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的“教学之道”与朱熹的教育思想

2015-03-18 13:04程水龙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关键词:教育思想朱熹

秦 月,程水龙(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近思录》的“教学之道”与朱熹的教育思想

秦月,程水龙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朱熹的教育思想与《近思录》“教学之道”的语录文字联结紧密,二者存在相当的一致性;《近思录》语录文字是朱熹辑录与发明,是有意张扬四子思想,并藉以表达自己教育思想之取向。程朱理学,注重人之禀赋的开掘,达成圣贤;强调早期教育,“以豫为先”,养成“圣贤坯璞”;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与拓展,尤重洒扫应对;对教法阐释透彻,继承而推新。这些在当下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关键词:教学之道;教育思想;《近思录》;朱熹

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吕祖谦二人精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论说语录编成《近思录》十四卷。该理学入门经典读本,“反映了朱熹假四子语录构筑其精巧的理学思想体系”[1]。至于朱熹思想体系中的教育思想,则体现在有关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教育内容的安排、读书方法等方面,其高弟子黄榦概括谓:“居敬以主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那么,在《近思录》所辑语录中,朱熹是如何藉此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呢?

就四子教学思想来说,《近思录》各卷或有阐释。将“教学之道”单列一卷论述意在通过语录集中反映四子的教育思想。“盖以宋代大儒,自孟氏之后,有濂溪、关、洛之学,而列圣之道备,有考亭之学,而列圣之道明。”①参见: (清)朱之弼. 近思录原本集解序[C] // (宋)叶采,(清)朱之弼. 近思录原本集解. 清雍正年间修补本.四子以修身为本,接续道统,朱熹能集理学之大成,与吕祖谦合编《近思录》时特立“教学”一卷,亦在明示“教学之道”在理学思想体系中的位置和分量。

《近思录》既是对四子思想精髓的辑录和凝集,也是辑录者情感意识的反映和传达。朱熹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2]1若将朱熹的教育思想与《近思录》“教学之道”的语录文字进行联结考察,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的一致性。此书中有关教学的语录既是朱熹的发明,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倡教者当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注重人之禀赋的开掘,达成圣贤

四子使“圣学复明,道统复续”,他们的学问、思想,在朱熹心中非同一般。受其影响,朱熹也很看重教育在改变人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规范,希望通过教育让人去蔽明善,“明明德”。就教育本质而言,朱熹认为教育是回复人本来禀赋的善性作用。

二程云:“《观》之上九曰:‘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传》曰:君子虽不在位,然以人观其德,用为仪法,故当自慎省,观其所生,常不失于君子,则人不失所望而化之矣。不可以不在于位故,安然放意,无所事也。”①本文中所引用文字若不加注明,均引自《近思录》卷十一.该语录是宋儒对《周易·观卦》上九爻辞的解说,告诫传授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松懈心志,“教者当自修其身,以为学者观法”。自我品德的修养,不能因外界的变故而放松修炼、松弛自己的心志。作为教者,当如朱熹所言,是“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教学生时,“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使其明白“慎省”。

儒家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人尽其才,最后学为圣贤。《礼记·学记》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意在告诫教者,要熟知学生的潜质,然后施教,将其才智潜能都挖掘出来。具体而言,张载说:“人未安之,又进之;未喻之,又告之,徒使人生此节目。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圣人之明,直若庖丁之解牛,皆知其隙,刃投馀地,无全牛矣。人之材足以有为,但以其不由于诚,则不尽其材。若曰勉率而为之,则岂有由诚哉!”当学生的潜质被发掘后,便可“整理其心,使归之正”,宽容待人,追求正途,最后“便可到圣人事”。张载“此言教人必尽其材,圣人随材施教,各当其可,如庖丁解牛洞见间隙,无全牛矣。”②参见: (宋)叶采. 近思录集解: 卷十一[C] // (宋)叶采. 近思录集解. 元刻明修本.朱熹借之告诫教学者,施教时去用心体之,则可以之回复人本来禀赋的善性,使之追求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人。否则,教学者若“不顾学者之能受而强进之,人虽勉强为之,而无诚意,既无诚意,则亦不能尽其才质”③参见: (清)江永. 近思录集注: 卷十一[C] // (清)江永. 近思录集注. 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达成“圣人”,是宋儒共同的教育目标,二程非常注重洒扫应对的教学,以为“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朱熹不仅赞赏二程的教育理念,而且极力造就有德学的人才,倡导推行儒家礼制,明道于天下。宋儒所崇敬的儒家人格是孔子、颜子和孟子,教育的意义在于“复性”。朱熹认为教导他人,“不必深为辨较于立论之异同,但当探其本心而整理调理之,使反其不正者而归于正,此即所谓格心之非者也。”教育当使人明白人性之美善。

