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起
(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8)
现代性维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审视
韩金起
(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8)
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对实效性的思考必须在现代性的维度中进行。现代性所带来的怀疑精神以及对神圣性的消解在瓦解传统社会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影响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再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如何在现代性的背景之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转型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做出转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代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处在一种巨大的转型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变得愈加突出。一方面,在社会结构急遽转变的时代,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出现迷茫,在立场上有时也摇摆不定,在面临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时,他们的认识往往似是而非,并且有时自相矛盾[1]54,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迫切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排斥。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它是国家政治教化的工具,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采取冷处理的态度,以获得学分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唯一目的,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其应有的活力。思想政治引导的需求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疏远同时出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而这也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方面。
其实,当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时,会发现,作为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现代性是无法回避的一个维度。无论是全球化浪潮、还是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等因素都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它在实效性上能够取得多大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现代性的认识[2]。
“现代性”是一个众说纷纭、含糊不清的概念,学界对于“现代性”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从当前影响力来看,吉登斯、哈贝马斯和福柯对“现代性”的界说比较有代表性。“吉登斯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现代性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哈贝马斯从哲学的角度将现代性看作是一套源于理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模式设计,福柯同样也从哲学的视角出发,不过却将现代性视为一种批判精神”[3]。尽管吉登斯等人对“现代性”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却可以发现,现代性所体现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模式,这种模式深刻体现着现代社会的特征,即变动性。正如美国学者大卫·哈维所指出的,“最‘现代的’作家们已经认识到了有关现代性惟一可靠的东西就是它的不可靠性,乃至它对于‘总体化的混乱’的爱好”[4]。现代性的内涵是同现代社会的生成、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现代社会生成、变化的集中体现,易言之,现代性同现代社会的生成是同一过程。
从社会结构的变革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社会是以“人的依附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局域性的、稳固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稳定的、保守的社会秩序是整个社会运转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兴起则意味着这种稳定性的终结。现代社会的生成本身就是对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不断消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社会结构不断处在流变过程之中,犹如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与此同时,整个世界越来越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样一个整体中,人身处其中,并不断地经历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我们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变现出来的一切”[5]15。
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十多年,更是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现代性不断展开的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中,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被不断地消解掉,没有哪一种道德、观念能够具有持久性。新的观念不待完全形成就已经开始被消解掉了,用马克思的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6]275。作为现代社会生成体现的现代性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当代大学生,进而影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怀疑精神的过度张扬。同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所展现出来的生机与活力是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它不断地反对传统社会并推动自身向前进步。因此,“发展”实际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旋律。在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社会将其魔幻般的巨大创造力展现的淋漓尽致。现代社会的这种创造力表现为发展的欲望以及对现状的不断否定和更替。在此过程中,一切因素都不再具有其坚固性,一切都必须被置于“怀疑”的光辉之下进行考量。现代社会一方面在反对传统社会的一切因素,另一方面也在对自身进行消解与重构。“从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到织出它们的织布机和纺织厂、操纵机器的男男女女、工人们所居住的房屋和小区、雇佣工人的工厂和公司、一直到将所有这些人与物包容在内的城镇、整个地区乃至国家——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明天被打破,被打碎、切割、碾磨或溶解制造出来的”[5]127。
现代社会的这种变动本身在思想上表现为怀疑精神的盛行。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它一方面在展示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它却将这种创造力变成一种破坏力,从而导致虚无主义的产生和盛行[5]131。当现代社会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创造力被赋予永不停息的脚步时,这种创造力便成为一种破坏力。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也就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在现代性的影响下,知识日益变成一种商品。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知识本身是有其稳定性、继承性的。然而,当知识以商品的形态出现时,它就不再具有这种稳定性,它开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遗弃的东西。在此情况下,对知识的习惯性怀疑也就成为一种可视的现象。这种怀疑态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更多地强调其社会和政治功能,而很少强调个人方面。在重视社会和重视个人之间,我们更多地是倾向于社会方面[7],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整齐划一,这在传统的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是可行的。然而,在现代性的影响下,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怀疑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风气,尤其是当现代性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这种影响就更加明显。一方面,现代性不断地将我们以往所熟知的认识不断加以怀疑、否定,另一方面,当我们不断被卷入到全球化的漩涡时,各种社会思潮随之涌入中国,这种情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社会的脱节[8]271,加剧了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怀疑或冷漠态度。
第二,教育权威性的消失。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权威机制,它是以文化和知识的优势来完成教育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权威性成为一个先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保障。这种权威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尤其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有权威,一旦失去权威,灌输必然失去基础,灌输的效果就大打折扣”[8]272-273。现代性所强调的消解过程与理性的祛魅正是使得权威性不断被弱化的主要因素。在教育的权威性不断被弱化的过程中,教师首当其冲。究其根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现代性对神圣性的消解。
