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2015-03-18 19:37靳铁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治疗体会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

靳铁成

河南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汝州 467599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

靳铁成

河南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汝州467599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36/40)高于对照组72.50%(28/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获8~12个月的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正常椎间盘富有良好弹性和韧性,抗压能力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者可致下肢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013-06—2015-01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 例患者中男 50例,女 30 例;年龄 28~69岁, 平均47.62岁。病程7 d~6 a,平均3.20 a。伴单侧下肢疼痛36例,伴双侧下肢疼痛16例。查体均有患病节段棘突旁压痛,并向患侧下肢放射。经腰椎X线、CT、MR、椎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有急性腰扭伤等外伤史20例,既往慢性腰痛史32例。其中单发椎间盘突出50例,多发椎间盘突出30例。病变部位:L2-38例,L3-412例,L4-514例,L5-S116例,L4-5、L5-S1均突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单纯西医治疗。(1)骨盆牵引:采用手摇式机械牵引床进行。患者俯卧于腰椎牵引床上,根据病情需要,把5~10 cm高枕头分别放置于患者的头、腹、踝下,固定胸及踝部。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病程、病情等合理选择牵引力量及牵引时间,一般牵引时间20~30 min, 1次/d,10次为一疗程。(2)对于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的病例予脱水疗法,地塞米松10 mg加入20%甘露醇250 mL中静脉滴注,连用7 d。(3)对疼痛剧烈影响睡眠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或用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8 mL,抽到注射器内混匀,在病变椎间隙两侧,常规消毒后将针刺入3 cm,回抽无血后将药液缓慢均匀注入封闭, 1次/5 d,连续3次。

1.2.2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1)中药内服: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羌活、独活以及秦艽各12 g,丹参、川断、杜仲、寄生、菟丝子、伸筋草、炒麦芽各15 g,鸡血藤30 g,红花、地龙各10 g。乳香、没药、甘草各6 g,随症加减:下肢抽掣疼痛者加木瓜15 g,白芍30 g,川芎10 g;下肢麻木者加全蝎、乌梢蛇、丝瓜络各6 g;腰腿冷痛者加细辛5 g,桂枝、仙茅各10 g;腰腿灼痛者加忍冬藤30 g,黄柏10 g,薏仁15 g。水煎1剂/d,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7 d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2)针灸治疗:患者根据选取穴位不同选择取侧卧或俯卧位,选择L3~S1夹脊穴、环跳、委中、委阳、承山、肾俞、膀胱俞、风市、腰阳关等穴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除腰骶部穴位取双侧外,其余穴位均取患侧。用30号40~50 mm长的不锈钢针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针下出现酸沉胀麻感为宜,并接SDE-Ⅱ型电针仪或间隔手动醒针,同时点燃艾柱应用艾灸架或温灸器放置部分穴位下方,间距以患者感觉温热且能耐受为度, 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注意避免患者处理、疲劳等状态下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灼伤、晕针、滞针等发生。2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8~12个月。

1.3疗效评判治愈:治愈为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随访期间无复发。好转:腰部仍稍感不适或麻痹,但较前明显减轻, 腰部活动功能得到改善。对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随访期间无复发。未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中治愈11例, 有效17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2.50%。观察组治愈16例, 有效2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0.00%。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

3讨论

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因素,而积累损伤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和椎间盘突出的诱因。本病患者多发于20~50岁人群[1]。减轻或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刺激和压迫,促进炎性反应消退、炎性介质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注意日常生活中避免疲劳和病变部位的保护措施。牵引治疗利用牵引力使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已偏斜或者移位的关节得到拉伸,解除神经压迫,逐渐恢复原位。西药甘露醇产生强力脱水,降低椎间盘内压力负担,利于突出的髓核体积缩小和回缩,易于还纳。地塞米松可抑制无菌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抑制炎性渗出和浸润,减轻神经根管周围组织肿胀,缓解肌肉痉挛,减少软组织粘连。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腰腿痛,痹症”范畴。《素问·痹论篇》中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痹,闭也,气血凝涩不行也。其病机为淤血阻滞,气机不畅、筋脉失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散寒袪湿、补益肝肾为治则。我们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其中独活、木香等能够通血活络、健脾益气,杜仲、秦艽、狗脊、延胡索可补肝益肾、祛风除湿;当归、赤芍等养血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达补益肝肾,通络祛湿、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3]。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根据循经取穴,辨证施治原则,临床选取夹脊等督脉及肾俞、大肠俞等足太阳经穴位,配合腰部阿是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达到活血祛淤,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效。同时艾绒性温,辛香透达,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通过温度的刺激引起患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消除或减轻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反应,配合针刺,使温热深达肌腠,内注筋骨,局部血液循环旺盛。我们对4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4

[1]赵志春.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133-134.

[2]袁国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与康复指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0):598.

[3]汪东太,李开恩.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学,2008,3(35):150-151.

(收稿2015-08-23)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5)06-0020-02

猜你喜欢
治疗体会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
蒙西医结合治疗肠道疾病10例体会
浅谈耳前瘘管的治疗体会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