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一种内在的素质,它可以激起学生的心理爱好、学习期望、目标追求等,是学生战胜学习中的困难的强大推动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的关键事项。下面笔者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学生常常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对该教师的授课充满兴趣,为此,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情感教育属于一种教学的手段和鼓励学生的方式,在教学课堂上和谐情感和学习氛围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多多地赞赏与激励学生。有些情况下,教师激励和肯定学生就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观点,不可以随意地指责与批评学生,需要了解学生和热爱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并且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情况下给予点拨,在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还应科学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层次不一的学生都具备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还应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以及客观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和好动,而大部分的教学知识一味地进行讲解较难实现理想的效果。倘若可以要求学生动脑和动手操作,就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常常始于动作,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等,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圆柱体积知识的时候,学生在掌握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划分学生为一些学习小组,各个学习小组准备一条绳子、一把尺子、一个圆柱体,要求学生计算机圆柱的体积。学生在思考、测量,以及计算之后,不仅仅快速地计算出了圆柱的体积,而且还想出来了下面的一些方法:测量高与周长、测量高与直径,测量高与半径。这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方法,而且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感受到了跟圆柱体积相关的因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应当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以及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最终使学生充满持久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杨忠华.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