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目诊的研究现状与思路探析

2015-03-18 03:38晏峻峰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献理论临床

文 毅,晏峻峰*,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目诊是通过观察目之神气、色泽、形态和血脉等变化来辨析发病部位、 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性、推测疾病的预后,是中医望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阴阳脉死候》开目诊之先河以来,中医目诊因其简单易行、诊断明确而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并经不断的经验积累而发展,但是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相对还是比较局限的,其临床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中医目诊研究进展的分析,以探讨中医目诊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1 中医目诊的研究概述

目诊作为中医望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在临床应用, 国内学者主要从医史文献、基础理论、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1.1 医史文献研究概述

中医目诊的医史文献研究主要是对中医目诊的源流、诊断原理、诊断内容及临床应用进行整理。中医目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黄攸立[1]经过研究表明中医目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目诊实践与理论的知识积累、 充实发展、整理提高3个阶段。 在知识的积累阶段,《阴阳脉死候》开目诊之先河,《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目与脏腑、经络、精、气、血的关系,华佗阐明了目之血络与脏腑的关系,张仲景将目诊应用于实践,并将之与疾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发展丰富了目诊的临床应用。在充实发展的阶段, 目诊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范围有所扩大, 具体内容得到充实, 在理论上也有所创新,先后出现了五轮学说和八廓学说。 在整理提高阶段, 在对古代医籍中散见的目诊资料进行整理的同时,也对前人经验进行了临床验证和观察分析。

医史文献对中医目诊诊断原理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古代医籍研究目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五轮八廓学说,从而为中医目诊提供理论依据。 如杜松[2]等认为《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目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首先《黄帝内经》明确阐述了目的生理功能,其次《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目与脏腑、经络、精、神、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轮学说是将目由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分,分别对应脾、心、肺、肝、肾五脏,借以说明目与脏腑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八廓学说是根据八卦观点,将目部分为8个部分,并配属相应的脏腑,通过辨析这8个不同区域的病变信息,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对中医目诊诊断原理探讨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一些重要古代医籍中的有关目诊内容及临床应用作了归纳探讨。 如文献[2]将《黄帝内经》中涉及的目诊内容总结为望目之神、 望目之色、 望目之态、望目之能,其临床应用可以判断不同的病位、辨别不同的病因病机、推断疾病的预后。 文献[3]将《金匮要略》中涉及的目诊内容总结为望目色、望目形、望目态,文献[4]则将《金匮要略》中涉及的目诊内容总结为观察眼部的形态变化、 色泽变化以及眼部的自觉症状,其在临床应用可以诊断疾病、识别病机、判断预后。 虽然不同的学者表述的不一样,但其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 目诊都是根据眼部的异常变化来辨析发病部位、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性、推测疾病的预后。

1.2 基础理论研究概述

近现代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多是在古代医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医目诊的理论。 有学者在中医目诊医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新的理论,使中医目诊的理论更丰富,更实用。 如彭静山[5]继承八廓学说的“八方分位配属法”,总结出了球结膜诊疗法。 其将白睛划分为八个经区,一到八区代表的脏腑分别为肺和大肠、肾和膀胱、上焦、肝胆、中焦、心和小肠、脾胃、下焦,通过观察八个经区血管形状和颜色的变化来诊断神经、心血管、生殖泌尿系统中大多数疾病。 王今觉[6]在继承、挖掘华佗“望目”诊断的基础上,总结古今有关“望目”的理论和经验,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形成独特的“望目辨证”理论、方法及经验,“望目辨证”通过白睛特征以及白睛血络特征来定病位、 寒热、虚实、痰湿、传变等。 赵廷富[7]根据眼与脏腑的关系和五色入五脏的理论中医五脏、五色理论,形成“五色诊治”理论。

也有学者结合现代科学的理论对中医目诊进行研究,如陈达夫[8]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 建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的学说,即虹膜、睫状体、睫状体小带、前房角、视网膜属足厥阴肝经,房水属足少阳胆经,玻璃体属手太阴肺经,脉络膜属手少阴心经,黄斑区属足太阴脾经,眼内一切色素属足少阴肾经,该学说的建立丰富了中西医结合眼科领域的内容,也为中医眼科内眼辨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国贤[9]在中医眼部望诊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微循环理论,通过临床反复观察总结出“血瘀证目征”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判断有无血瘀证及其轻重的望目诊法,其根据球结膜的血管扭曲条数、增粗条数、网状畸形、报伤点、血管色调,并结合眼周皮肤色调进行记分,来定量血瘀证的严重程度。 邱礼新[10]提出“内五轮假说”,将视神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内属于肝;脉络膜及视网膜血管内属于心;黄斑内属于脾;玻璃体内属于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内属于肾,将五轮学说的局部辨证发展为眼内的微观辨证。 朱蔓佳[11]等运用了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来探索目与脏腑之间的联系,运用了功能性磁共振对肝经与目系的联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肝经与目系之间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基础。