在瓦解传统社会的过程中,现代性作为否定一切的力量,它将传统社会的一切因素,包括道德的、宗教的、家庭的、伦理的等等一系列因素都予以消解。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产阶级将传统职业的神圣性统统抹去,资产阶级“把医生、律师、教士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6]275,教师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变成一种职业,并且不断地在接受着受教育群体的监督与质疑。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群体,当其职业的神圣性被不断消解的时候,教书育人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这对以权威性为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如此。
现代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体现的是一系列的矛盾,而这些矛盾追根溯源是在现代性的影响之下产生的。因此,如何思考、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都必须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之上。
既然当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是现代性问题,因此,如何在现代性基础之上建构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也就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根源在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性转型,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均做出改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转型
现代性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冲击就是对知识稳定结构的冲击。现代性使得知识越来越商品化,也就使得知识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不断受到质疑。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提出很大的挑战。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以前行之有效的教材内容却显得不合时宜,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当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需求同教材内容产生巨大差距的时候,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横向的角度,还是从纵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都存在着内容陈旧、重复的问题[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引导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身处现代性洪流的当下,知识结构的陈旧导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内容很难再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以应对挑战。鉴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同中学时期的相似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平铺直叙,全面覆盖,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并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真正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思考现实问题的时候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的活力和生命力。
此外,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进行教学内容精讲细讲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反思能力。当前许多大学生之所以思想迷茫、立场不坚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批判性的思维。尽管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极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爱国情怀,然而在面对云谲波诡的现代性时,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时,有些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甚至被各种社会思潮所误导。要想真正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理论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让学生在变幻莫测的现代性中真正认清现代社会的本质,唯有如此,学生方能在内心深处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转型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为辅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丧失掉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很多学生出于考试的需要,能对基本的知识点倒背如流。但是,一旦再进一步问他们为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不知所措。在以往的这种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真正理解并接受,他们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为然”。因此,如何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思想灌输、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也就成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样式,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10]。以问题带动教学,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批判性的认识,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将他们对民族、国家的真挚情感,对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同他们自身的理性思考结合起来,而不是满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采用强烈的问题意识来带动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在现代性的背景下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讲活。
现代性是一个未竟的话题,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展开,对于现代性的分歧、争论也将持续存在。同样,现代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思考。而这种思考必须将现代性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性转型联系起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找到一条出路。
[1] 王兴家.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2] 孙其昂.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中的重要课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3]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4]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
[5]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7] 孙其昂,王素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代性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6).
[8] 孙其昂.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9] 李建强.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4(10).
[10] 吴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责任编辑:杜红琴)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Dimension of Modernity
HAN Jin-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 in China,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China)
The effectiveness has become a severe problem in curr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Reflec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must be carried out in the modernity dimension. When the spirit of negation and digestion of the sacred that the modernity brought disintegrated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it also produced profound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ty,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hae been very difficult to be accepted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Therefore,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ty become imperative.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a change from both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effectiveness; modernity
2014-10-30
韩金起,男,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讲师。
G641
A
1008-2603(2015)01-0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