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2015-03-18 05:2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职业倦怠人员

朱 晶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朱 晶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近年来,职业倦怠越来越受社会各界重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已成为了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通过整理和分析文献发现,职业倦怠作为心理学的热点领域,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教室、医护人员、警察等职业的实证研究,涉及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研究很少。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是从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研究方法可分为理论研究法和调查统计法。

农业科技;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随着这十二个中央一 号文件的稳步实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农业生产力和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新农村建设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等重要职责,其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今,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关注农业,关注农业科技人员,但基层的推广人员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仍然很低下,据调查,基层农推人员长期在农村从事推广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政治钻营,他们的升迁和发展明显不如财政、质监、国土、税务等部门。此外,由于农推人员工作的专业性,成天跑田头与土地与农民打交道,工作任务重、强度大、环境差,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不同程度存在“压力太大”、“提不起劲”、“情绪低落”等反应。这些反应就是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

1 文献资料概况

职业倦怠这种现象不仅在农推人员中存在,也同时存在于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和新闻记者等行业。针对此种现象的普遍发生,许多学者对职业倦怠的范畴、结构和干预策略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教师、医护人员和警察等的实证研究比较多。笔者以“职业倦怠”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搜索共有5000余条信息,其中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有2700条左右,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和“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的分别有546条和550条,对“公务员、导游、新闻工作者等职业倦怠”研究的共有800条左右,其他的主要集中在职业倦怠的内涵、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等变量的关系研究方面。整个知网没有查到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的完整研究,利用百度搜索也没相关信息,只在一些农业部门的通知和文件有“农推人员工作压力与自我提升”等方面的零星信息。

2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2.1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概念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即是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具体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咨询、培训、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人员。

2.2职业倦怠的概念

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认可及应用的是

Maslach&Jackson的定义,即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他将职业倦怠划分为3个维度,一是情感衰竭指的是由于人际工作的要求导致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二是人格解体指的是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谈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负性评价的趋向。Maslach&Jackson在其理论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Inventory,MBI)。但最早提出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一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他在1974年用“职业倦怠”来描述人们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大和工作压力过强所导致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2.3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的概念

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的界定基本上遵循着Maslach&Jackson的3个维度进行表述。事实上,对于职业倦怠研究的重点,国内学者主要立足于对倦怠表现的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该种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医护人员、警察等不同岗位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索职业倦怠的内涵、结构和过程等;另一方面是以某地某种职业群体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量表为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以明确职业倦怠在某个岗位上的表现,或者从该岗位工作实际出发,对工作表现进行汇总,揭示职业倦怠的表现,研究相应对策。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研究就属于后面的这种实证研究。

3 国内实证研究的梳理

3.1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概况

国内学者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大多采用MBI-ES量表,但计分方法不一,样本有大小,考察的变量有性别、学历、专业、教龄、职称等,得出了我国教师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的结论。就性别而言结论不一样,不同性别的教室倦怠水平有差异,男性教师程度较高(王芳、许燕2004),男女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无显著差异。女教师成就感高于男教师(伍新春等,2003)。就教龄而言,大致5—20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期,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中级职称教室情感耗竭较严重。小学教师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去人性化明显低于中学教师,高中教师情绪耗竭显著高于小学、初中教师。就学历而言,学历越高,情绪耗竭越严重,去人性化程度越高(伍新春等,2003)。

3.2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概况

国内学者主要以三种方式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描述,一类继续采用Maslach的三个维度进行归纳揭示,一类是从情绪、行为、心理等方法进行解析,还有从职业精神、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易感疲劳、情绪低落、自我效能感低、内心时感空虚、易发怒少耐性;在态度方面表现为缺乏活力、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耐心,对学校管理抱怨多;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没有动力、工作方法简单、不愿创新,工作消极被动、甚至厌倦。

3.3职业倦怠量表的编修概况

王国香等人以170名中学班主任为被试,以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MBI)为基础,编制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EBI),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三个因素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EBI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王芳燕等则在访谈的基础上,借鉴MBI-ES提出了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和知识衰竭四个维度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还有李超平、时勘等人修编了MBI-HSS用以调查我国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该量表包括了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和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有较好的效果。倦怠量表根据国外的社会构成和职业组织以及人口特点来确定的。明显带有地区特色。为了制定与我国相适应的职业倦怠量表必须重新编修。2005年,李永鑫在对文献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中国职业倦怠问卷(CMBI),并在教师、警察和医护人员桑不同的职业样本中进行了验证。

3.4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研究概况

职业倦怠与人口学因素密切相关,除去人口学因素,国内学者对职业倦怠的构成因素与相关因素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就职业特征来说,医护人员的倦怠程度整体较严重,教师、公务员、白领等人群的倦怠情况并不严重;就干预来源来说,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明显的干预效果,来源于学生与领导的支持对于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下降非常有效。刘晓明2004年研究了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得出结论是职业压力直接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2004年研究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得出了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感耗竭、消极怠慢与身心健康有显著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职业效能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4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职业倦怠干预策略概况

对于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研究,很多学者从个体、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4.1个体方面

刘凤华等人指出,正视职业枯竭是自我调适的前提;深入进行自我探索是自我调适的基础;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可减少心理压力;实行行动的改变是关键。陈愉烔从应对心理压力方面提出的一些应对策略,对缓解心理压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他从做好自我管理和提高压力应对能力两个方面做了论述,重点进行生活方式的管理、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利用移情、反思、认知重建等策略提高对压力的应对能力。

4.2行政管理部门方面

张扬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减轻工作负担;完善工作评价机制,激发职业动力;坚定职业信念,提升专业能力;加强教育培训,突破发展瓶颈;加大工作投入,提高经济地位的干预策略。国内学者李欢提出,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采用积极的激励措施和通过换岗预防行政化。陆飞杰认为政府应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4.3社会方面

科学设计工作岗位的薪酬体系,对社会工作加大宣传等。

在关于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策略方面,王大贤指出党和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从方针政策到社会舆论等全方位大力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辅导员、关心辅导员、理解辅导员的大气候。Ch eek et al.(2003)利用音乐治疗技术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蒋丽琳则建议依托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相关人员建立心理档案,普及心理健康,开展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进而减轻职业倦怠程度。

[1]李永鑫.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曹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3).

[4]李永鑫,孟慧.工作倦怠结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4, (2).

[5]李永鑫,吴明证.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5, (2).

[6]李永鑫,李艺敏.国内护理工作应激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3,(6A).

[7]李永鑫,李怀玉.警察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8]蒋奖,许燕,林丹瑚.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人格、控制点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2).

(责任编校:何俊华)

G64

A

1673-2219(2015)05-0171-02

2014-12-06

朱晶(1985-) 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教管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职业倦怠人员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宜春市油茶科技推广成效与经验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云南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