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合展小学 孙芳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较强,对没有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比较感兴趣。同时他们好动喜欢玩,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爱看动画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组织一些游戏性质的数学知识活动,或者借助多媒体、数学学具等创造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并且是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的。我在教一年级数学“凑十法”时,拿出学具中的小棒让他们动手操作,学生学起来非常感兴趣,也较容易的掌握了新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一些事物,精心设计之后把它融入到课堂中去。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美。我在上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时,让大家观察第一组,比一比第一组男女同学。学生四个人一组合作,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谁多?多几个?你们怎么知道的?”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便积极的讨论开来,最后请学生汇报的时候,有的说:“用连线的方法,一个男同学对着一个女同学,最后发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一人。”有的说:“用数数的方法,男同学6人,女同学5人,6比5多1所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人。”最后,我帮学生归纳出“比多少”的两种方法和“数一数”比法的三个步骤。这节课让学生比较身边的事物,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情境让他们很活跃,很乐意去学习。我认为能够把生活上的数学知识引到课堂中去,这会更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我国小学教育仍然是传统的知识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出现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创新的现象。如教师将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设计好,学生只用顺着老师的思路解答;有的甚至更简单,老师说上句,学生答下句便可……我们作为老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如果太着急地去帮学生分析,让他们顺着你的思路走,那他们就会很轻易地得出了结果,同时也会产生依赖的心理,以后一遇到问题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去解决。教师这样咬碎后一口一口的喂给学生,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能完全帮学生铺好路,而是要教学生学会用铺路的工具,会自己铺路。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设计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太简单,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来,没有挑战性;太复杂了,学生答不上来,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比较有科学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对于自己不懂的,想知道的问题都可以提,还要多鼓励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多用心观察,因为数学知识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我们要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现在的教学中,学生上课的时候提问非常少,基本上都是老师的“满堂问”,一节课里面十几次的提问,但是问的知识内容却是很浅显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创新精神,还需要提高老师自身的问题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教学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老师也难免会有理论上的迷茫和实践上的困惑,缺乏主动发现教学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是很难能培养出问题意识较强的创新型学生的。所以,加强教师自身问题意识的建设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对于教师确立善于反思、勇于批判的思维品格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全面素质,包括创新能力。
总之,每个孩子的好奇心都是与生俱来的,这决定了他们好问的天性,这些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问题充满课堂,努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我将用心提高我的教学能力,创造数学教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