此外,某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理论对于探索中医目诊的原理也有所启发。 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张颖清所提出的生物全息律,认为生物体相对独立的部分包含了整个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生化、遗传、形态等全面的生物学信息,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因而,耳、目、腹、背、手、足等微针系统实际上都是生物全息律的体现。 西方虹膜诊断学认为人体器官或部位在虹膜上都有对应位置, 人体器官或部位变化影响虹膜变化,因此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在虹膜上反映出来。 虽然虹膜诊断是与中医目诊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下产生的望诊方法,但其人体脏器疾病在体表的有序映射和局部对应整体的思想则是与中医目诊相通的。

1.3 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对于目诊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诊断肠胃、肝胆、痔疮、外伤及妇科疾病等方面均有报道,这些研究对前人经验进行了临床验证和观察分析。

1.3.1 肠胃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宋宁[12]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壮医目诊观察分析其眼征, 并与非消化性溃疡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 总结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眼像特征,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白睛消化区出现异常血管且有血管走向、色泽、弯曲度及斑点的异常改变。 陈双彪[13]对白晴胃脘区表面血管变化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睛胃脘区表面血管变化与慢性胃炎具有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白晴胃脘区可呈现血管增粗、“树杈样”改变。

1.3.2 肝胆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陆姣姣等[14]为研究眼部特征变化与肝郁血瘀证的相关性,探讨目诊对肝郁血瘀证诊断的意义,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肝郁血瘀证的目征进行分析,发现血管扭曲、血管末端斑点、眼部自觉症状在肝郁血瘀证患者中出现频率较高,并且与非肝郁血瘀患者有一定差异。 胡家凯等[15]探讨了中医目诊诊断乙肝的诊断符合率,对经乙肝5 项及肝功能血液生化检查确诊的乙肝患者,采用中医目诊诊断,比较目诊跟血液生化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其研究结果认为中医目诊诊断乙肝简便快捷,且符合率较高。

1.3.3 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珪[16]对子宫肌瘤的目诊诊断原理、诊断方法、鉴别诊断、诊断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子宫肌瘤的目诊检查要点为血管脉络走向、大小、弯曲度、颜色、末端斑点。魏海茵等[17]系统总结了吴熙观目诊断妇女病的经验,其中包括子宫出血、子宫位置不正、月经病、妊娠中毒症、带下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的眼部特征。

关于目诊的临床应用研究还有很多,上述所列举的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学者开展了高血压病[18-20]、糖尿病[21]、腰椎间盘突出[2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3-24]与眼部表现的相关研究。 尽管现有的一些研究是围绕西医的疾病而开展,但是其核心仍然是目与全身的关联性,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都极大地丰富目诊的内容,也为目诊提供了现实依据。

2 中医目诊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医目诊的研究进展分析可以看出,中医目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为中医目诊在临床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医目诊的研究尚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

2.1 中医目诊的理论体系尚待建立

自《阴阳脉死候》开目诊之先河以来,中医关于目诊的文献有很多,如《灵枢·大惑论》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小儿药证直诀》有“白睛色青者,为病在肝。 其证有虚实之别,青者为肝热,浅淡者为肝怯,即肝气不足。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有“其目正圆者,痉,不治。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有“五劳虚极赢瘦……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等。这些文献虽然论述了中医目诊的诊断原理、诊断内容及临床应用,但是如何通过中医目诊或者是结合中医目诊来辨病因病机、定病变部位、断传变及预后、立治法至今还没有经过统一整理而形成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应用,致使中医目诊的普及推广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就已发表的中医目诊的文献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是对一些名家名著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而古代医案中散见的一些目诊资料的整理则比较少见,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它体现了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前人诊病、治病的临床依据,许多行之有效的目诊方法记载于医案之中,通过对医案中中医目诊理论、方法的整理研究,势必将丰富中医目诊的内容。

2.2 中医目诊的临床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虽然现有的文献有关于中医目诊临床应用的报道,其临床应用已涉及肠胃、肝胆、痔疮、外伤及妇科疾病等领域疾病, 但是目前的临床应用较零散,不够具体系统。 目前通过肉眼或特殊检查设备(如眼底照相、眼底血管造影、眼部光学干相断层扫描等)了解眼科各组织的病理改变,主要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 而很少用于全身疾病的诊断和筛查,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医目诊的整体理论体系的缺失,使得中医目诊临床实践探索相对局限,使得中医目诊的临床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3 中医目诊的临床研究质量亟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内报道的关于中医目诊的临床研究文献,在其研究设计、研究规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在临床研究中取得成果,要有合理的临床研究设计,有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这样才能得到同行普遍认同的研究结论。除此之外, 中医目诊的临床研究深度也需要拓展,目前报道的临床研究文献大多还是对于中医目诊的客观性进行验证,验证前人总结的目诊经验固然重要,但验证前人经验之效果,并提炼和升华中医目诊之理论,使之成为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的有效方法,则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3 中医目诊研究的基本思路

