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玲 王漠 任晓妍 张璐
河南义煤总医院麻醉科 义马 472300
光棒-换管器分步使用在困难气道左侧双腔管插管中的效果观察
陈桂玲王漠任晓妍张璐
河南义煤总医院麻醉科义马472300
【摘要】目的 观察需支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光棒引导单腔管置入后再用换管器完成双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对需实施肺隔离的24例困难气道患者,于快诱导麻醉后先用光棒引导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继按Ka法用换管器协助换成左侧双腔管,观察初次插管成功率(排除误入食管或扭转到右支气管)、其他插管方法补救率(改逆行、纤支镜引导插管、开胸手术换堵塞器等)、气道严重并发症(牙齿脱落、术后咽部血肿、气道出血等)发生率。并同近年来传统喉镜(含myco喉镜)下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的16例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分步法需被迫改用其他方法补救者显著低于传统法,初次插管成功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气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需支气管插管肺隔离的困难气道患者(如尘肺肺灌洗)先用光棒引导插入单腔管,再用换管器协助交换插入左支管插管,效果良好。
【关键词】光棒-换管器;分布使用;支气管插管
对气道异常或预计插管困难患者,双腔管插管极具挑战性[1]。然而有的患者插入双腔管实施肺隔离几乎是该类治疗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法(像尘肺肺灌洗患者),因而探索困难插管患者双腔管插入方法有着现实的临床意义。2011-05—2014-09,我们对24例需实施单肺隔离的困难气道患者先用光棒引导单腔管置入,再用换管器完成双腔管插管分步实施的方法完成左侧支气管插管,并同之前传统方法下困难气道双腔管插管的16例患者进行比较,以评价分步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06—2014-09间拟行全麻下大容量肺灌洗或开胸手术遇到困难双腔管插管的40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1~63岁,身高158~181 cm,体质量53~90 kg,ASAⅡ-Ⅲ级。均否认有咽喉痛及气道出血症状存在。选择2009-01—2011-04间采用传统喉镜或myco喉镜插左双腔管的16例患者为传统法插管组。选择2011-05-2014-09间采用光棒-交换器分步法完成插管的24例患者作为分步法组。2组患者年龄、麻醉诱导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传统法组采用传统喉镜或myco喉镜插左双腔管。 分步法组实施光棒-交换器双腔管分步插入法。(1)先用光棒引导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插管深度24 cm),待呼气末插管成功后经单腔气管导管置入长度900 mm、外径为5.0 mm气管导管交换器至25 cm。(2)按karabiyi[2]方法拔出单腔气管导管并沿导管交换器将35Fr或37Fr左侧支气管插管滑入气管内距门齿26 cm后撤出交换器。继后退左支气管导管至20~21 cm,再边推进边左旋导管直至推送略感阻力为止。用听诊和吸痰管法证实支气管导管位置。2组中同一方法连续三次失败者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换用其他补救方法(如纤支镜引导、逆行插管法或延期手术麻醉)。比较2组患者首次插管成功率、其他插管方法补救率(纤支镜引导、逆行引导或延期择日手术麻醉)、麻醉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如咽喉痛、牙齿脱落、气道出血等)。
2结果
分步法组首次双腔插管成功者21例、传统法组3例;分步法组有1例首次引导时交换器打折(导致插管误入食管),被迫第二次序贯引导更新交换器方成功,另2例出现左支气管导管误入右支气管,经再次退管至20 cm后向右侧偏头缓慢旋转才成功,无1例需改用纤支镜或可视喉镜辅助完成。传统法因插管多次插管失败,需采用逆行引导法2例、需借助纤支镜引导法3例,被迫采用改日延期麻醉者2例(共7例)。2组被迫采用补救法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容量肺灌洗作为尘肺治疗的重要措施因可改善临床症状而在许多单位得以推广[3]。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肺灌洗时困难双腔管插管时有发生,并且传统方法中对湿肺、开胸手术等合并困难插管时可有效建立单肺通气的其他肺隔离措施(象支气管封堵器、单腔管支气管插管)等均难以满足肺灌洗时的临床要求。因而成功插入双腔支气管插管从而进行满意的肺隔离是顺利实施大容量肺灌洗的必需乃至唯一举措,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由于双腔支气管导管两个不同曲度的独特外形设计再加上相对较粗的外径,依赖传统方法对困难插管患者顺利实施支气管插管具有一定难度[4]。
光棒与气管导管交换器两者都属于需实施肺隔离的困难气道患者处理流程推荐的插管辅助设施之一。但因所用光棒长度不够,不能单独完成双腔管插管,我们用它引导完成单腔管插管,再通过单腔管用交换器换成双腔管插入,这种分步办法将双腔管困难插管转换成单腔管困难插管,降低实施难度。
通过交换器将单腔管换成左侧支气管插管尽管是需肺隔离困难气管插管患者推荐处理流程之一[5],但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及风险。我们认为,除遵循karabiyi提供的方法外,在滑入双腔管过程中应上提下颌、尽量拉紧交换器帮助导管滑过咽喉间的角度,从而引导导管越过声门。同时在后退双腔管至隆突上接近声门附近后再次旋转进入左侧支气管过程中应缓慢旋转且最好保持头向右侧转动,最大程度防止发生导管误入右侧出现导管扭转。此外因本法仍属盲探操作,有时难以完全避免对咽腔、喉周乃至声带造成创伤,甚至有气管撕裂伤报道[6],故无论在推送双腔管还是交换器时若遇阻力不可强行实施。本组分步组虽部分患者出现插管后咽痛,但较传统组发生率低及疼痛程度轻,亦无牙齿脱落。特别在缺乏纤支镜的广大基层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4
[1]O’Connor C J,O’Connor TA.Use of lighted stylets to facilitate insertion of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J].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l,2006,18:616-619.
[2]Karabiyik L. Placement of a double-lumen tube using LMA C Trach and an exchanger in difficult airway intubation-A case report[J]. Korean J Anesthesiol,2012,62(6):565-567.
[3]李德鸿. 我国矽肺防治50年[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17(5):258.
[4]Campos JH.Lung isolation techniques for patients with difficult airway[J].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0,23:12.
[5]Brodsky JB. Lung separation and the difficult airway[J]. Br J Anaesth, 2009,10 Suppl 1:166-175.
[6]Evaluation of tracheal tube exchangers for replacement of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s[J].Anesthesiology,1992,77:609-610.
(收稿2015-08-12)
【中图分类号】R6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