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中学 张桃红
激励,就是以综合的教育手段为刺激诱因,满足学生积极心理需要,激发内驱力,促使学生把外部刺激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综合的教育手段,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全面发展。管理心理学认为:通过激励管理班级,可以巧妙地给学生造成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目标设置要合理、可行,与个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要设置总目标与阶段目标,总目标可使人感到工作有方向,阶段性目标可使人感到工作的阶段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因此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还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目标,把个人学习与祖国建设、自己的理想联系起来,确立学生自己的理想抱负。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鼓舞学生的进取心。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时,就会引起积极肯定的情感;相反,就会引起消极否定的情感。情感激励极富感染力。在班级管理中,用爱心善待学生,使学生感到父母般的爱和集体的温暖。与学生进行朋友般的平等、真诚的交流,使情感激励发挥较大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反复性,班主任多一些宽容理解,以父母般慈祥去关心学生,更容易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对待后进,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即使有一点点进步,取得小小的成绩,都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进。总之,对学生实行情感激励,老师满怀热情的期望往往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努力向上,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困难和挫折。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位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除此之外,我还以英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来影响激励学生。用一些学生能够深受体会的先进事例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心目中以此“优秀人物”为榜样,使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客观环境对自己产生的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荣誉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追求目标。自古至今都是高于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荣誉激励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学生生活在班级、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信条:“校荣班荣我荣,我耻班耻校耻。”以此激励学生,无论校内校外,作为大集体中的一员,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明白自己事事处处的所作所为时时刻刻都关系着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为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增光添彩。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各类奖项,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取心。
对学生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以精神奖励为引导,让每个学生以我行为荣,以物质奖励为行动,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和学校的温暖与关爱。
我对学生的日常言行、思想品德、学习状况、奖惩情况等方面作了量化,确定加分或减分的分值和标准,加分的因素要多于和高于养分的因素。随年级的不同,对其中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到了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修改标准和量化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民主推选一位组长,对本组组员在校表现进行打分,班委也将职责范围内的加减分情况交与组长。每个学生的得分不仅事关个人,还会影响小组的整体分数,并将作为期末评选量化优秀小组的依据。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评比,对于周量化优胜小组进行表扬奖励,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平时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效果。这项制度的实行,将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紧密结合,个别后进生成为集体教育的共同对象,形成了教育合力,学生由被动接受逐渐变成自觉的自我教育。
总之,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把它挖掘出来其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我在班级管理中通过适时的引入班级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逐步将班务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问,时时有人管,处处有规范”的常规格局,突出了“检查、管理、引导、自主”的班务工作思路,真正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变班主任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快乐教育”思想,其理念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得要学会用符合“快乐教育”思想的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鼓舞其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充分体验到教育过程中的快乐感与幸福感,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探索和追求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