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截骨钢板固定术治疗儿童髋内翻的短期临床观察*

2015-03-18 01:46徐易京
重庆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髋内股骨颈矫正

边 臻,徐易京,郭 源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100035)

髋内翻定义为股骨颈干角小于110°[1],其病因可能为发育性或获得性[2]。最常见的类型为是幼儿型(先天性)髋内翻,其特点为骺板方向近乎垂直,股骨头骺向下位移,股骨颈内下方的干骺端常可见一个三角形骨块。严重的髋内翻患者会出现跛行,如果畸形进行性加重,那么则需要股骨近端外翻截骨术。截骨部位为股骨粗隆间或粗隆下,目的是将相对垂直股骨近端骺板纠正为相对水平的位置,从而纠正髋内翻,减少畸形的复发。一般认为将股骨头骺板的倾斜角度矫正到40°以内,能够有效地避免畸形复发。文献报道有多种截骨及固定方法以实现这一目标;有学者采用描述了应用粗隆间外翻截骨角钢板固定;Pauwels[3]设计了一种相对复杂的截骨,截骨为Y型的转子间截骨,并辅以坚强内固定,获得良好效果。截骨后的固定方式也种类繁多,包括:克氏针和张力带;斯氏针结合石膏固定;交叉斯氏针;单平面外固定架;环形外固定架;捆扎固定;角度钢板和动力髋钢板等,各有其优缺点。本院自2011年使用小儿髋钢板(PHP)外翻截骨术治疗儿童髋内翻畸形。本研究随访了2011年2月到2012年9月治疗的23例髋内翻患儿,观察其短期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本院,诊断为髋内翻进行外翻截骨儿童PHP固定的患儿,观察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纳入研究共23例患者(33例髋),女7例,男16例,双侧受累者10例。在这23例患者中,最常见原因是婴幼儿型(先天性)髋内翻,共15例患儿;其中单侧8例,双侧7例。其他原因有:累及单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例、颅锁发育不良1例、DDH术后缺血坏死1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1例;累及双侧-多发骨骺发育不良2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1例。手术指征为头骺角(HE角)大于60°或颈干角小于110°、患儿伴有明显跛行。23例患者中有3例为翻修病例。其中1例患儿在3岁行首次手术,冠状面截骨单个螺钉固定,其HE角完全矫正到10°,2年后复查发现髋内翻复发。另外2例患儿首次术后HE角分别是50°和60°其复发的原因与畸形矫正不充分有关。23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8岁(3~12岁)。所有患儿平均随访观察3.5年(1.0~9.5年)。

1.2 方法 术前计划:测量术前的HE角和颈干角,并确定最终需要矫正的度数。可选择120°或150°的PHP。患儿平卧位,患髋垫高,若内收肌紧张,先行内收肌松解。取股骨近端外侧切口,逐层切开,靠近止点处纵劈股外侧肌,切开骨膜显露股骨近端。沿股骨颈前缘打入1枚克氏针以定位股骨前倾角;透视下沿股骨颈中心打入定位克氏针,以确定最终的颈干角;位置满意后打入2枚头钉。然后行股骨粗隆间截骨:截骨方向为水平或稍向内下倾斜,以利于截骨对位和近端第3枚锁钉的固定;依据钢板3.5mm系列或5.0mm系列,截骨位置为2枚头钉下方1.3~1.5cm。截骨完成后应用复位钳对合截骨远端,如果需要可行截骨端的旋转或去旋转,依次钻入锁定螺钉,完成固定。术后一般不需要石膏固定。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术前和随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临床评估包括步态,疼痛,活动水平和髋关节活动度的评价。髋关节的放射学评估包括骨盆正侧位片,测量HE角度和颈干角或头干角。

2 结 果

23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手术时年龄8.5岁,手术后最短随访1年。在最后的随访检查中,所有病例髋内翻畸形得到矫正,术前HE角平均75.3°,最终HE角平均为32.3°;术前颈干角/头干角平均为1.2°,最终随访为139.4°。临床查体:术前外展受限,平均25°,术后外展活动明显改善。平均35°。患儿术后步态改善,Trenderlenburg征阴性,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增加,肢体长度差异小于1cm。23例患者中2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畸形复发,HE角由术后的40°发展为60°。典型病例1:13岁女孩,双侧髋内翻,左侧矫形术后4个月负重行走后发生钢板断裂。再次手术更换钢板最终愈合,见图1。

3例应用PHP翻修的病例中,典型病例2:3岁女孩,首次手术行冠状面截骨单个螺钉固定,其HE角完全矫正到10°,2年后(患儿5岁)复查发现髋内翻复发,HE角增加到45°。当她12岁的HE角为90°,再次截骨PHP固定后,HE角矫正到3°。术后随访1、3、8.5年(翻修),见图2。

另外2例患儿复发的原因与畸形矫正不充分有关,首次术后HE角分别是50°和60°。再次截骨后,HE完全纠正到35°和15°。典型病例3:首次手术HE角矫正不充分,HE角50°,畸形复发,于术后7.2年 HE角增大至85°,再次手术治疗PHP钢板固定。术后随访9个月,7.2年(PHP翻修),见图3。

