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2015-03-17 10:51朱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流行语符号群体

朱琳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朱琳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近几年,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一个重要符号载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大学生群体已形成对于网络流行语符号层面较深的熟知度、较强的感受性、较高的接受度和较广的使用性;在符号的意指层面,后现代思想、网络文化和青年文化也进一步在大学生群体中潜移默化,实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文化层面的渗入和影响。

网络流行语;符号;仪式观;文化

一 理论观照:传播仪式观与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概述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中曾提到,从19世纪传播一词进入公共话语时起,美国文化中就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一种是“传播传递观”,另一种则是“传播的仪式观”。与“传递观”强调信息的简单空间移动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相比较,“仪式观”更加注重对信仰的表征和从时间角度对社会的维系,即“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在“传播仪式观”的视域中,传播是一个符号与意义交织的系统,传播过程则是各种有意义的文化符号被创造、理解或使用的社会过程,这个过程因之而成为一种分享文化的仪式。

近些年,网络流行语以其个性化的内容和新颖的表达载体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从符号层面对网络流行语言的感知到价值观念层面的渗入,网络流行语也在有意无意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语言接触和应用范围,带来丰富的语言符号和表达模式,更从深层次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生活,形成一种分享文化的仪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多层面、深层次影响,笔者对南京三所高校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得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影响的初步调查结果。

二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直接影响:符号感知与使用

网络流行语以势如破竹之势在网络中传播流行,并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之中,同时又以瞬息万变之势不断地更新换代,在大学生群体之中传播衍变。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网络流行语首先冲击大学生群体的即是符号感知层面的影响,包括对流行语符号的熟知度、感受性、接受度和使用性。

1.符号熟知度加大。

根据调查显示,对网络流行语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大学生群体占到了67.05%,而仅4.98%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太了解,没有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为0。就2014年网络十大流行语来看,有八大网络流行语在一半以上大学生群体中属于非常了解的熟知度,而对以上八大流行语熟知度达到“了解”以上程度的更有80%多的群体。其中2014年网络流行语“不作死就不会死”和“也是醉了”无人不知。由此观之,网络流行语已经在第一层面实现了对大学生符号上的传播与影响,大学生群体或经过同学朋友等人际交往(81.61%的调查对象有采取此种途径了解网络流行语),或通过网络(80.46%的调查对象有采取此种途径了解网络流行语),或借助综艺节目(41.38%的调查对象有采取此种途径了解网络流行语)等途径不仅对网络流行语形成了最初的感知,还进一步实现了对网络流行语的渊源和使用场合等的深入了解。

2.符号感受性增强。

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以其符号的个性化和语言的张力从不同方面冲击着大学生的感官,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不同的心理感知。根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大学生对2014年度网络流行语中九大流行语的第一感受是“有点意思”和“很好奇,想进一步了解”,“完全漠视”2014年网络流行语的大学生比例均在2%以下。这种“好奇”“有意思”和“有趣”的感受促使着大学生群体开始有意无意地形成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同,潜移默化中将其生活化,成为理所当然的语言交流模式。在调查问卷中,当问道:“你听到周围同学说网络流行语时,你会觉得他……”时,68.58%的大学生选择“无所谓”,18.77%的同学选择“很时髦”,而仅有12.64%的调查对象选择“没内涵”。由此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对于一直流行的网络语言符号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说网络流行语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相反,耳熟能详的网络流行语已成为大学生的家常便饭,只是最新最流行的网络流行语还有待进一步消化吸收而已。

3.符号接受度提升。

如果说无意间地接触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结果,只能反映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范围,不足以证明其传播效果,那么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感受性,多少能反映出它的传播效应,而这种传播效应又进一步体现在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接受度上。经过调查,53.64%的大学生群体选择“乐意接受”网络流行语,22.99%的大学生“勉强接受”网络流行语,另有21.07%的调查对象对此表示“无所谓”接受不接受,顺其自然,而仅有2.3%的大学生选择“反对”。由此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高的接受度,无论是无意接触,还是有意模仿,大学生群体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网络流行语的认同,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4.符号使用性提高。

当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席卷进大学生群体之中,当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之时,当浓厚兴趣融入大学生生活之后,有意无意地使用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当问道:“假如你发现周围同学都知道某些网络流行语而你不知道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41.76%的大学生选择“积极主动地去接触、了解”,仅有7.66%的调查对象对此感到“无所谓”。调查中,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74.71%的大学生群体会偶尔甚至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只有为数不多的1.92%的大学生群体几乎没用过网络流行语。

三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间接影响:文化反映与渗透

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一个群体,很容易受到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流行语不仅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网络语言符号的窗口,更进一步通过符号的深层意涵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生活。正如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所示,指称符号同时也是一个内涵能指与内涵所指共同构成的一个内涵符号,于是,“内涵意义”成为符号的重要特征之一。亦如汉斯·乔纳斯所言“视觉所及之处,心灵必能到达”[1]大学生不仅在网络语言符号环境下熟知并学会灵活使用,而且进一步受到网络语言符号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后现代思潮、网络文化和青年亚文化潜移默化并根深蒂固。

