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综合
暑期海外游学值不值?
文/本刊综合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有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长学识、培养品质、开阔眼界。而今天,在这个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了海外教育资源。近年来,海外游学逐年升温,已形成一种时尚风潮。然而,组织海外游学的机构良莠不齐,很多路线设计过于商业化,走马观花的行程、蜻蜓点水的体验,让孩子们的游学经历大多流于形式,收获甚微。不少打着“提高英语口语”“国际文化交流”等各种名目的游学团变成了旅游购物团,背离初衷。
去年暑假,教育部制定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来规范中小学生海外游学。该《指南》对游学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规范,包括“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每次活动安排不宜超过2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参访城市不宜超过4个。除非特别需要,不宜组织跨国多地的境外研学旅行活动”等。
又到一年暑假时,海外游学高峰期来临。今年,你游学吗?耗资数万元、短短一两周的海外游学值还是不值?如何令游学旅程收获更多?本刊编辑部汇集了业界专家、游学机构等各方观点以飨读者。
实践教育资深研究者、“游学堂”负责人周宇华
真正的游学应该设计为“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Learning by doing”——通过“做”来获得知识。游学不是简单的旅行,必须科学地设计行程,以符合相应年龄段孩子的能力和学习特点,重点关注孩子们的看、闻、摸、尝、参与等体验式学习,孩子们之间的合作、竞争,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建设也是游学的重要设计内容。
如何令游学旅程收获更多?
周宇华建议,学生首先建立以“我”为主的旅行意识,主动开始策划与准备。游学一般需要包括行前预习、游中学习、归来总结与提升三个阶段。
行前预习:查阅目的地资料,了解目的地风土人情,做行程攻略,乃至学习当地语言。
游中学习:行程中日日是课堂,将见识不同的风物,品尝不同的食品,也会结识不同的人。要及时把重要的心得线索记录下来,每天哪怕只言片语的文字或者是图片整理都是对一日见闻的梳理与总结。
归来总结:完成一次美好的游学后,总结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游学的目的明确为学习,学习的所得就备受关注。可以通过写游记、旅行照片整理、与朋友分享你的旅行等方式来做游学的总结,最好是制作一本旅行书,把你的行程、每日的精彩、思考所得,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完整而深入地呈现出来。旅行书的制作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同人做出来的旅行书会不一样。只要有自己的思考、感受或创意,就是很棒的旅行书了。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刘婷
国际游学是行走中的课堂,是在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心去感受世界,从而对内心形成很多触动,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理想和幸福的种子,引发他们去思考未来的人生理想与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启德教育游学部相关负责人
不少家长在报团时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行程越紧凑,活动安排越丰富,性价比就越高。但实际上这很可能会导致“游大于学”,丧失了游学的意义。例如,一个10日行的美国夏令营,往返就要花两天,美国国内飞机和交通至少两天,观光景点至少两天,迪士尼1天,购物1天,与美国人交流最多不到两天。另外,一些游学团安排了所谓的名校交流活动,实际上只是走马观花参观一下而已。因此,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游学团时,应该选择那些行程安排不太紧凑,在一个城市有充足的时间驻扎在学校,学习当地文化知识的团。如果真正有心“学”,可以选择三七比例、甚至二八比例的游学团,上下午都有课程,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国际教育的不同,对以后申请国外大学也会有帮助。
华盛顿一家中资旅行社的线路经理林芸
很多家长就是希望孩子能通过夏令营体验美国的生活,在学习语言和美国文化的同时,多游览一些当地名胜。
游学项目通常给人内容丰富的感觉,但实际上成本很低。比如游学的特色之一是参观高等学府和著名人文景观,但在美国,这些地方几乎都没有门票,如果不雇用当地导游,在这方面成本几乎为零。此外,很多游学机构跟国外的大学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就是把学生们带到那里转一圈,讲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
游学、修学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在国外已经有很好的实践。然而,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教育实践中,修学的成本主要由国家负担。而我国国民教育以外的教育成本由家庭负担,因此产生了针对家庭的私人产品,容易形成高价市场。
张辉认为,应该由旅游和教育部门协同制定一套规范修学旅游的标准,严格筛选有资质的社团并定期进行资格审查。(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张籍匀)
成都宋女士
我送儿子去英国游学了两周。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这么短的时间我也不指望他能学到多少东西。就是希望让他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长些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