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七大创新

2015-03-17 16:04:18
关键词:制约腐败权力

丁 洁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北京 100083)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七大创新

丁 洁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北京 100083)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形势,从框架体系和内容上,都实现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战略意义上,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提升到“亡党亡国”的政治高度;在战略定位上,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战略方针上,提出“十六字”基本要求;在战略格局上,将完善惩防体系作为重点,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在战术主攻上,提出源头治腐思想,阐明“治标”与“治本”的内在关系;在战略机制上,提出制度防腐反腐的新思想;在权力配置上,提出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明确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之中,足以见其重视程度。道路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需要对道路进行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在反腐倡廉道路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具体在以下七方面。

一、在战略意义上,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提升到“亡党亡国”的政治高度

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原因错综复杂,腐败不仅有损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也具有腐蚀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深刻认识到了腐败的严重性。据此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反腐倡廉的政治意义,如果“(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1]54并且将此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来,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更加彰显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紧接着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2] 12“亡党亡国”危害的严重性多次被强调,意味着党中央自上而下对腐败严重性的警醒。无论是“打苍蝇”还是“打老虎”,无论是“八项规定”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一警醒下所作出的强有力的出击。

可以说中国新一代共产党领导人在面对严重的腐败问题现状时,注重反思过往经验和教训,始终以高度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来自警,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意义也是在逐步加深和扩大。

二、在战略定位上,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建设是指共产党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而领导全社会为实现发展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党的建设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反腐倡廉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建党之初就很成熟的。

首先“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最先是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此前的重要文献中,一般都使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或者“反腐倡廉工作”来表述。接着党的十七大正式作出了关于“反腐倡廉”的两个重要“第一次”,即第一次把反腐倡廉由“工作”拔高到“建设”,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范畴。这意味着党对反腐倡廉有了新的定位和谋划,反腐倡廉建设终于在党的建设中确定了属于自己的地位。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1] 50位置决定性质,反腐倡廉建设的位置前移,本质上是与反腐倡廉的复杂形势密不可分,意味着反腐倡廉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常态性工作,彰显了党对其重要性程度和关注度程度的提升。

三、在战略方针上,提出“十六字”基本要求

党中央和政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对全局必须有系统的把握,根据反腐倡廉建设的规模和进程,按照一套科学可行的战略思想,规定反腐倡廉的目的、手段等,从而指导具体的反腐倡廉建设,可以将此概括为战略方针。在总结反腐败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不断探索、丰富并完善着反腐倡廉战略方针。

1993年江泽民同志强调:“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3]326这是“八字方针”的首次登台亮相。时隔十一年,环境在变化,实践在发展,仅有的“八字方针”也越来越显得单薄。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4]671这一论述明确地将“十六字”提升为我国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八大继续倡导要坚持反腐倡廉的“十六字”方针:“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1]54可以说“十六字”方针是我们党在对反腐倡廉基本规律实践与认识的探讨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结果。

四、在战略格局上,将完善惩防体系作为重点,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腐败是个复杂现象,究其产生原因,可以说是诸多因素错综复杂的结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结合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深刻总结反腐倡廉的规律,进一步强调系统反腐,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视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据此不断丰富和拓展了反腐倡廉的工作格局。2005年,党中央制定并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整体推进的“五项工作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的反腐倡廉六项工作格局。这表明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的认识得到了深化,把握更加准确,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总体而言,这一机制是正确的、有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反腐败工作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够等问题。反腐败体制框架必须加以完善,纪律检查体制必须加以改革。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1] 54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对腐败“零容忍”态度,相继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两个责任”: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一个统一”: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如此,继续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这是党中央在惩防体系与反腐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个创新性发展与改革,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

五、在战术主攻上,提出源头治腐思想,阐明“治标”与“治本”的内在关系

惩治腐败具体执行起来,首先要搞清楚应该从何处着手,就如同建党初期我们采取农村包围城市,而非城市包围农村的做法,反腐倡廉建设也应该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来切合实际地选择具体可行的战术。

当然第一条就应该追本溯源,从源头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即源头治腐。1993年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首次明文指出,“克服消极腐败现象,要综观全局,从宏观着眼,研究消极腐败现象的来龙去脉,从源头抓起。”二十年后,王岐山同志在十2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加强源头治理,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不断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可见我们党的源头治腐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要真正做到源头治腐,重要的是要把握何为治标,何为治本,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十六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指出“治标和治本,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抓紧治标,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有效预防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才能为治本创造前提条件。只有抓好治本,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5]596治标和治本孰先孰后并没有明确区分出来; 2013年1月,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中治标与治本之间的内在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运行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腐败现象蔓延在各行各业,不断侵蚀着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的是,腐败已经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俗成,腐败文化渐趋形成。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治标,严厉惩治一些腐败分子,才能重新唤醒人们心中的廉洁、正义意识,这是提升党自身形象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六、在战略机制上,提出制度防腐反腐的新思想

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通过制度防腐反腐,这也是古今反腐败的成功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对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一定要从近年来国内外惊心动魄的严酷斗争中警醒,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6] 16党的十七大也强调“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可见对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一步步加大。

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逐渐把治理腐败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之中。习近平多次强调,既要完善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也要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2012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及《严禁干部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为进一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反腐倡廉建设。

七、在权力配置上,提出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制度反腐的核心是要改革权力结构。因为实践证明,当前腐败易发多发的实质是权力结构出现了问题,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出现了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7]25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8]557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可以看到,自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重新配置权力结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将权力分拆,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这是以权制权防止腐败很大程度的进步。

新时期以来,党中央对权力集中、滥用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要以权力制约与监督为核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八大报告强调:“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比较前面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权力制约监督的论述,十八大的这种新提法,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权力制约监督经验的总结,是对权力制约监督规律的新认识, 是权力健康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对权力行使必须依靠法制规范的承诺。

习近平多次强调,反腐败“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这是我们党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一种创新,进一步表明了权力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综上所述,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形势,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与党情,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无论从框架体系还是内容上来说,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但是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并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短期内完成,反而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战斗。反腐倡廉实践的发展、道路的拓展,必须要依靠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因为只有科学、可行的理论,才有正确、顺达的道路。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李潇雨)

The Seven Innova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nti-Corrup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NG Jie

(School of Marxism,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ur party implements the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anti-corrup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framework and content. In strategic terms,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of corruption raised to political height; in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the anti-corruption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party building; on the strategic approach, proposed “Transmission”the basic requirements; on the strategic pattern, punishment and prevention system will improve as the focus, the Reform Party's discipline inspection system; on the main tactical proposed Controlling Corruption thought, stated“temporary “and“cure”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in strategic mechanism on the proposed anti-corruption system corrosion new ideas; the power configuration, proposed the forma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ower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ti-corrupti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2014-11-12

丁洁,女,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哲学博士。

D261.3

A

1008-2603(2015)01-0090-04

猜你喜欢
制约腐败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电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支部建设(2016年15期)2016-04-12 01:01:36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权力的网络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2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3:00:14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