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之精髓,传承中华经典文化,育学生之民族精神

2015-03-18 12:15重庆市酉阳县实验中学蒋胜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4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资源中华民族

重庆市酉阳县实验中学 蒋胜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之演进,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国兴起读国学经典之时,去感受国学中的经典理论,去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很有必要。她让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承下去,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文以载道,继往开来”,将国学经典引入校园,让学生能通晓事理,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修心修志,热于奉献,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为人师表、学习国学经典,继承和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关于学和思的关系,孔子辩证地认为:“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个人认为可以作为我们个人特别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孔子的思想及其《论语》,教育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自我警惕,让人持守德,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但也有的教师并非热衷于教育事业,偏离了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深受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奉献给未来国家的栋梁,去学习国学经典,继承和发扬国粹。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外,更应该的是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创新学习,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良好的品质。这要求我们教师除了自己要不断学习外,更要求我们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让我们自己养成读书习惯,终身不懈,并把这种习惯传授给学生。

二、利用有效教学资源育学生民族精神

作为教师,可以把自己所学习到的国学经典和中华民族文化通过课堂传授于学生,让学生从中来感悟。比如,梁启超先生在为清华大学学生做演讲的时候,援引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修身成长。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情操,辛弃疾“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旷达,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慨叹,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勉励,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襟怀,周恩来“未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等,无一步感人肺腑。让学生学习这些经典的名句,从中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开创新的天地。

作为偏远山区的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去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好学生所学教材中有关的国学经典教育文章,进行国学和民族精神教育,给学生介绍网络中如何去学习国学经典,也可以有效地运用当地的有关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名人、历史文物和革命遗产等等进行教学。尽量把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激活,从而形成有效地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让这些教育资源在育学生民族精神中发挥功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感受国学之精髓,继承中华经典文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单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以利用录音、录像、投影、PPT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和感受国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在学生的课余之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感受国学之精髓,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继承国学精髓,发扬中华文化经典,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四、赋国学予时代的生命,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在国学教学中,赋予时代新的特点,让国学经典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和使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结合,抓住国学教育的特殊功效,让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地教学情景,比如,典型的国学文章,典型的事例,典型的名言等,给学生做一介绍,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学习国学经典中发挥主体探究作用,从中探索国学的真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传承国粹和民族精神教育。

五、将国学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古人说,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修身立德,受益无穷!道德的养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德,是人类精神的食粮;道,是人类必然的归宿。民族的复兴,有待于道德的复兴;国家的崛起,有待于道德的崛起。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把国学教育和德育有效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去感受,比如,让学生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三字经》等文章,让学生从中受益,并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习惯、爱国主义情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象征,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团结统一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读国学经典,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把中华民族的美德一代一代传下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资源中华民族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