图1 典型病例1

图2 典型病例2

图3 典型病例3

3 讨 论

股骨近端外翻截骨已经是治疗髋内翻的常规方法。文献报道矫正髋内翻有多种手术技术和固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一些简单的固定如:克氏针张力带、斯氏针,虽然固定方式简单,但不能达到坚强的固定,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和畸形复发。其他固定方式如外固定架固定,比如Ilizarov外固定,其缺点是操作相对困难。Pauwels在1976年介绍并被广泛使用了股骨粗隆间的Y形截骨,截骨后可以给予坚强的内固定,获得的良好的效果。但在所有类型的髋内翻手术中,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截骨术,需要两次截骨并可能增加术中出血[4]。

Colyer等[5]认为在股骨粗隆间多平面截骨后,理想的固定方式应该允许外科医生可以进行精确的校正,并且容易操作,固定牢固,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和锻炼。

随着内固定方式的改进,使用儿童PHP和外翻截骨术治疗髋内翻,在本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很多优点:(1)股骨近端截骨术相对简单,只需垂直于股骨干方向进行单平面截骨,PHP钢板的使用和角钢板类似,需要先定位股骨前倾角以使股骨近端的锁定钉平行位于股骨颈;(2)它是一个锁定系统,使截骨端得到牢固固定,内固定不易失效。对于年长而顺应性好的患儿,术后可不用单髋人字石膏固定,允许患儿早期主动活动。

在本组患儿的随访中,大部分髋内翻畸形矫正得到了维持。仅有1例出现矫正角度丢失,HE角由术后的40°变为60°,这可能和HE角矫正不充分有关。长期的术后随访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间的延长畸形可能会出现复发。此外,在本研究中,发生1例钢板断裂。患儿为13岁女孩,双侧髋内翻,左侧矫形术后两个月她部分负重,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后出现钢板断裂,为她更换了钢板(图1)。考虑内固定失效和负重过早有关;另外相对于150°PHP钢板,120°PHP钢板在截骨区域的应力更加集中,可能和钢板失效也有关系。

文献报道即使成功地进行了外翻截骨手术,仍有30%~70%的复发概率。Pylkkanen[6]认为并不是应为儿童骨质本身原因,而是因为内固定系统对儿童的骨质把持力不强,这可能会导致畸形复发。1962年,Amstutz等[7]认为手术的年龄可能会影响术后的畸形复发率,年领越小以后畸形复发的概率越大。在本文中有1例翻修病例,该患儿初次手术时只有3岁,术后HE角完全矫正到10°,但2年后复查发现髋内翻复发,HE角增加到到45°,当她12岁的HE角进展到90°。另外影响复发率的其他因素可能有: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偏小、髋臼发育不良、肢体不等长等。

然而,最重要的预测复发的因素是术后HE角。Cordes[8]认为手术的目的是要实现的将HE角矫正到40°以内。Carroll等[9]进一步证实了畸形复发的生物力学因素。因为骺板相对垂直的位置,使得当应力作用于髋关节时,骺板受到的更多的剪切力而不是压缩应力,所以髋内翻会逐渐发展。因此,除非手术能够很好地纠正了头骺的方向,否则髋内翻就有可能复发。他们发现,当HE角矫正到38°以内时,95%的髋关节没有发生畸形复发。所以认为HE角小于38°是预测结果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有2例翻修患儿和1例PHP术后复发患儿。他们的HE角均未得到充分纠正分别为50°、60°和40°。翻修术矫正到HE角30°,在最后1次随访时,HE角没有丢失。

通过短期的临床经验,本研究认为外翻截骨结合儿童PHP治疗髋内翻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截骨方法相对简单,并达到了坚强内固定,允许患者早期主动活动,但需等到骨折完全愈合之后才能完全负重。术后HE角是预测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将HE角纠正至40°以内,以减少畸形复发概率。

[1]Kim HT,Chambers HG,Mubarak SJ.Congenital coxa vara:computed tomographic analysis of femoral retroversion and the triangular metaphyseal fragment[J].J Pediatr Or-thop,2000,20(5):551-556.

[2]Skaggs DL,DuBois B,kay RM.A simplified valgus osteotomy of the proximal femur in children[J].J Pediatr Orthop B,2000,9(2):115-118.

[3]Abdelaziz TH,El-Sayed MM.Pauwels′osteotomy for surgical correction of infantile coxa vara[J].J Pediatr Orthop B,2012,21(4):325-330.

[4]Sabharwal S,Mittal R,Cox G.Percutaneous triplanar femoral osteotomy correction for developmental coxa vara:a new technique[J].J Pediatr Orthop,2005,25(1):28-33.

[5]Colyer RA.Compression external fixation after biplane femoral trochanteric osteotomy for severe 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J].J Bone Joint Surg Am,1980,62(4):557-560.

[6]Chotigavanichaya C,Leeprakobboon D,Eamsobhana P.Results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xa vara in children:valgus osteotomy with angle blade plate fixation[J].J Med Assoc Thai,2014,97Suppl 9:S78-82.

[7]Burns KA,Stevens PM.Coxa vara:another option for fixation[J].J Pediatr Orthop B,2001,10(4):304-310.

[8]Cordes S,Dickens D,Cole W.Correction of coxa vara in childhood:The use of Pauwels’Y-shaped osteotomy[J].J Bone Joint Surg Br,1991,79:3-6.

[9]Carroll K,Coleman S,Stevens PM.Coxa vara:surgical outcomes of valgus osteotomies[J].J Pediatr Orthop,1997,17(2):220-224.

猜你喜欢
髋内股骨颈矫正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警惕先天性髋内翻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术前测定健侧NS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的影响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