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实验小学 舒良成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让小学生经历“体验→实践→创新”的学习过程,达到获取直接经验、形成学习能力、启发创新潜能的目的。小发明活动课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趣味性强,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它的选题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用品,学生很容易发现其缺点和不方便处,然后想办法改进,或对前人没有想过或做过的事,大胆地设想和创新,从而创造出先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和方法,来有效解决某一实际需要。因此,开展好小发明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以至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几点体会记叙于后,与大家共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中的小发明课里,自己课前都精心制作了美观大方、功能多样的范品。开课时,教师出示这些精美的范品,再配以精美的语言,很自然地吸引住了学生。此时,学生已初步感知创新。自己稍加点拨,就可激发创新的激情。如我在教学《加一加》一课时,开课时就出示了一排通过“加一加”的范品,有 “笔记本+拉链”的拉链式笔记本,有“锅铲+木棒”的防烫式锅铲,也有“锁+存钱罐”的防盗式存钱罐,还有“铅笔+圆珠笔挂子”的挂式铅笔等,学生立刻被这新增功能的物品吸引住了。我不失时机的问:这些物品增加了一个物件,就新添了一个新功能,同学们想动手做一个吗?此时学生情绪极高、兴致很浓,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制作的教学过程中。
“模仿是创新的基石”。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制作的激情被激发出来后,我又结合教材,讲解范品。此时,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都设计了有扩散思维这一教学环节。即教师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范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物品只要“变一变”就会添新的功能,借此激发学生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我在教学《加一加》一课时,分析了那几件范品的新功能,“笔记本+拉链”的笔记本具有防里面的小物件滑落;“锅铲+木棒”的锅铲能防烫;“锁+存钱罐”的存钱罐能防盗防盗;“铅笔+圆珠笔挂子”的铅笔可以挂,当教师讲解这些具有新功能的范品时,学生无不为之感叹,一种追求创新的欲望在心中升起。
“实践是创新的首要”。经过前两部的激情引导,学生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创新冲动。接着我提出:这些物件还可加一件物件让它们又具有新的功能吗?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了,笔记本可以和面镜合起来,可以看自己脸干不干净;笔记本可以和密码箱合起来,可以更加能保护自己的秘密;笔记本还可以笔袋组合起来,记笔记时更加方便……木棒与扫帚合起来,可以清扫高处的灰尘;木棒与捕虫网结合起来,可以捕捉树顶的知了;锅铲与塑料棒合起来,也可以防烫;圆珠笔芯里注入墨水,既节约又经久耐用;圆珠笔芯筒和铅笔芯合起来,可以放笔芯经常断裂……最后我说:“孩子们就根据自己的设想动手干起来吧。”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也遇到了一个个新问题,“笔记本+面镜”,开口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而且总滑来滑去,难以固定;“笔记本+密码箱”,有笔记本,而密码箱又在家;“笔记本+笔袋”,笔袋和笔记本的体积都太大;“木棒+扫帚”,木棒又太短;“圆珠笔芯+墨水”,墨水总是流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我绝不袖手旁观,发动学生和自己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圆珠笔芯+墨水”,墨水总是流出来,在笔芯顶端加一个小橡皮塞就流不出来了;“笔记本+面镜”,开口时临摹面镜的形状和大小,然后在笔记本的包装皮里加填充物……随着一个个难题的解决,随着一双双小手的上下翻飞,不一会,一件件具有新功能的物品“诞生”了,那真是让人感受到“创新”的“新”“奇”“乐”,令人啧啧称奇。
“鉴赏是创新的羽翼”。学生完成作品后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因此,在学生完成小发明后,我都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来提高学生鉴赏创新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加一加》一课中,在学生的作品展示台上摆满了各种作品,我指导学生从做工、功能两方面评价作品,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当评委。如一个学生指着“木棒+捕虫网”延长式捕虫网作品说:“我觉得这件作品很不错,因为他用的是轻的竹竿,这样捕虫时容易举起来,而且不容易惊动知了,真是太好了;美中不足的是,捆扎不结实,用不了几次就松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鉴赏创新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在课堂里那四十分钟,到生活中去发现可以通过“加一加”就能发明新功能的物件那才是教学的灵魂。教学完后,我提出:“其实我们生活中许多的物件都可以通过‘加一加’就能发明具有新功能的物件,你走出课堂,到操场,你走进村庄,到家庭,你低头看看,鞋和袜,你抬头望望,灯和扇,只要你有心,就会产生小发明的火花,只要你动手,总会创新出新的物件呢!”学生一听后,就真的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经过自己的动脑思考,动手制作,发明出了“勺子+筷子”的两用餐具,“绳子+眼镜”防脱落式眼镜,“鼠标+暖宝宝”的保暖式鼠标,“鞋带+打结”的放松脱式鞋带等。
总之,在小发明课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和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去感知创新、追求创新、实现创新、鉴赏创新、发展创新,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小发明课教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