植,而亚洲地区则以能实现高产的育秧移栽种植为主。
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加深,传统的育秧方式已不能满足机械插秧的生产需求,秧盘育秧技术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从蔬菜、花卉等秧盘育秧的基础上开始研发适用于水稻的育秧技术。20世纪80年代国内在借鉴国外秧盘育秧的基础上进行适用于我国的秧盘育秧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但近年来,随着农业商业化的日益发展,秧盘育秧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考虑以其他材料代替秧盘,纸盘育秧、编织布育秧、双膜育秧、露天软(硬)盘育秧等各种育秧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促进了我国水稻栽培的技术改革与创新。本文对地膜打孔育秧、秧盘育秧、传统育秧三种育秧方式进行了比较,包括出苗率,30天龄秧苗数量及生长指标、杂草抑制能力及恶苗病发病情况等,以期从三种育秧方式中筛选出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综合效果好的育秧方式。
供试水稻品种为黄金晴,采用地膜打孔育秧、秧盘育秧、传统育秧三种育秧方式,试验地点设在黄河稻夫有机农场内。
苗床长 10 m,宽 1.3 m,床高约 5 cm,每床间沟宽为 30 cm。秧盘内径规格 60 cm×80 cm,秧盘育秧每盘播浸种后黄金晴稻种0.09 kg,同面积传统育秧、地膜打孔育秧播种量为0.035 kg。按比例将肥料与筛选后的土调配成营养土,而后分别进行播种。
地膜打孔法育秧:整理床面→晾干→覆带孔地膜→覆营养土→撒施水稻种子→覆盖营养土。
秧盘育秧:整理床面→晾干→机器装秧盘→床面摆秧盘。
传统育秧:整理床面→覆盖营养土→撒水稻种子→覆盖营养土。
在秧苗生长至30天时,对三种育秧方式的秧苗杂草种类、数量和秧苗恶苗病数、秧苗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做记录。
杂草计数:人工拔除各种杂草并计数。
秧苗生长指标:每种育秧方式随机拔取10株秧苗,采用普通刻度尺测量株高和根长,对每株叶数和根数计数。
单位面积秧苗株数和恶苗病株数:人工计数,恶苗病株人工拔除后计数。
由表1可知,传统育秧出草123株/m2,秧盘育秧出草0株/m2,地膜打孔育秧出草4株/m2。传统育秧杂草种类为稗草,地膜打孔育秧杂草为香附子和柳叶水蓑草。香附子和柳叶水蓑草根系强大,能穿透地膜露出土壤,生长力较强,地膜打孔育秧对杂草的抑制率为96.7 %;稗草前期根系弱,加上地膜覆盖和土层覆盖,秧盘育秧除了秧盘与秧盘间隙长出稗草外,秧盘内对杂草抑制率达到了100 %
表1 不同育秧方式秧苗杂草数量和种类
由表2可知,三种育秧方式30天龄苗密度最大的为秧盘育秧法,达到6 667株/m2,地膜打孔育秧法秧苗密度为4 667株/m2,传统育秧秧苗密度最小,为2 800株/m2。地膜打孔育秧法除株高外,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主根长及根数的数值均最大,分别为4.2片、0.8株、6.14 cm和20条;秧盘育秧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处于最低数值,分别为3.2片、0株、4.58 cm和12.4条。传统育秧和地膜打孔育秧秧苗的株高比较接近,分别为23.3 cm和22.34 cm,秧盘育秧秧苗的株高最低,为11.7 cm。
由调查知,在相同条件下,秧苗生育进度方面,传统育秧和地膜打孔育秧的秧苗比秧盘育秧提前5~10 d;外观长势方面,地膜打孔育秧的秧苗生长最旺盛,传统育秧法次之,秧盘育秧的秧苗长势最差。说明地膜打孔法既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又可充分接触土壤,借助土壤肥力。
表2 不同育秧方式秧苗密度及生长指标
水稻恶苗病发病条件:土温30℃以上时易发病,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
由表3可知,三种育秧方式中,地膜打孔育秧法秧苗的恶苗病株数最多,达到14株/m2,病株率最高,为0.3 %;传统育秧秧苗病株数为6株/m2,病株率为0.21 %;秧盘育秧病株数最少,为7株/m2,病株率最低,为0.1 %。
表3 不同育秧方式秧苗恶苗病发病情况
已有研究认为,减少播种量有利于改善植株性状,促进根系生长,增强秧苗发根力和抗植伤能力,而且出芽率最高。从生长速度方面来看,地膜打孔育秧秧苗生长速度比传统育秧和秧盘育秧更快,分蘖更早,根系更为发达,可能与播种量、温度等有关。
水稻恶苗病又称水稻徒长病,土温30~35 ℃时易发病,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三种育秧方式中秧苗,恶苗病率以秧盘育秧最低,这可能和秧盘育秧秧苗根部湿度小、温度低有关。
传统育秧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秧苗素质好于秧盘育秧。但传统育秧杂草多,恶苗病发病率较高,秧苗素质低于地膜打孔育秧。秧盘育秧杂草抑制能力强,恶苗病发病率低。但秧苗素质差,各项生长指标均处于最低值。
地膜打孔育秧与传统育秧相比,能更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避免杂草夺取土壤养分,与秧盘育秧相比,与土壤接触更充分,借助土壤肥力效果较好。地膜打孔育秧的秧苗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主根长及根数数值最大,秧苗素质好,出苗率高,杂草抑制能力与秧盘育秧差别小,成本低。虽然恶苗病率相对较高,但总体来看实用价值比秧盘育秧要高。
[1] 宋建农,庄乃生,王立臣,等 .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2):30-33.
[2]韩伟.用于水稻机械插秧的小棚隔膜育苗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1996(3):38-40.
[3] 高猛成,谢友民 .机插水稻秧苗纸盘早育技术初探明 .江苏农机化,2002(1):21.
[4] 张琳,吴华聪.适宜水稻机插的几种育秧方式比较[J].福建稻麦科技,1999(1):12-14.
[5]殷发国,董根生,李清,等 .水稻软(硬)质塑盘机插育秧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5(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