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

2015-03-18 19:42:45马战英
重庆医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母细胞血常规腹痛

张 勇,马战英,彭 倩

(广东省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东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523003)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因“反复腹痛1个月有余”于2013年3月17日入院,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绞痛为主,夜间明显,无吐泻、发热、头痛、头晕及抽搐。曾于外院诊断“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制酸及驱虫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患儿发病以来,无潮热盗汗、咳嗽、关节肿痛。体质量下降约2.5kg。患儿既往健康。外院血C3、C4正常;血常规WBC 7.3×109/L,Hb 106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01.33mg/L。肝胆胰脾超声,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阑尾区超声及胆囊排泄率均未见异常。血清HP-Ab阴性。于本院门诊血常规WBC 6.8×109/L,Hb 110g/L。hs-CRP 77.87mg/L。肝功能、肾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及大便常规均未见异常。低密度脂蛋白(LDH)522U/L,羟丁酸脱氢酶(HBDH)457U/L。查体:精神反应可,全身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扪及包块,脐周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辅查:血常规WBC 4.97×109/L,Hb 74g/L(门诊血常规2d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1.30%。CRP 95.8mg/L。血沉(ESR)163mm/L。LDH 525U/L,HBDH 481U/L。ASO及RF均阴性。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阴性。胃镜示:(1)浅表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杆菌(HP)++。结肠镜显示:乙状结肠炎。病理诊断:(1)胃窦示中度慢性炎,伴轻度化生萎缩,HP(+);(2)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显示轻中度慢性炎;(3)乙状结肠黏膜呈轻中度慢性炎。血清铁7.8μmol/L(9.0~27.0),总铁结合力31.3μmol/L(54.0~77.0)。血清铁蛋白(SF)543.6ng/mL(13~150)。双链DNA、抗核抗体(ANA)均正常,ACA-IgM阴性。最后诊断:(1)浅表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炎;(3)HP感染;(4)乙状结肠炎;(5)中度缺铁性贫血。予三联疗法、益生菌调节肠道、补铁治疗1周。患儿无腹痛出院。患儿出院后8d,因腹痛再发伴下肢疼痛及发热2d外院就诊。外院腹部CT:脊柱右前方见大小为25mm×18mm×22m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骨扫描示双侧胫骨和右侧股骨多发转移。骨髓活检病理:骨髓腔肿瘤细胞占有核细胞的92%。尿VNA 46.5mg/24h,NSE 224.2ng/mL。确诊: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

2 讨论

NB是一种儿童期少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原发瘤最多见的部位为腹膜后(约65%)[1]。该病预后较差,有报道Ⅳ期NB患儿5年无病生存率仅为35%[2]。NB患儿多以发热、腹部包块、骨痛等为首发表现就诊,起病多隐匿[3]。

本例患儿以腹痛为首发且惟一的临床表现,无发热、腹部包块及骨痛等。分析本患儿的临床资料,可确诊HP相关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但亦有多处以上述疾病不能解释的临床特点,值得重视:(1)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多为隐痛或钝痛,而肿瘤引起的疼痛较为剧烈甚至难以忍受;(2)HP感染为慢性疾病,起病缓,多为反复发作性腹痛,伴胃纳差、早饱等消化道表现,病程多为数月甚至数年。而NB常进展迅速,本例发病仅1个多月;(3)前者所致贫血多为慢性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下降、总铁结合力上升,网织红细胞上升。而本例患儿虽然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低,但血清铁蛋白却异常升高、总铁结合力下降,网织红细胞正常。且患儿曾在病程中2d时间内迅速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引起中度贫血,这都难以用缺铁性贫血所能解释;(4)HP感染患儿CRP及ESR多正常。而本患儿在无明显其他感染病灶情况下,CRP及ESR明显升高;(5)本患儿存在难以解释的LDH异常升高。

临床中CT是诊断NB的重要方法。血清LDH监测NB复发和疾病进展方面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SF也是一种恶性肿瘤标记物,虽其特异性不强,但其增高往往预示NB预后不良。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NB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升高常提示晚期及预后不良。NSE在监测肿瘤复发时,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4]。患儿在治疗缓解出院后8d腹痛再发,伴发热及骨痛,才引起医生对于LDH、SF等肿瘤标记物以及短期贫血加剧的重视。故提示临床医师如发现具备上述腹痛患儿,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并结合NB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同时提示对于任何异常临床证据均应多重视,避免误诊并使患儿得到及早的治疗。

[1] 陈星荣,沈天真.全身CT和MR[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666.

[2] 张毅力,吴胜利,李洪伦.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复发一例[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2):44.

[3] 邓义芳,宗阳如.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3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401.

[4] 孙艳丽,成晓君,刘颖,等.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6):1359-1362.

猜你喜欢
母细胞血常规腹痛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38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谈谈母细胞瘤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0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