《近思录》卷十一“教学之道”中,周敦颐认为:“刚”之“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之“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圣人立教,就是使人“自易其恶”,达至“中和”。朱熹认为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教育须整顿伦理纲常,使人成德成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明义理以修其身”、“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具有圣人之德和贤人之学的贤君、忠臣、孝子。因而,从前文所引述的文字可见,朱子的这些观念与《近思录》辑录的相关语录很吻合。

二、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豫为先”,养成“圣贤坯璞”

(一)关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宋儒进行了精准阐释。程颐说:“古人生子,能食能言而教之。大学之法,以豫为先。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当薫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私意偏好生于内,众口辩言铄于外,欲其纯完,不可得也。”此语源于《礼记·内则》:“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礼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此处二程意在阐明“教子贵豫,所以养其纯心为圣功之基也”①参见: (清)张伯行. 近思录集解: 卷十一[C] // (清)张伯行, 尹会一. 近思录集解. 清乾隆元年维扬安定书院刻本.。

小学时期是奠定成圣成贤的基础阶段。此时教导青少年在实践中“近思”“切己”,可以锻炼养成“圣贤坯璞”。周敦颐告诫士子:“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若学圣人之道,必须身体力行地学才行,因为“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对此,朱熹阐释道[3]125:“古人自能食能言,便已教了,一岁有一岁工夫。”“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可见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宋儒主张教授他们学习“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就是指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践行,符合孔子所主张的近思切问之旨。

《礼记·曲礼》:“幼子常视无诳”。程颢云:“自‘幼子常视无诳’以上,便是教以圣人事。”四子主张自幼子开始就应教他们诚实,因为“幼子天真未涵,常示之以不可欺诳,使之一言笑、一步履无有不实”②参见: (清)茅星来. 近思录集注: 卷十一[C] // (清)永瑢. 四库全书.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 1983.。受此影响,朱熹也十分重视小学阶段教育,认为“圣人教小儿洒扫应对,件件要谨。”[3]127“蒙养弗端,长益浮靡”,主张对青少年应及早施教,并就当时现实表明自己的主张:“古者教小子弟,自能言能食,即有教以至洒扫、应对之类,皆有所习,故长大则易语。今人自小即教做对,稍大即教作虚诞之文,皆坏其性质。”[3]126

(二)关于早期教育的内容

关于早期教育的内容,程颢尝云:“自小学洒扫应对之以往,修其孝悌忠心,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激励渐摩成就之道,皆有节序。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于圣人之道。”朱熹承接此观念,并结合青少年特征,强调“但为学工夫,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动静语默,居家则事亲事长,穷理则读书讲义。”[4]2757

朱熹继承发展了四子教育思想,主张“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3]1564,认为“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4]691,他按照人的年龄、心理以及理解能力,主张设立小学和大学两类学校,其教育内容要有别。[5]朱熹曰:“古人初入小学,止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及孝悌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岁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悌者。”②这些内容都是在“教学之道”程颐、张载谈论古代学校教育基础上的提升和明晰。

的确,青少年能“近思”“切己”,可在实践中锻炼养成“圣贤坯璞”。朱子曾借用周敦颐语录告诫士子:“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要学圣人之道,必须身体力行地学才行,因为“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三)关于大学教育问题

小学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深化,至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说:“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3]124;又云“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4]691这里虽然没有明言“教学”,但事实上“教学”这一环节是在“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之后不可无的,“治国平天下”乃外王之事,从自身的修养到治人之学,必须经历“教学之道”,内圣而外王,贯彻此教学之道,才能彼此相得益彰。因而,四子与朱熹的教育思想也是一脉相承。

