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5-03-18 12:39李文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区位商苏南地区生产性

李文静

摘 要:国际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利用2004—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从行业发展、地区分布和辐射能力三个方面,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行业发展不均衡,发展较好的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并且传统产业的辐射能力强于新兴产业;地区分布中,苏南地区发展最好,苏中次之,苏北最弱。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在政策制订、人才培养和资源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地区分布;辐射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60-06 引言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概念,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在2011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将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省份之一,江苏省对服务业发展非常重视。早在201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将达到48%,并提出重点发展金融业、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重点服务业[1]。

一、行业发展情况研究

近年来,江苏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加大。2004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 132.95亿元,2012年为11 613.29亿元,年均增长20.7%。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占GDP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8.35%和7.27%。

具体分行业,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603.73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 352.4亿元,8年间增加了近3倍,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9.5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4年的5.11%下降到2012年的4.69%,低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主要是因为与交通运输业相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此外,高端人才不足,也制约行业的发展。

金融业的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440.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 136.5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7.81%,比第三产业的增长率高7.05个百分点。同时期,房地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生产总值从534.17亿元增加到2 992.82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与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相似,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的生产总值仅为191.07亿元,到2011年超过了1 000亿元,2012年为1 415.19亿元。

在生产性服务业的6个行业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所占的份额最小,2004年仅为97.88亿元,占第三产业总值的1.88%,2012年为612.53亿元,占第三产业总值的2.6%。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及地产业等较为传统的行业相比,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受人才、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发展这类产业,江苏省应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二、地区分布情况研究

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2005年江苏省政府借鉴上海市经验,开始发展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区共划分6中类型,分别为科技创业园、现代物流园、软件园、创意产业园、中央商务区和产品交易市场。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类型而言,属于生产性服务业[3]。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挂牌成立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超过100家,考虑到服务业集聚区的综合质量,本文对前两批的67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分析。

从集聚区数量角度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特别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软件园和创意产业园,苏南片区优势更明显:6家软件园和5家创意产业园全部位于此地区。在苏南5市中,苏州的外商投资业最发达,承担台资和日资企业的加工制造企业数量多,因此苏州的现代物流园和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在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南京作为江苏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集聚区,在科技创业发展中优势明显。苏中3市在科技创业园、现代物流园这两种类型中发展较好,分别为5家和6家。苏北地区发展则远落后于苏南地区,软件园和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处于空白期。

从增加值角度分析,由下页图2可以看出,2006—2012年间,三个地区人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排序为苏南>苏中>苏北,并且苏南地区远高于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但与人均增加值相反,苏北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远高于苏南地区,这说明,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虽然苏南地区的单位增加值领先,但是苏北地区凭借近几年的政策扶持等条件,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三、辐射能力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参照张耘[4]、赵楠[5]等人的研究方法,本文用区位商(LQ)来反映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区位商LQ =(某地区A行业增加值/该地区全部行业增加值)/(全区域A行业增加值/全区域全部行业增加值)。当LQ>1.0时,说明该地区A行业的供给能力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能对外提供服务,即该行业的辐射能力较强,LQ值越大,说明该行业在该地区的优势地位越明显,辐射能力越强;当LQ = 1.0时,说明该地区A行业提供的服务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当LQ<1.0时,说明该地区A行业的水平低于全区域A行业的发展情况,需要“外购”服务。

由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商基本低于1.0,表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较弱,发展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2年GDP居全国第二位,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全省经济发展并未同步。

分行业看,江苏省金融业、房地产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LQ值较大,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商较低,仅为0.6左右。从P61表1数据可以看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态势较好,增长速度较快;图4数据显示,知识密集型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且处于产业低端。总体而言,与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力较强的北京(区位商>3)[4]等城市相比,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小结

上述研究表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行业发展不均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低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规模小,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1.88%,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则发展较好,并且这些传统产业的辐射能力强于新兴产业;地区分布中,苏南地区发展最好,苏中次之,苏北最弱。鉴于此,江苏省有必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并通过制定政策等办法,在资金、信贷、税收、培训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提出发展服务业五年目标[J].政策瞭望,2011,(5):56.

[2] 江苏省统计局,http://www.jssb.gov.cn/,2014-03-10.

[3] 沈沁.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积聚及空间分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4] 张耘,冯中越,郭崇义.北京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力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5-80.

[5] 赵楠.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1,(5):71-74.

[6]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2014-08-11.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位商苏南地区生产性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