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影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它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当然,高中物理学科也不例外。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体会:
(一)学生对正在学习的物理内容很好奇、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
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因为,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情境。如: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如在学习动量定理时,可先设下茶杯为什么掉在水泥地上易碎,而掉在地毯上不易碎的悬念,然后再引入新知识。在讲解过程中,讲到兴趣正浓时,有意戛然而止,留下悬念。对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以后学习的有关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通过思考出来的新思想、新方案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具体教学中,“问题”应小而具体、实在,要能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解,从而丧失信心。
(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学生的能力不是靠教师灌输出来的,而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下训练出来的,在学生缺少主体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缺少有效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约。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过程呢?
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像、自我创新。
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任何科学学说的发现起初都是大胆猜想。伽利略就是通过大胆的假设猜测才有他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快的谬论。
第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任何新鲜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创新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无疑不思,无思不悟,无悟不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质疑诱导上下功夫,学生则要在深思“顿悟”上显本领。
总之,教学过程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参与情境来引发学生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是从行为上的直接参与,更是情感、心理、思维的参与。只有这样,才会使物理学习活动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我们在学习动量定理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讨:在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利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客机坠毁,十七人丧生,1980年,一架英国的“鸽式”战斗机在威夫士地区上空与一只秃鹰相撞,飞机坠毁,飞行员弹射逃生。其中的撞击力,假设鸟的质量m=1.0kg,鸟的长度L=15cm,鸟与飞机相撞面积s=0.01m2,相撞前鸟的速度约为0(因远远小于飞机的速度),相撞后其速度与飞机相同,飞机飞行速度v=600m/s因飞机质量M远远大于m,故相撞过程中飞机速度几乎不变,因此,撞击时间t=L/v=0.15/600=2.5×104s,取鸟为研究对象,因撞击时间极短,可认为撞击时间内,鸟受到飞机对它的撞击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Ft=mvt-mv0,推出F=(mvt-mv0)/t=2.4×106N,这里所求的撞击力F,实际上只是撞击时间的平均值,可近似认为撞击力的峰值Fm=2F=4.8×106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道,鸟与飞机相撞时,飞机受到的最大撞击力也为Fm=2F=4.8×106N,这样,巨大的撞击力对撞击表面产生压强P=F/S=4.8×106/0.01Pa=4.8×108Pa,这样巨大的压强造成机毁鸟亡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以生活中现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在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何乐而不为呢。使得老师讲解新知识不枯燥也不乏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科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学生不仅可以体验、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还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从而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时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当前,在课程改革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引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在学科教学中 “利用探究的形式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应结合教材充分挖掘和适度补充相关的物理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感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应创设诸如实验、讲座、交流、作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科学方法、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