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珍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新常态”趋势下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周凤珍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在经历了以投资为主要动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30年后,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即所谓经济的“新常态”时期,需求结构中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培养,一定是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预测社会对该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会日益增加,但就业的层次应主要在社会基层服务方面。着眼于未来如何设置该专业学科体系并加强专业建设,明确未来的专业定位,是值得再三思考的重要问题。
新常态;就业结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指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经济下,原来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工业,其地位将逐步被服务业所取代,服务业在生产结构中的比重将明显上升;服务业在需求结构中的消费率也同样会明显上升,从而对服务的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同时,在收入结构中,企业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占比也会一降一升,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伴随着经济的新常态,必然会出现政治、生态、社会等多元新常态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思考如何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以应对相应的就业和人才需求的“新常态”,教育只有跟随经济社会的新常态作出新调整,才能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1998年在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在全国已有一百多所。但从招生方面来看,普遍的情况是招生人数更少,一般每届只招生一个班,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而且第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少,生源以调剂为主。再从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能到与专业对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工作或相近的企业劳资或人事部门工作,从有些院校对历年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统计数据来看,存在70%以上的学生找不到与该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从就业的单位性质看,在企业就业的要占80%以上,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一般在10%左右。
在国外,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人才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就以比利时来说,在其政府的公务员中,60%有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教育背景,而且从律师来看,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也是全国最忙碌的。在发达国家,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一般为1∶1 000左右。而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例为1∶7 300[1]。根据发达国家的情况,似乎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非常奇缺,但事实却是该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的难度却呈现出不断加大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问题,才导致这种似乎难以解释的现象出现,在中国“新常态”经济转型之后,这个现象无疑会发生转变。但必须要看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并没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别普及的是与其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其分支之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职业是服务性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这项工作不但被社会认可,而且是非常崇高和体面的,当然其报酬也很高。在新西兰,社会工作者收入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中国香港地区,表现出类似收入稳定等一级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比如,香港的一般初级社会工作人员,月薪一般在1.2-1.8万元港币,而高级社工人员的年薪甚至能达到40万元以上。
预计未来十年内,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新常态发展背景下,随着服务业较快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社会工作方向的从业人员需求量增长将会较快,这个对于中国大陆而言还是相对新兴的职业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比如,上海市为例,仅从社区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济员的社会需求来看,按政府设想的规定,要为每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则全市有近3 000个居(村)委会,仅此一项就需要6 000名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30多万社工工作人员中,学历普遍偏低,其学历在大专以下的要占到三分之一。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目前各高校在专业的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模式,而且侧重的方向也不同,有些侧重财政方向,有些侧重公共管理方向,还有些侧重社会学方向,等等。各高校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以及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设置都存在较大差别。比如,以经济学为依托的往往偏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以社会学为依托的,往往偏重社会工作方向;具有公共经济和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往往偏重于公共领域;还有像东南大学等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一般偏向公共卫生方向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如何定位以及如何面向未来,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并有前瞻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2],这个问题值得再三思考。
1.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增加劳动管理方面的内容
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以来的历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情况来看,80%以上在企业工作,而且多数在企业做劳动管理方面的工作[3],这要求懂得劳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除了开设基础知识方面的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法学等必要课程外,当然也只有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与会计、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监督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具备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方面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强调“厚基础”的课程之外,在信息时代还应强化技术性管理手段的掌握,比如计算机软件以及电脑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离不开网络手段。因此,应当加大网络方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才能与目前以及未来的企业实际管理需要的基础知识技能相对接。
2.加大社会工作方面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和大发展,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具有前瞻性,课程体系的设置更新应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脚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政府、社会、企业和市场对社会工作者职业需求量不断增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适当向社会工作方面倾斜,比如可以开设社会行政、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管理学、社会统计学、政府社会管理基础、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小组工作、人类行为与环境、心理咨询、个案工作、犯罪心理学、社区工作等课程[4],学生毕业后在基层从事社区服务与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时,将会受益于社会学的基础知识。
3.加强人文理念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出路,是在基层服务各类人群的话,那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不仅是培养“人才”,对于普通大学而言,实际上培养的主要是“人材”,即培养能够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社会劳动力。尤其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环境下,可能更多要服务于老年人,必然要求工作人员首先要具有更多的善心和爱心,如果缺乏对社会和人的悲悯情怀,就很难真正做好这个工作。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强烈的实践意识,在将来的基层工作中,需要不断地研究人和社会。不能不承认,有些专业是不太需要研究人和社会的,比如理工类专业,但本专业对人和社会进行研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从国外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出自基层工作者。从实际工作经验中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也是基层工作人员做研究时独有的优厚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注意从经济、社会、管理、心理等多学科设计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加强专业文献搜集、阅读和综述等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
教学范式应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启发和提倡,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智力训练过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首要环节。一般说来,任何理论和政策的产生和变革都是特定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历史环境的产物,授课教师可以将历史进程中的大事作为案例拿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思考,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品质,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提出新观点。只有真正践行“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观,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在高等教育已相当普及的时代,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应用型社会服务人才上,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而且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属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相应的实践环节作为支撑。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可以发起学生做社会调查,尤其是多做劳动保障专题调研和毕业实习等,通过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真实的社会,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逐步领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谛。
[1]王洪春,杨仁君.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2):72-73.
[2]蔡向东.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60-63.
[3]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2014(2):57.
[4]姜丽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37-38.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Major under the Trend of“New Normal”
ZHOU Fengzhen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llege,Anhui Financial University,Bengbu,Anhui 233030,China)
After the investment as the main power to pull the 30year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China’s economy has entered the so-called“new normal”period of economy.Consumer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demand structure and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structure.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er of economic growth instead of producing industry.In the future,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rofessional students must b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new normal”.It is predicted the social demand for the talents be increasing,but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services be mainly in the basic level.It is an important issue how to set up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clarify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in the future.
the new normal;employment structure;social security major;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008-469X(2015)01-0075-03
2014-12-20
周凤珍(1968-),女,江苏邳州人,经济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财政学、社会保障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