三、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继承与拓展,尤重洒扫应对

关于教学的内容,古圣贤早有论述。孟子认为民众在衣食充足之后,就应该教育他们知人伦。“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他曾对滕文公说,夏殷周三代的教育机构“皆所以明人伦也”。对许行的门人陈相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259孔孟主张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宋儒的大力肯定。朱熹认为:“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惰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2]259如果不教之以道,即便人们原本具有好的禀性,也难以使其走向文明。

“礼”是儒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一。“礼”为立身之本,有了它则可以守身持心。若教学生明礼、恭让,则教者需发挥表率作用。如《礼记·曲礼》明言“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在礼教方面与前朝相比,宋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载在以礼教化学生方面做的非常好,“横渠之教,以礼为先”,他说:“‘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仁之至也,爱道之极也。己不勉明,则人无从倡,道无从弘,教无从成矣。”二程很赞赏张载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说:“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学者自有据守,则不必尽赖之师”,当学于身。所以朱子编辑“教学之道”一卷时,将“教学”连言。朱熹也肯定张载以此立教益于学者持守,说:“古者自幼入小学,便教以礼;及长,自然在规矩之中。横渠却是用官法教人,礼也易学。今人乍见,往往以为难。”[3]2363对此,后代的儒者也予以很高评价,如清人江永认为此语是“张子言以礼教人,当自勉也。教者能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则能率人使成材,是仁之至;能宏道以教人,是爱道之极”①参见: (清)江永. 近思录集注: 卷十一[C] // (清)江永. 近思录集注. 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程颢觉得教学生视听言动之礼,“便是教以圣人事”。程颐认为“古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礼既废,人伦不明,以至治家皆无法度,是不得‘立子礼’也”。朱熹说:“古者自幼入小学,便教以礼;及长,自然在规矩之中。”[3]2363

宋儒很重视教学内容的具体可行性,洒扫应对可以体现诚敬,这是人品修养的一个重要基础。如二程“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因此朱熹赞赏道:“此节言其理之在是,由是可以至于彼。”洒扫应对须诚,由此发展,能诚己便可到圣人。朱熹又说:“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然圣贤禀性与常人一同。既与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贤为己任。”[3]133人性圣凡皆同,普通人要以超凡入圣为目的。这也正是宋代儒学者施教的共同目标:在于“学为圣贤”。

四、对教学方法、措施阐释较透彻,继承而推新

(一)教学方法

自古以来关于教学方法、措施的探求和运用,一直是儒家学说传承者所关注的。孔子弟子三千,各因其材而教之,循循善诱之,他的得意门人颜渊尝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2]111-112孟子继承发展孔子思想,尝云:“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问答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2]361-362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教育,因其所长而教之,其妙则在于“时雨化之”。

在谈论教学时,程颢认为“子弟之轻俊者,只教以经学念书,不得令作文字”,很赞赏胡瑗在湖州教授任上设数科教学的做法。张载认为庖丁解牛洞见间隙,就是“教人必尽其材,圣人随材施教,各当其可”。朱熹盛赞:“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2]362朱熹借助圣人和四子的因材施教,进而发挥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各因其所长而教之”。

在儒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四子语录也体现出开拓创新的一面。如程颐建议教学时让学生自悟,不要填鸭。《近思录》卷十一中伊川先生曰:“说书必非古意,转使人薄。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涵养,使之自得。今一日说尽,只是教得薄。至如汉时说下帖讲诵,犹未必说书。”传授者让求学者优游涵养,心智成长,却不是一口把道理说尽。因此,朱熹也强调求学者读书应身体力行,教者应让其“切己体察”,“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学于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朱熹主张教导学生切己、体察,教者自己“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3]223。

(二)教学途径

程颐在《程氏遗书》中说:“古之学者,优柔厌饫,有先后次序。”宋儒依然主张并实践这一科学的教学途径,《近思录》卷十一中程颢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如此循循善诱受教者,引导其领悟真谛。教学生事理,不可违背规律教导,朱熹曾说:“‘洒扫应对’,‘精义入神’,事有大小,而理无大小。事有大小,故其教有等而不可躐;理无大小,故随所处而皆不可不尽。”[3]1209可见“理无异致,教必以序”,朱熹继承并实践着教人的先后之序,尝曰:“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①参见: (元)程端礼《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 “端礼窃闻之, 朱子曰: ‘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 读书之法, 莫贵乎循序而致精; 而致精之本, 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此不易之理也. ’ 其门人与私淑之徒会粹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取其要, 定为读书法六条: 曰循序渐进, 曰熟读精思, 曰虚心涵泳, 曰切己体察, 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 ”“行远自迩,升高自卑,殊非躐等凌节、空虚无据者所得”②参见: (清)张伯行. 续近思录序[C] // (清)张伯行. 续近思录. 清同治九年福州正谊书院刻本.。