3.1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确立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始终的研究思想,是中医目诊研究不走弯路并能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只有这样,中医目诊的研究才能很好地保持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特色优势,体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想,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超越。 也只有坚持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才能使中医目诊研究的最终成果,既能实现基于现代科技语言的客观表述,又能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渗透与融合,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目诊理论的研究目的。

3.2 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相结合

开展中医目诊的研究,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这三者缺一不可,文献研究是基础,理论研究是现实需求,临床应用研究是目的。 缺少文献研究, 则不能为中医目诊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样,缺少理论研究,中医目诊在临床的普及推广必将受到严重制约,缺少临床研究,中医目诊的研究更是失去其根本的实践意义。 在这三者中,文献研究是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研究阶段,只有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工作,才能梳理出中医目诊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学术思想及其科学内涵,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3.3 多学科协同研究

通过分析中医目诊的研究现状可知在近现代中医目诊还是有新的理论提出, 如王今觉提出的“望目辨证”、彭静山的基于八廓学说的“八方分位配属法”,特别是王今觉在《望目辨主诊断学》一书中较系统的论述了望目诊断的原理及方法。 但是中医目诊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还是相对局限,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这些理论是结合临床积累的经验并处于定性诊断和凭经验诊断的状态, 其客观性及可重复性都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此时,应对目前中医目诊发展所遇的困境,则必然要借助于生物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最新进展提供的新理论、 新技术及新方法以探讨全身疾病与眼部表现(如白睛、虹膜、眼底改变等)的相关性,形成一个如舌诊、脉诊一样的有系统理论和临床支持的研究成果, 作为中医四诊方法的重要补充,为临床诊断和预测疾病提供依据。

4 总结

目诊作为中医望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直观性、 具体性上相比其它中医诊法有特定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套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目诊理论体系,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要求,科学开展临床应用的研究,相信这一传统方法定会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1]黄攸立.中国医学望诊发展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

[2]杜松,张玉辉.《黄帝内经》目诊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15-817.

[3]宋建萍.《金匮要略》中的目诊[J].中医函授通讯,1991,(5):13.

[4]赵经梅. 《金匮要略》目诊撮要[J].北京中医药,1986,(6):37-38.

[5]吴锐,谢建祥,赵凤达,等.望白睛赤络理论与临床[J].新中医,2007,39(2):3-5.

[6]提桂香,邱萍.王今觉望目辨证学术思想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1):72-73.

[7]赵廷富.眼疾五色诊治复明的研究[J].新中医,1991,(8):48-49.

[8]谢学军,张硕,万李等.陈达夫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初探[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3,3(1):1-2.

[9]李国贤.血瘀证目征简介[J].江西中医药,1996,(S2):23.

[10]邱礼新.“内五轮”假说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1,11(1):54-56.

[11]朱蔓佳,胡卡明.“肝经连目系”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3):169-170.

[12]宋宁,庞宇舟.15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眼征分析[J].广西中医药,2013,36(5):62-64.

[13]陈双彪,宁小琴.慢性胃炎患者白睛血管变化规律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4,37(3):23-24.

[14]陆姣姣, 郭忠寅, 沈玲. 眼部特征变化与肝郁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C].北京//全国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2010.

[15]胡家凯,李海英.80 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医目诊阳性征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0):1 327.

[16]李珪. 子宫肌瘤壮医目诊要点分析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 20(9):42-43.

[17]魏海茵, 黄玲. 吴熙老师观目诊断妇女病治验[C].杭州//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 2005.

[18]吴锐, 吴波, 余淑娇等. 高血压病血瘀证目征与血压变异性关系的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10, 42(4):30-31.

[19]邵洪伟.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白睛络脉变化规律分析[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20]黄莉. 32 例高血压病患者在壮医目诊中应用裂隙灯显微镜的初探[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23(2):71-71.

[21]朱红梅.“壮医目诊”观察糖尿病30 例总结[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6, (4):218-219.

[22]梁树勇,韦英才,王凤德.等. 壮医目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142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08, 16(3):40.

[23]李海强,张伟宏,何力,等.壮医白睛诊法诊断无症状HIV 感染期及AIDS 前期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 226-1 228.

[24]李海强, 张伟宏, 何力等. 200例无症状HIV 感染期及AIDS 前期患者眼征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26(9): 917-919.

猜你喜欢
文献理论临床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