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芳
(燕山大学 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分析与评价
刘艳芳
(燕山大学 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北京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唐山处于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石家庄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秦皇岛、廊坊、沧州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邯郸、承德等其他6个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最后,根据京津冀各主要城市所处发展阶段实际,提出加快推进京津冀城市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京津冀;工业化进程;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京津冀三地实现共同加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京津冀地区缺乏统一的区域规划,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缓慢、结构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区域规划来逐步加以解决,而准确判断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化进程对于了解不同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一般从工业结构、从业结构、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城镇化率等方面对工业化进程进行量化测评研究,主要有霍夫曼系数法、科迪指标法、克拉克划分法、库兹涅茨划分法、钱纳里标准法和综合指数法等,这些方法均受到国际范围的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纳。
霍夫曼系数法是依据霍夫曼系数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科迪指标法根据制造业增加值在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中所占份额来衡量工业化水平,把工业化划分为分工业化(20%以下)、正在工业化(20%~40%)、半工业化(40%~60%)和工业化(60%以上)四类[2];克拉克划分法从就业结构角度对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划分,把工业发展分为以农业为主、工业为主和服务业为主三个阶段;库兹涅茨划分法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划分工业化进程,认为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并根据实证研究得出了一般模式[2];钱纳里标准法用人均GDP水平来衡量工业化进程,根据人均GDP的不同把区域发展分为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又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钱纳里还概括了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集聚效应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进程,根据城市化率的不同把工业化进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后工业社会时期四个阶段。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佳贵、黄群慧等人提出的综合指数法通过设计统计指标权重,揭示各成分指标在工业化中的重要程度,是目前国内关于工业化进程量化评价应用最多的方法。
霍夫曼系数和科迪指标解释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但因所处时代不同,特别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可能会出现评判指标不变,而工业化进程却在持续推进和深化的情况,因此这两种方法指标单一,具有片面性,使用范围有限。克拉克划分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工业化进程,但却过于粗略,不能精确反映工业化详细过程。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迄今为止研究工业化涉及国家最多、时间跨度较长的模型,但也存在指标单一、需要换算汇率等问题。陈佳贵等人的综合指数法克服了采用单一指标的弊端,较全面的概括了工业化的本质特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而,本文主要应用综合指数法,对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工业化进程做出量化分析与评价。
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陈佳贵等学者给出了判断工业化所处阶段的标准[3],如表1所示。在这个标准中,选取人均GDP值、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五项指标,把城市工业化进程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阶段共五个阶段。
表1 工业化不同阶段评判的标志值
注:A,I,S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在选定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标和相应的标志值以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采用加权合成法计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指数[4]。判断地区或城市工业化阶段的综合指数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工业化所处阶段的综合指数评判标准
(一)收集数据
通过查阅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各城市统计年鉴,得到各城市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率等三项指标,而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这两个指标较难获得。为了对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进行探索性分析,选用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率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原始数据见表3。
离开中汕厂,阿花很开心,在我脸上亲了一口,说你的本事不小嘛。她怎么夸我,我都笑不出来。我说,你不是说靠实力竞争吗?咋给黄立回扣了?阿花点着我的脑袋说,笨,你太老实了,这年头做事,没回扣怎么行?
