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丽
(湖南商学院 会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早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作为生涯规划的发源地——美国,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高中阶段更是全面系统的进行。而在我国起步较晚,且推行的覆盖面也不广,主要是因为高校扩招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才迫使学校不得不将重心从“成品包装”转向“产品设计”,但是由于大学生涯规划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涯规划并没有全面展开。
生涯规划所面对的对象不只是毕业生,应是所有大学生。同样,生涯规划的辅导组成员不仅局限于大学的教师、行政人员和专业教师,还包括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包括与今后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一个“学校人”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高校在此期间所扮演的教育和引导角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定向,增强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1 世纪,知识、信息和能力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元素。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高校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另辟蹊径”,掌握决胜“利器”,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学生实际,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合理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涯规划还没有全面展开,且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虽然大学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且在思想观念上轻视大学生涯规划,认为高校的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只需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多联系就业单位就可以了,大学生涯规划过于系统,且成效不显著,不能立竿见影。
(2)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大学生涯规划对学生甚至学校来说非常重要,但仅只是将其它高校大学生涯规划的做法“移植”过来,实行完全的“拿来主义”,一味照搬,不管是否“水土不服”,也不懂得结合自己学校和专业的实际和特点进行“嫁接”,加以应用创新。
(3)将大学生涯规划等同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认为高校在大学生毕业前夕进行适应求职需要的岗位培训和就业指导,可以迅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职业素质,也相当于给大学生进行了生涯规划。就目前调查,大学生涯规划普遍存在高校在大学期间偶尔开展此类教育课程或讲座,而且大多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也有的从大一有开始大学生涯设计,但是到后面就不了了之,到了大四又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课。
(4)不能长期坚持,形式主义严重。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对各学院大学生涯规划的整体指导与监督反馈。一般来讲,高校在大一学生刚入校的时候配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了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此时学生信心十足;但是,到了大二、大三就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且对学生的规划缺乏必要的引导、个性化的指导和监督,所以此时学生大多数出现迷茫;而到了大四临近就业,学生明显感觉自己职业能力准备不足,所以开始心慌。
(5)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成就感,一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缺少专业人员和朋辈的鼓励。
课程设置上要有系统性。总体上讲,就是将生涯设计纳入教学计划、编制出大学四年的渐进规划,开设大学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从大一到大四,每学年开的课程,各有侧重,形式多样,贯穿始终。这样改变“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造成的反感和完成任务的应付心理,使大学生涯规划系统性、潜移默化地进入课堂。
辅导的内容上,生涯规划是对自己的一个整体规划和综合规划,不仅包括学习,也包括交往和其他社会实践。当代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善与人相处,能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个人人格魅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在大学阶段要处理好为人与为学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等关系。[3]比如说为人处事上要有好的品德,要讲究诚信、平等待人,要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尊重和理解他人;在思维方式上,要练就正确的看问题、想事情的方式方法;能力培养上,要具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特别是要强调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储备上,要厚基础、宽口径,要把英语和计算机的基础打好,同时要掌握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心理素质上,要自信并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等等。总体上讲,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生涯规划具有客观性、宏观性、导向性等特点,因此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个规划就是稳定存在的。
大学生涯规划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规划本身具有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生涯规划要留有余地,有调适意识。在对自己进行全面认识后制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对规划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每个人在规划实施的开始对自己的惰性可能认识不足,当一个人从一种无计划、无序的状态中朝一种规范的、有序的状态转变的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进入状态的,其中会有一些反复,甚至会遇到计划执行不下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的制定者要及时进行反思,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原因,甚至要对计划做一些调整,以小步子逐步向前推进,以积跬步而行千里,因为有时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
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馈是大学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规划;同时,过程中的监督、检查、量化达标非常重要。规划要随着时间、条件、兴趣的变化不断调整。
从生涯规划的定义上讲,它是要规划一生,一生都要规划,具有长远性、方向性的特点。而相对本文中的大学生涯规划,主要是针对大学阶段,也就是一个四年的规划,目的是为四年后就业或者继续求学打好基础。同样也具有长远性的特点。
但是,作为生涯规划本身来讲,它具有宏观动态的特点,因此在制定生涯规划时既需要长远的方向性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具体打算。在长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短期目标来一步步实现。比如,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方案的设计中,可以在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的前提下,将自己四年的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确定在一年级阶段到四年级阶段每一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甚至可以将实现职业目标的任务分解细化到学期、每一个月、每一周,然后根据具体的小目标,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步步落实,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考虑自身的专业特点及工作能力、兴趣爱好的变化等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实施,对目标、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不断修正和调整,使职业生涯的规划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努力完成学业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历与学位,这是共性。同时,大学生又需要自觉规划自己的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比如,择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要注意研读“人力资源”或“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或文章书籍,争取对个人实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有所了解。仔细思考并分析本人的生活兴趣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大致形成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事业方向选择,这些都是在生涯设计中共性化的东西。
当然,生涯设计因人而异,个人化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在进行生涯规划时要“量体裁衣”。按照个人发展成就最大化体现的原则,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同时,学校和学院可以对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实现个性化的辅导,利用固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目标的差异性以及兴趣、特长、能力的差异性,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
全程化指导是指对大学生涯的规划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大学生活的始终。大学生涯规划应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就开始,而不仅仅是针对大四阶段的工作与任务,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与任务,分阶段、分任务逐级做好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在大学期间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大学生不要做“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生涯规划。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生涯规划的指导要求具有实践性、实用性。
同时,生涯规划重在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和指导,这种指导要把握既到位又不越位的原则,不能搞统一规划,不能越俎代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既定专业的前提下,由各学院各专业将自身的培养目标及不同阶段的内容要求拟定出来,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特点,通过自我评价,潜能测评、征求各方面意见等方式,找出自己与制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例如,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时,就提出了“一、二、三、四”的总结目标,即拥有一项特长,掌握外语、计算机两项基本技能,练习书法、写作、表达能力三项基本功,培养“笃学、博学、崇实、创新”思想基本品质。
生涯规划重在对学生的监督反馈,可建立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卡等;在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学生“三自”意识,即自我教育、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1]王熠辉.车到山前必有路?——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3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7-10-15.
[3]吴薇,刘继亮.大学生涯的自我规划与管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