1.后现代思想渗透。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对传统思维进行挑战和扬弃的思维方式,提倡反本质、反基础、反理性,主张向统一性挑战,宣扬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和碎片性。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意涵,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些年流行的网络流行语,多以新闻事件为背景,具有浓烈的嘲讽意味和批判思维,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梁永安副教授所认为的那样,网络流行语“是对当下公共讨论总是陷入‘迷雾’的一种嘲讽”。

2014年网络十大流行语之一“有钱,就是这么任性”就源于一条新闻,新闻称:老刘网购保健品花1760元,不久陆续接到敲诈电话,老刘明知道自己上当了还一如既往地给罪犯汇款。记者采访老刘,老刘却说:“被骗7万的时候发现上当了,当时觉得警察不会管,又想看他们(骗子)究竟能骗多少钱。”这则新闻引爆互联网,网友调侃:有钱就这么任性。这一网络流行语意在讽刺有钱人的做事风格,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反映了网友对炫富等社会不公正行为的一种抨击和谴责,暗含着浓厚的民主光辉和批判意识。

大学生通过接触这些网络流行语,能够激发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开怀一笑后,更多陷入沉思。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接近一半(49.59%)的大学生群体觉得网络流行语具有讽刺意味,能够消解权威。在一个大学生贴吧中,大学生们就对“中学生开宝马送外卖”的现象也嘲讽道:有钱就是任性。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激发了大学生群体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思考,培养了强烈的话语权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网络文化倾入。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以其为物质载体的网络文化流行开来并经久不衰,网络文化的技术和文化双重属性赋予了其内容多元化、碎片化传播、个性化表达、娱乐化精神等多种特质。内容丰富、更迭不断、构词独特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窥探网络文化的一个窗口,也以其自身的重要影响力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表征。

2014年网络十大流行语之一“也是醉了”就是一个无主语的句子,本不符合传统的语言规范,却在网络文化视域中盛传开来,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衍变出更多版本:“真是醉了”“好醉人”“醉了、醉了”等。“醉”有形容词、动词等词性,常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在此,它却成为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通常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这种将“无奈、无语”与“神志不清”的精神状态结合在一起,类似一种“拼贴”——“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由碎片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表征了一种去中心与秩序的网络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独特而幽默的表达方式,反映了网络文化碎片化、个性化的精神特质,具有强烈的娱乐精神。

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已形成对于网络流行语意义的潜在认同,调查中,70.8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流行语“幽默风趣,利于交流”,71.64%的大学生认同网络流行语彰显了“娱乐精神”,能够“释放压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于大学生这些网络文化参与者来说,通过接触和使用网络流行语,在精神上促使自己的角色在虚拟与现实中转换、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融合,在本质上丰富了参与者的价值观,形成了这一特定群体中特有的网络文化价值取向。

3.青年文化成熟。

网络流行语深受青年学生的喜欢,它的幽默诙谐、浅显易懂有助于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成为满足青年大学生人际交流需求和内心归属的重要载体和方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每个人都像一轮明月,它有呈现光辉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从来不给人看到的一面。”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不能过社会生活的个体,或者自以为不需要因而不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上帝。”

调查中,在被问到:“假如你发现周围同学都知道某些网络流行语而你不知道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41.76%的大学生选择“积极主动去接触、了解”,仅有7.66%的调查对象对此感到“无所谓”。为了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大学生群体总是试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支持,在传递沟通中,一方面求取生存,另一方面也寻求维系,一种文化层面的情感维系。青年学生群体作为成长中的一群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很容易形成属于自己的小团体,具有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在他们自己的群体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就像是使用群体特有的语言一样,增强这个群体的交流沟通性,释放属于他们自身的心理诉求。[2]无论是大学生群体害怕孤立的情感需求,还是追求群体认同的交流需求,都是一种青年文化发展、成熟的趋势。大学生群体试图在网络流行语的狂欢中,形成自己及其同龄人对于青年群体的认识,实现青年群体凝聚力的加强和青年文化意识形态上的认同。

总之,网络流行语已形成一股符号势力,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并逐渐形成一种语言交流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生活交际行为和行为方式。它不仅直接促进了大学生的网络接触行为,拓展了人际交往范围,活跃了人际交往气氛,对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并且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成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态度,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的成长与成熟。

[1]方彦蘅,朱琳.符号学视野下中国电视剧城市意象的异化现象探析[J].文艺评论,2013(11).

[2]武月锋,王川.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涵义,类型与研究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Catchwords on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Zhu Li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816,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network buzzword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carrier of the college students'daily communication,which are spread widely in college students groups who have formed strong sensitivity and cognition of the network buzzwords.The postmodern thoughts,the network culture and the youth culture have permeated into college students they have some influence character by those ideas mentioned-abov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level.

network buzzwords;symbol;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culture

G641

A

1672-6758(2015)10-0009-3

(责任编辑:郑英玲)

朱琳,硕士,助教,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SZ20150329)研究成果之一。

Class No.:G641Document Mark:A

猜你喜欢
流行语符号群体
学符号,比多少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符号的由来
大学流行语考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巧借 流行语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