表3 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工业化进程评判指标
(二)数据处理
选择阶段阀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钢化,阶段阀值法的公式为:
其中,公式中,i代表第i个地区,t代表第t个指标,λit为i地区t指标的测评值,jit为该地区t指标所处的阶段(1-5),jit的取值区间为1、2、3、4、5,如果jit=5,则λit=100,如果jit=1,则λit=0,Xit为i地区t指标的实际值,maxtj为t指标在j阶段的最大参考值,mintj为t指标在j阶段的最小参考值,λit∈[0,100]。各指标在2、3、4阶段的最大和最小参考值如表4所示。
表4 城市工业化进程评价参考指标值域区间
(三)指标权重
陈佳贵等给出的地区工业化指标权重为:人均GDP为36%,三次产业结构为2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22%,人口城镇化率为12%,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为8%。因为本研究只选择其中三个指标,故参考以上指标权重,对三个指标权重进行修订,具体过程如下:
因而,在本文中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率权重分别为51.4%、31.4%、17.2%。
(四)指标得分及判定结果
根据前两步得到的各指标的评价值和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合成法,得到京津冀主要城市工业化进程综合指标得分,然后依据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得到京津冀各城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化进程指标得分及所处发展阶段
从表2和表5可知,北京的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最高,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唐山处于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石家庄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秦皇岛、廊坊、沧州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邯郸、承德、保定、张家口、衡水和邢台等6市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
(一)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化进程极不均衡
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京津与河北的不均衡,二是河北内部的不均衡。从综合指数得分来看,北京和天津的得分均在90以上,而河北省11个城市得分均值仅为53.45,仅有唐山一个城市得分超过80,却有6个城市得分在50以下。工业化进程指数得分最高的北京为100,得分最低的邢台仅为36,极差高达64分。指数得分分布的偏态系数为0.73,呈右偏分布,表明大多数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指数得分较低,只有个别城市指数得分较高。从发展阶段来看,京津冀地区只有北京一个城市进入了工业化第五阶段,即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唐山处于工业化第四阶段后半时期,石家庄则处于工业化第四阶段前半时期;其他9个城市都还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即工业化中期。总体而言,各城市之间工业化进程差异较大,尤其是河北省城市工业化进程比较落后。因而,加快推进河北省城市工业化进程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产业结构是影响天津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通过比较北京与天津工业化进程各项指标得分可见,天津的人均GDP、人口城市化率得分与北京相当,二者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结构指标上。目前,天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0.6%和48.1%,而北京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则分别为22.3%和76.9%。天津的第二产业仍占半壁江山,北京则已经步入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的更高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出比重均达到70%以上[5]。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应当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从传统的依靠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过渡到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战略布局。应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与融合,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打造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版。
(三)低人均GDP和城镇化率是河北工业化进程的制肘
2013年河北省各城市人均GDP的均值为6135美元,人口城镇化率均值为48%,而京津两市的人均GDP都在15000美元以上,城镇化率都在80%以上。从分布来看,河北省各市人均GDP的偏态系数高达1.91,呈严重右偏,人口城镇化率的偏态系数为0.46,同样呈现右偏。这表明河北大多数城市的人均GDP和城镇化率都比较低。从两项指标得分来看,除了唐山和石家庄,河北省其他9个城市的人均GDP指标得分都在70以下,城镇化率得分均在40以下。因此,较低的人均GDP和城镇化率已成为河北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严重制约因素。河北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收益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综合实力提高。应当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城镇化率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提高城镇化率为抓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速推动城市工业化进程。
(四)冀中南地区是加快京津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短板
冀中南地区指河北省位于京津之南的地区,包括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及衡水五市[6]。该地区北邻京津,西依太行,东临渤海,南接鲁豫,地理位置优越。冀中南地区人口4295.8万,占全省的58.6%,而GDP却仅占全省的46.8%;冀中南五市人均GDP30844.94美元,仅为全省人均GDP的79.8%。除了石家庄进入工业化后期外,其他四市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第I阶段,四市的工业化综合指数均在50以下,其中衡水和邢台的综合指数还不到40,在京津冀地区排名垫底。冀中南地区工业化的滞后严重制约着整个京津冀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专门提出“打造冀中南经济区”的战略构思。河北省应切实把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冀中南各地区特色优势,推动各市整合资源、互动发展,逐步缩小与京津、冀东等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
[1] 李占国,邵俊,姚云霞.江苏省工业化阶段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特区经济,2013(1).
[2] 贾百俊,刘科伟,王旭红,李建伟.工业化进程量化划分标准与方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4] 秦放鸣,孙庆刚.新疆工业化进程综合评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 宋炳林.境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宁波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
[6] 河北代表委员热议冀中南地区如何加速发展[EB/OL].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2-03/14/content_13259955.htm.
(责任编辑:杜红琴)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s City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LIU Yan-fa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Center, 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Through analyzing 13 major citie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Beijing is in the post-industrial stage; Tianjin and Tangshan are in the later stage of late industrialization; Shijiazhuang is in the first half of late industrialization; Qinhuangdao, Langfang, and Cangzhou a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mid- industrialization; Handan, Chengde and other six cities are in the first half of mid- industrializ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every city’s development stage, it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cceler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eijing-Tianjin-Hebei;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2014-10-26
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开发区类型与管理模式对开发区竞争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HB14GL011)。
刘艳芳,女,燕山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管理学硕士。
F299.21
A
1008-2603(2015)01-0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