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老年心脑血管病60例心理分析及对策

2015-03-18 20:41邵安龙马居峰王美琴王利民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干休所脑血管病情

邵安龙,马居峰,王美琴,王利民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而且该病的根治较困难,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长期反复的治疗。因此,患病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孤独、悲观等负性情绪[1]。近1年来,笔者对我所6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干休所休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75~88岁,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脑供血不足1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12例;脑梗死后遗偏瘫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5例;冠脉支架2例;冠脉搭桥1例。病史5年至35年不等。

2 干休所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点

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缠身,身体衰老、空巢与孤寡等问题,给干休所老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影响,严重影响了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主要是情感、性格的异常和自我保健能力下降。

2.1 忧思抑郁 一些患者对疾病不是积极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心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烦闷和抑郁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心脑血管疾病伴发抑郁往往会加重躯体症状,甚至影响疾病过程及转归[2]。

2.2 心烦不安 有些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希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马上控制或出现并发症,就烦躁不安、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3 紧张恐惧 有的患者把心、脑血管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整天害怕,担心有一天失去活动能力怎么办?瘫痪卧床怎么办?突然死亡怎么办?尤其是久病不愈或病情加重的老人,产生悲观失望心理,使自己愈发紧张恐惧。

2.4 急躁易怒 有些人不能接受现实、不能主动配合治疗,积极地改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认为家人或是干休所工作人员对自己照顾不周,是对周围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

2.5 孤独悲伤 有些心、脑血管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感觉自己拖累家庭,家人的关心照料不周,医疗保障不遂心意,自己不被重视,一个人孤独应对疾病力不从心,容易对前途丧失信心,对治疗感到无望,因而悲伤,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积极配合,一般不易控制病情,对这种老年患者一定要耐心劝导,只有排除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 对策

3.1 增加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每当干休所有老人因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就会有一部分老人受到影响,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出现心胸烦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等,自认为自己患的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威胁。这时就需要医生、护士多抽出时间与他们沟通交谈,耐心解答问题,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们负性情绪得到控制,重新树立自信。

3.2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宣教 向患者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指导下得到有效地控制,故不必悲观。关键是需要患者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心脑血管疾病,配合医生积极地控制疾病,尽早消除引起并发症的因素。从饮食起居上指导,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因素会对饮食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4],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要尽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使机体的健康得到促进。进行运动指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一些适宜的运动,对病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5],通过运动能够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愉悦,使血液循环得到促进,使心肌供氧得以增加。进行安全、合理的用药指导,由于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已经开始减退,会使药物的吸收、代谢以及排泄产生一定的影响,对药物的敏感性反而会出现增强的现象[6]。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将一些安全合理的用药方式对患者予以有效地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3.3 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鼓励性的心理暗示 向患者进行分析讲解目前的心理紧张状态会对病情不利,会导致病情的不良发展。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为内因、外因,内因多由患者自己引起,如有些患者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把所患疾病看得过于严重而紧张;有些人急于求成,因病情没能及时控制好或病情反复,也会产生紧张情绪,有些人看到其他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就联想到自己的前途,忧心惆怅,倍加紧张等。外因方面主要是家庭成员关系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复杂、不被别人理解等造成的紧张心理,均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故应针对具体情况和原因调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才是防止病情加重,避免并发症出现的良策。

3.4 争取家属和子女的配合及协助 做好家属及周围人员的思想工作,经常让患者接触到生活中令人快乐、开心的事情,让其感到生活的乐趣,要让家人正确对待患者的不正常的心理,不能抛弃、置之不理,更不要施加压力,要多关心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并有效疏导,让其感到被重视和关注,要热情支持、鼓励并帮助他们运用保健手段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现病情异常,及时送其就诊。家属也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疾病护理和急救知识,做好病情监测,协助患者完成自我保健计划,给患者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氛围。

3.5 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 环境是影响心境的一大因素,为干休所老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和休养环境,以解除精神紧张。通过让患者建立或参加相关病友会,与其他病友进行病情经验交流,建立正常的人际往来和社会关系,使其走出个人患病的阴影,避免自闭、自卑倾向,认识到大多数患者仍可通过努力获得正常的生活,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发展和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打门球、登山、下棋、书法、绘画、养花等),充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分散对疾病的过分注意,形成有规律的良好生活方式。

[1] 张作记,崔立谦,孙树印.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其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1999,2(4):301.

[2] 张静平,唐 莹,余小波.冠心病患者情绪状态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15):52.

[3] 励建安.老年心血管病康复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82-86.

[4] 王凤超.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浅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2):3606-3607.

[5] 陆德荣.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8):15.

猜你喜欢
干休所脑血管病情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