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钦
河南新密市骨科医院 新密 452370
三叉神经痛以短暂电击样、针刺样锐痛为主要症状。疼痛范围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且为单侧。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早期患者,且维持时间短且易反复。外科常采用射频热凝术、血管减压术、γ-刀治疗术等方法。血管减压术虽疗效可靠,重复性差。γ-刀治疗费用高昂,疗效不确定,难以定位易引起放射性脑病,复发率高。而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是通过神经膜电位短路、消失,使相关神经不能产生去极化,无法产生神经感觉冲动而达到止痛目的。2010 -01—2013 -01,我院采用C 臂机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第Ⅱ、III 支患者78例,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41~79岁,平均63岁。右侧47例,左侧31例。第Ⅱ支痛38例,第III 支痛21例,第Ⅱ、Ⅲ支痛19例。病程6个月~22 a,平均10.1 a。4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既往均服用卡马西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1.2 方法 患者仰卧位,以患侧口角外侧2~3 cm 处为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后,使用前端裸露0.5 cm 的8 号绝缘电极针从穿刺点进针,针尖向上指向同侧瞳孔,向后指向患侧外耳孔方向。向后、上、内方缓慢穿刺,从正面看,针尖方向应正对同侧瞳孔,从侧面看则针尖方向应正对同侧的外耳孔,进针约5~7 cm。当针尖接近或进入卵圆孔时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同时术者感觉有落空感。再进针0.5~1 cm 即可到达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1]。用穿刺针刺激行神经诱发定位,先试感觉诱发,参数为高频(100 Hz)低电流(0.05~1 mA)间歇500 μs 脉冲刺激。在刺激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刺激性疼痛。然后再行运动诱发,参数为低频(2~4 Hz)高电流(0.1~2 mA)间歇500μs 脉冲刺激。在刺激过程中一般出现颌面肌肉搐动,明确电极在半月神经节无误,注入2%利多卡因0.2~0.4 mL 后确认出现镇痛和感觉减退的同时确认没有并发症。为确认针尖位置进行颅底和侧面C 臂机摄像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05~0.1 mg,即可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术。温度从60℃逐渐升温至85℃,每次升温5℃,1 min/次,每次间隔3~5 min。同时不断用针刺及棉絮擦拭皮肤,测试患支分布区的痛觉和触觉直到痛觉消失,同时保留触觉为止。一般患者的最终加热温度在70~80 ℃并持续2~min[2]。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以防止颅内感染[3]。
1.3 疗效评判标准 优:显效:术后疼痛完全消除,不再需要其他药物辅助治疗;显效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偶尔需服用药物辅助减轻疼痛;无效:疼痛明显,甚至加重。
本组术后1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价时优63例(80.8%),良13例(16.7%),无效2例(2.6%)总有效率97.4%。治疗后出现面部轻度感觉减退13例,经对症治疗后2~3 周明显好转,无脑脊液漏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 a,76例治疗效果优良的患者未见复发。
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年老体弱均可耐受。但操作中常因穿刺过于朝前刺入眶下裂,或过于朝后刺伤颅外颈内动脉甚至颈静脉孔致后组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我们通过C 臂机引导穿刺角度和深度,有效避免穿刺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定位的不准确,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出血,并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疗效确切等优点[4]。
[1]张立生,刘小立. 现代疼痛学[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0.
[2]罗芳,申颖,孟岚,等.CT 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重度原发三叉神经痛[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5):314 -317.
[3]彭胜,刘军,刘垒,等.C 形臂或CT 靶点定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2816例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1):59 -61.
[4]刘京杰,李玄英,杨立强,等.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针尖裸露长度和射频温度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242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