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图们市职业教育中心 刘晓萍
“阅读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改变,通过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一切”,这是朱永新教授的一句经典语句,也是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的多读书,勤阅读的教育思想。阅读,启迪着我们的生命智慧;阅读,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视野、思想、学识和综合素质。它足以让我们的内心强大,去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但要自己成为终身读书的楷模;而且还肩负着引领学生步入读书领域的艰巨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读”又是基础,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我所执教的中职对口升学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自不待言,亦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读书目除了教科书几乎是一片空白,就连众人皆知的四大古典名著都与他们擦肩而过,真是扼腕叹息。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在“三屏”世界中,过分沉浸在网络信息和互动娱乐的海洋里,学生的智力就会产生单调、幼稚,知识人格也会产生障碍。在此等情形下,阅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带着这个理念,我在阅读教学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书香袅袅的美好精神世界。
万事开头难,为让学生喜欢语文,感知语文的魅力,我在开学后的第一节课,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语文,像一泓甘泉,甜甜的,凉凉的,流淌在心里;语文,像一樽美酒,醇醇的,香香的,酝酿在口中;语文,像一首赞歌,柔柔的,美美的,印刻在脑海里……”伴着优美的旋律,我在朗读美文《语文的魅力》,在课件上配以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将学生带入那种唯美的境界中,愉悦满怀。在此基础上,教师自然地引入了语文,提及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重点围绕“读”加以展开,结合古代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公益广告等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阅读的意义及重要作用。引领学生观阅王开岭的一篇文章《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让学生明白了人为什么要读书,该读什么样的书及怎样读书。古人云:“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一方水土一方人,“阅读”即一方水土,水土的效果取决于你的书籍质量和吸收能力。这样,学生对阅读有了透彻的认识,在大家对读书充满渴望之时,我向学生推荐了20种高中课外必读篇目及杂志,引导学生采用合作互换的方式,广泛的加以阅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饱蘸感情的散文、诗歌,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让学生领略那神态万千的名山大川、妩媚多姿的湖海风光、嶙峋怪诞的奇山异石;感受夜的宁静、花的清香、叶的飘零;体悟黛玉的多愁善感、杜甫的关注民生、王维的纵情山水,让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沉醉于文学的氛围中,沉浸在审美的愉悦里。
我平时非常重视诵读。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便带领学生放开声音读!这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欣赏音乐的感觉相通。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切的句间停顿,可以使诵读像音乐般美妙动听,悦耳迷人。营造诵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提高语言素养和感悟能力。
优秀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它像涓涓细流,穿过巍峨的群山,流经广阔的原野,汇聚百川,形成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诵读是学习古诗文最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诵读,我们可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增加语言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故我在古诗文教学中特别重视朗读,争取在反复诵读中诵出其节奏感和旋律美,从而感受到诗句的质朴纯真之情、回环复沓之美。
语文是一个“情种”,它如磁石般吸引鉴赏者沉浸其中。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感体验在语文学习中是多么重要。离了情感的语文是干瘪的文字躯壳,而注入情感离不开朗读。富有激情的朗读使学生听着生情,听后动情,学习有激情。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烘托渲染,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感受作者表达的喜怒哀乐。
优秀的书籍犹如海滩上美丽的贝壳不可胜数,单靠课堂45分钟时间去拾取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摄取,与之为友,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若语文老师是位博学雅识者,是位有品质的爱书人,在教材之外还赠送了丰盛的课外阅读,那这些孩子就是有福的。”前不久,在王开岭的一篇文章中读到这句时,内心再次震撼。更坚定了自己帮助学生走上读书道路的决心。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于鱼”,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报刊和经典名著,并要求学生做批注和读书笔记。每次课前的三分钟,针对自己所看的文章内容,向大家讲述并说出心得,抑或背诵相关文章的精彩段落,并与班级的核分考评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老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是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事业”。读书,如此美好的举止, 不但自己喜欢,也愿我的学生及更多的人感知,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