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玲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浅析微课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肖东玲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微课以微小、精细、直观展示和针对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课堂教学新模式,本文介绍微课在职业院校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其作用和意义。
微课;护理实训教学;教学资源
微课,即“Micro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Small lecture”等。随着颠倒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课前预习的重要载体,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1],在教学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课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需求,将长期形成的教学活动碎片化,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微课的信息化、数字化、大众化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课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好前景。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实训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
在传统护理操作教学中,带教教师就某项操作进行示范后,学生记忆、掌握的时间很短暂,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当带教教师操作示范时,总会有学生拿着手机对着教师一直录视频,尤其是学生自由练习时发现难以把握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而请教师再次示范时,录视频的学生更多。学生录下视频后存放在手机里,能随时观看,甚至在路上、食堂、寝室,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微课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资源、创新了发展方式、开拓了发展途径,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 min[2]。因此,如果将护理实训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片段录制时长5~8 min、大小50 M左右的简短视频,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视频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1 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2.1.1 课前预习传统护理实训教学,学生课前面对教材上用文字描述的操作提不起兴趣,一般要等到上实训课观看操作视频时,才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缺乏课前预习,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佳。如今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我们可以设计制作微课,让学生课前下载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
2.1.2 导入新课教师上实训课时,根据护理操作项目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微课导入新课。
2.1.3 领悟操作要领传统实训操作教学,带教教师一般先示范整体操作流程,然后示范重点、难点操作要领,学生自由练习,教师随时指导。但由于学生对操作要领的领悟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示教后仍很茫然。因此,教师可将本次护理操作的重点、难点录制为视频,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可以观看此视频。
2.1.4 巩固操作传统实训教学后会开放实训室供学生自由练习,但在操作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没有教师在旁指导,学生感觉练习的意义不是很大,这样容易挫伤学生自由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可由教师设计好短而精的操作步骤并录制成视频,学生用于课后巩固操作要领。
2.2 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让自主学习变成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制作成微课,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如下。
2.2.1 微小、精细、直观展示护理技能操作过程“微”,可以灵活地选择实训操作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精”,能用最短时间将某一护理操作技术讲通透;“直观”,能把每个护理操作的整体流程分解讲解,直观地向学生演示。例如,在静脉输液实训教学中,加药、排气、消毒、进针、胶布固定、拔针等操作都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我们通过微课,将静脉输液操作整体流程按步骤分解讲解,再配合实际操作进行现场演示,图文并茂,动画与视频生动、具体地将操作流程一一呈现出来。这样制成的微课直观形象,能让初学者很快消除对静脉输液操作的恐惧,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操作技巧。因此,针对具体护理操作重点、难点设计的微课,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2.2 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3],微课成为公用资源,学生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学习愿望随时、随地可以实现。
2.2.3 视频播放快慢可调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护理操作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播放速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尤其是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较好地掌握相应操作技能。
2.2.4 动态更新,趣味性强微课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实现实时互动。微课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可及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微课教学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暂停、重播等操作,且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1 激发教师积极进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微课主要是用来训练或检测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4]。若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不高,就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技能、表达能力和微课制作水平。微课制作就是微研究过程,教师将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作成微课,简单实用,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2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在微课制作中,除了录制带教教师的标准操作,也可录制往届操作技能较强学生的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操作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操作水平。此外,也可在平时实训带教过程中积累教学资源,如录制部分学生不规范的操作视频,给学生带来启迪。
3.3 建立良好师生感情
传统护理实训教学中,教师营造和谐的情景,引起学生兴趣,虚心倾听学生意见、观点,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而当实训教学结束后,学生基本见不到教师,甚至有些学生都不太记得教师的容貌。现在通过教师制作微课,学生可通过微课观看教师讲解,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改善了师生关系。
目前,全球兴起的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慕课”,创造了“指尖上的学习”。微课这种新兴教学资源,已逐步应用到“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教学改革中,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用于护理实训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2014(4):34-35.
[2]葛秀丽,陶瑞雪.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的发展与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4(7):197.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李海龙.信息技术微型课的教学策略[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2):74-75.
G421
B
1671-1246(2015)05-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