上古时,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吾不复也。”[2]95因而,程颐说:“孔子教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盖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学者须是深思之,思而不得,然后为他说便好。初学者须是且为他说,不然,非独他不晓,亦止人好问之心也。”对此,朱熹以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③参见: (宋)叶采. 近思录集解: 卷十一[C] // (宋)叶采. 近思录集解. 元刻明修本.对于初学者,教导者须先给他们讲说,等求学者有了基础后则会深思,教者不能阻碍学生的好问之心,应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教育。关于此种情形,朱熹说那是一种“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子雨。忽然得这些子雨来,生意岂可御也!”[3]872可见,宋儒对孔门教育之法的理解更为透彻。“圣人教人所以必待愤悱而后启发之者,盖未尝愤悱则未尝深思,遽与之言,其听之也若存若亡。”④参见: (清)张伯行. 近思录集解: 卷十一[C] // (清)张伯行, 尹会一. 近思录集解. 清乾隆元年维扬安定书院刻本.尽管教学有古圣贤创建之法可依,也有举措可以借用,但朱熹更青睐四子所言。如关于寓教于乐的观点,程颢云:“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程颐亦云教学者“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即教学时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若无好学之心则难有成就。故朱熹的教学之法在许多方面也是传承四子的。

五、结 语

四子著述宏富,朱熹担心“学者不能遍观诸先生之书”,于是“掇其切要,使有入道之渐”①参见: (清)朱显祖. 朱子近思录叙[C] // (清)朱显祖. 朱子近思录. (清)朱澐, 校. 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清)绍宅藏板.。经他编辑而成的《近思录》,成为《四书》之阶梯。该书也是朱熹以辑录的方式对理学思想进行的一种发明。若说四子教育思想凝练于《近思录》中,毋宁说是朱熹有意张扬四子思想,并藉以表达自己教育思想之取向。因此,“朱熹在教育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在继承和发展北宋以来理学教育思想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和总结了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和基本主张,使理学教育思想达到了第一发展高峰。”[6]总的来说,朱熹通过对有关教学语录文字的剪辑,既弘扬发挥“教学之道”蕴藏的精髓,“学为圣人”,又继承发扬了古圣贤及四子的优秀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复全人性。如今的现实社会人类面临多种危机,人性败坏、道德精神衰退,如何实现健全人格,程朱的“教学之道”对我们当有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严佐之. 《近思录》与儒家“出处之义”[C] // 钱伯城, 李国章. 中华文史论丛: 第58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204.

[2] (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3] (南宋) 黎靖德. 朱子语类[M]. 王星贤,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4] (宋)朱熹. 答陈廉夫[C] // 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 朱子全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5] 张立文. 朱熹思想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486.

[6] 李国钧, 吴宣德. 中国教育思想史: 第二卷[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42.

(编辑:周斌)

Teaching Truth of Jinsinlu (近思录) and Zhu Xi’s Education Thoughts

QIN Yue, CHENG Shuilong
(School of Humanity,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325035)

Abstract:There is considerable consistency between Zhu Xi’s education thoughts and teaching truth of Jinsinlu. From closely related words between Zhu Xi’s education thoughts and quotations of Jinsinlu, it could be easily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truth of Jinsinlu, compiled and explained by Zhu Xi, develop the thoughts of “four scholars” intentionally to claim Zhu Xi’s education thoughts intention. The philosophy of Cheng (Cheng Hao and Cheng Yi) and Zhu (Zhu Xi), lay stress on the excavation of people’s gift, emphasize the early teaching,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 illustrate the teaching method fully. All of the above has meaningful inspiration for us at present.

Key words:Teaching Truth; Education Thoughts; Jinsilu; Zhu Xi

作者简介:秦月(1988-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理论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3-06-05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2.017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2-0106-06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朱熹
春日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论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列五中学的影响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论朱熹诗歌的冲雅之风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