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源,樊娟娟,单 政,刘 晓,王 剑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医学技术相关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探讨
李源源,樊娟娟,单 政,刘 晓,王 剑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医学技术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2]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我院不断深化教学教改,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介绍如下。
1.1 合作基础初步建立,合作模式逐步多样化
我院目前的3个主干专业包括医学检验专业、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以及中医康复保健专业,通过职教集团的积极运作,分别与集团内企业开展“订单班”。在“订单班”运作的过程中,与合作企业定期召开会议,就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修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确立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结构以能力模块为本位,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质量评定以职业规范为标准,师资建设以‘双师型’队伍为主体”的办学指导思想。
根据合作企业的用工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实习实践,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体验企业的管理环境和氛围,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2 初步建立“校中厂”合作模式
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如口腔义齿加工车间,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这种车间进校的模式使校企双方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3 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企业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行业实践,了解企业技术革新及用人需求。
1.4 与合作企业开设“订单班”
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为“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同时,企业还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由于学校和企业有着利益共同点,因此企业能够比较积极地参与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5 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团
学校牵头成立了新疆医药卫生职教集团,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材、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
实践证明,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将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了办学空间,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得到了有效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学校近年来的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度问题
目前国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缺乏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说明,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
2.2 企业的积极性问题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依然具有普遍性,校企合作普遍处于见习、实习等的简单协作,达不到“校企共育人才”的要求。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除相应的法律政策缺失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学生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三是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学意愿。
2.3 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一是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不多,签订协议的企业规模不大,很难满足学生对口就业的需要;二是校企双方互动不够。学校没有到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如开展课题调研、项目攻关等;企业也没有深入学校开展有关教学教研活动。此外,为学校提供的实训设备、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帮助仍需加强。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权益者,必须建立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参与决策及管理的机制。
(1)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一是要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二是要明确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在该项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三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以推进校企合作健康有序发展[3]。
(2)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政府对参与合作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或经济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同时,要加大用工准入制度的监管力度,控制低素质劳动者非合理性就业,以保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实习(就业)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是促进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3)学校要继续强化服务企业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提高专业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形成互动体系,体现双赢原则,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4)职业学校应该主动“走出去”和“请进来”。学校领导积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与企业联系、沟通,并多次考察企业实力和管理水平,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学校根据企业当前和长远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时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开放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良好对接。
(5)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使校企合作项目更好地开展,学校每年要求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行业实践,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加深对企业实际工作的理解,锻炼和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水平。
(6)推行“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为使学生尽快转变为企业的“员工”,“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可以突出学校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将班干部改为企业干部职务,比如班长为“经理”,副班长为“经理助理”,学习委员为“技术部长”等,不仅能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还能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1]刘素婷.论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6):6-8.
[2]徐洪波,袁晓建.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交通企业管理,2006(2):17-18.
[3]霍晓光.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9-10.
G40-03
A
1671-1246(2015)06-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