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速一例

2015-03-17 22:29:14贺常萍,陈旭丽,高飞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房速一例

贺常萍,陈旭丽,高飞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心房颤动;复律治疗;导管消融

【文献标识码】【中图号】R 541.7A

DOI【】10.3969/j.issn.1002-0217.2015.02.032

文章编号:1002-0217(2015)02-0204-02

收稿日期:2014-08-05

作者简介:林后学(1970-),男,主治医师,(电话) 13955599226,(电子信箱)hxlin1230 @163.com.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79岁以上可达10%~30%[1]。AF患者的病死率约为窦性心律的2倍,栓塞和中风的发生率则是相同人群的4~6倍[2]。治疗目标:节律控制、室率控制、抗栓治疗。节律控制方法:药物复律、电复律、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导管消融是近年来进展迅速的治疗手段。现对本院1例阵发性AF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及发生房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74岁,高血压病史13年。2011年9月发作心慌入院,心电图示AF,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41 mm。给予胺碘酮静脉应用,成功复律,后予口服维持窦律,AF仍有反复发作。2012年7月冠脉造影:左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狭窄20%;回旋支中段狭窄30%;右冠正常。后给予导管消融治疗。手术过程:行左、右环同侧肺静脉前庭的左房线性消融,AF转为房速。行左房激动标测,不支持左房大折返房速,卵圆窝区间复杂碎裂电位,行右房拖带标测,房速自行终止,行左房基质标测,提示左房前壁局灶低电压区,消融卵圆窝碎裂电位区级左房前壁局灶低电压区,直至电静止,之后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至消融线两侧双向阻滞,手术成功。术后胺碘酮服用3月维持窦律未复发,改为美托洛尔治疗。2013年10月,患者感心慌,心电图示AF复发,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39 mm。华法令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MR)达标后再次行导管消融治疗。手术过程:肺静脉探查提示右下肺静脉局部传导恢复,房速持续发作,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导航下构建左心房模型并进行激动标测,结果提示围绕左房顶部及二尖瓣环呈“8”字型折返性房速。于左房顶部、前壁、后壁、二尖瓣峡部等多处拖带证实,PPI-TCL均小于30 ms。沿右上肺静脉至二尖瓣峡部行左房前壁线性消融,消融后房速周长延长至370 ms,再次拖带验证左房顶部折返仍存在,再行左房顶部线性消融,房速周长显著延长并终止。30 min后,程序刺激未再诱发,心室心房刺激排除双径路及旁道,手术成功。术后半月患者再次出现心慌,心电图及Holter提示房速,考虑瘢痕性房速。此时的策略:再次导管消融?药物控制心室率?患者不愿再次接受消融治疗。给予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调整剂量至75 mg/ d,仍感活动后心率增快,胸闷。加量至100 mg/ d,症状缓解,但心律持续为房速。2014年4月自觉症状明星改善,心电图及Holter提示窦性心律。逐渐减量美托洛尔至12.5 mg/ d,心率60次/min,患者心慌、胸闷症状基本缓解,日常活动不受限。

2讨论

AF非药物治疗2013指南及专家共识,指出对于症状性AF至少一种Ⅰ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的阵发性AF,为导管消融ⅠA类适应证。该患者亦有强烈愿望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术后有AF延迟复发及房速发生,经过积极治疗,结果是理想的。

对于AF治疗究竟是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一直都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心房颤动节律控制的随访研究(AFFIRM)[3]、心率控制与电复律的比较(RACE)研究显示,两者治疗方法的组间复合终点发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差异。心房颤动评分(STAF)、心房颤动药物干预实验(PIAF)属于干预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治疗策略对终点事件的影响是一致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研究(PAF2)研究显示心率控制组住院率低。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研究(AF-CHF)结果显示,两组节律控制率不同,但心血管病死率是相当的。2006年,Thrall对一些大型试验进行回顾性总结,无论是室率控制还是节律控制,都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

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约为66%~89%,是治疗有症状房颤的有效方法。但是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有可能并发房性心律失常,长期维持窦律的成功率还不尽如人意。故导管消融仍被列为房颤的二线治疗,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ZHANG Shu.Atrial fibrillation in mainland China:epidemiology and current management[J].Heart,2009,95:1052-1055.

[2]葛俊波,徐永健.内科学 [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8-191.

[3]The AFFIRM investigators.A comparison of rate control and rhythm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J].N Engl J Med,2002,347:1825-1833.

[4]胡大一,马长生.心房颤动心室率的控制-目标心率到多少合适?心脏病学实践2010-规范化治疗[M].2010:293-295.

·短篇报道·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
11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护理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对比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7:11
杂交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上海医药(2016年19期)2016-11-09 22:59:09
探讨心脏手术周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中长期手术疗效
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房颤治疗的新技术冷冻球囊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