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财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

2015-03-17 00:49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融学技能大学生

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 金融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随着金融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渗透,普及金融知识、认知和了解金融产品、掌握理财技能已成为高校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未来规划来说,理财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通过理财教育不仅传授学生理财知识、理财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财富观、投资观、消费观和创业观;从实践来看,大学生毕业后都将面临工作、买房、创业等问题。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设计以及生活实践的必修课是理财教育,如何理财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寻求高校理财课程设置及理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高校的不同学科类别、以及理财课程连贯性、实践性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理财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理财课程的设置

我国高校理财课程有两类:一类是公司理财(或称公司金融),公司理财主要是金融学类专业(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投资学专业、保险学专业、经济与金融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金融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开设《公司理财》(或称《公司金融》)课程,以财经类院校为主。另一类是个人理财(有时也称投资理财或金融理财),个人理财主要是金融学类专业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也有一些院校将《个人理财》设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作为金融学类专业选修课,《个人理财》一般在第六学期或第七学期开设,先行课包括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国际金融学、会计学、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等,对于金融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这门课更多强调的是实践教学。对于非金融学类专业的学生,《个人理财》多数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设置,有些院校是以《个人理财》讲座形式设置的。

从设置情况来看,理财教育等相关课程在高校中并不普及,大学生理财素质培养没有放到应有地位上。而开设了理财课程的院校,主要在金融学类专业中设置专业性较强的《公司理财》,《个人理财》作为选修课在财经类院校开设较多。多数高校都忽略了大学生理财教育,有的只是开设几次理财讲座,理财教育的目的无法实现。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零星支离、实施过程单一化的理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在大学生理财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方面,教育部和地方高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无法深入推动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二)高校理财课程教材的选用

高校所选用的理财教育的教材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主要介绍理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材,如《理财学》《公司理财学原理》《个人理财》等;如,《理财学》(边智群,2013)分别了介绍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具有共性的知识,公司理财与个人理财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公司理财学原理》(熊楚熊,2010)基于公司管理的角度探讨公司理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是介绍筹资、投资和盈利分配等。《个人理财》(刘伟,2014)从个人理财基础、基本流程、风险管理计划、投资计划、融资计划和退休及遗产计划六个大的方面阐述了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第二类是主要介绍公司和个人理财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教材。如《公司理财》(刘淑莲,2011)包括了公司理财概述、货币时间价值、证券价值评估、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风险与收益、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股利政策、长期融资、营运资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与价值评估、期权与公司理财、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公司并购与收缩,每章附有基本训练。《个人理财:理论、实务与案例》(陈玉罡,2012)以国内外理财行业的发展情况、理财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家庭理财的财务诊断、理财规划、理财产品选择以及资产配置等专业方法和步骤。

第三类是主要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如《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系列教程。

从高校选用理财教育的教材来看,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理财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还需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从众多理财书籍中筛选整理出相应的教学内容是理财课程教材选择的关键。

(三)高校理财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课时的分配上,《公司理财》作为必修课基本上是48~51课时,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财的基础知识在金融专业课都会涉及到,《公司理财》课时够用,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的问题。

作为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选修的《个人理财》存在一定教学困境。《个人理财》选修课多在32~34课时,从目前高校已有的理财教学内容来看,理财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需要懂得经济、财务、金融、税务、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高度整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各类理财基本知识的介绍往往成为重点,并占据了教学大半课时,而对于实际操作内容不仅对师资实践教学要求较高,还需要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授课教师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对金融类专业学生来说,理财的基础知识在金融专业课都会涉及到,有的内容已很熟悉,更多需要的是实践。对非金融类专业学生来说,理财基本知识内容分散,缺乏系统,通过32~34课时、单独一门《个人理财》远远不能满足理财学习的需求。

从高校理财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公司理财》专业性较强,教学内容可以满足需求,没有突出的教学问题;《个人理财》在高校选修课中更为受到学生欢迎,但教学内容和课时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二、高校理财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高校理财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开设了理财教育相关课程,但总体而言,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高校理财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发展不平衡

专业背景的差异性是大学生理财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专业背景知识不同,金融学类学生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对理财的基本理论与技巧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程度也较好。如财经类院校由于拥有较多模拟股市、模拟外汇交易、期货交易等金融实践教学实验室,在学校金融实验室可以开展理财相关课程实践。但是对于金融学类以外的其他专业学生,尤其理工科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理财了解较少,或对理财兴趣不大。在实验教学方面不如财经类院校金融实验室设备和软件齐全,仅仅依靠全校性的理财教育选修课远远不能满足理财教育和学生的需求。

(二)缺乏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理财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包括理财价值观教育课程、理财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投资增值实践等。由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择、课时局限、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的理财教育还不完善,比较系统的理财课程内容体系没有形成。学生只是片面地学习一些理财基本理论与技巧内容,未能系统地学习《理财学》《消费经济学》《投资学》等理财课程。对理财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仅能通过全校公共选修课或者自己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理财知识。

(三)缺乏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财课程,不仅需要掌握理财基本理论和方法,还必须灵活运用各类理财品种进行实际操作。金融学类专业学生一般都能接触到与理财相关的软硬件资源,在《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尽管可以通过虚拟证券交易系统制定个人理财规划,建立个人模拟证券资金账户进行虚拟投资。但实践课时相对很少,未能深入体会理财的技巧。其他专业学生通过公共选修课学习理财内容,总体课时数较少,无实践课时,造成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投资工具都不清楚。

在现实高校理财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偏重理财基础知识与技巧理论介绍,实践性理财应用技能较少涉及,针对理财案例较少分析。这一方面是受课时局限、资金和实验室等条件的限制,在课堂内外难以增设理财课程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理财教育综合性较强,需要丰富的理财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一般不愿涉足,能够胜任的教师不多。因此,理财课程的教学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无法真正掌握理财应用技能,更体会不到生活中科学理财的益处。

三、高校理财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对策

高校理财教育必须从学生的金融需求出发,分析大学生理财的实际状况,掌握大学生理财心理特征与行为导向,通过分类引导构建大学生合理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实行与之相适应的高校理财教育。

(一)理财课程设置与教学区别对待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知识的背景不同,对理财课程的需求也不同,理财课程设置与教学应区别对待。金融学类学生专业课会接触到一些理财理论,对理财课程深度要求较高,有必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必修理财课程。对于非金融学类专业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理财,在保证爱好、需求的基础上,除了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普及理财基础知识、培养理财应用技能外,还应该在学校层面常年对广大学生进行理财知识普及专题讲座。对于理财基础知识普及专题讲座建议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这是培养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的最佳时期;系统介绍理财基础知识的公共选修课在大学二年级设置;理财实践课程在大学三年级开设,通过实践课程进一步学习理财技巧。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理财知识专题讲座普及过渡到理财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再进入理财实践技能培养,形成了理财教学内容的完整体系。

(二)理财课程设置与教学连贯性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菲尔德专门为美国大学生设计了“1+1+1”的理财模式:学会贷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学会兼职——让“增值”为以后的超前消费埋下伏笔;学会投资——为今后的个人理财“投石问路”。让大学生明确理财的三个重大环节,即攒钱(理财的起点)、生钱(理财的重点)、护钱(理财的保障)。国外理财教育是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金钱观着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财常识和基本个人理财技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高校理财教育也应循序渐进,注重连贯性,由浅入深介绍理财理论与技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我国大学生的理财需求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即生存需求,对应理财教育内容是生活中的理财常识教育,从生活费用的打理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计划收入与支出,明确必需的开支,从而理性消费,形成初步的理财观念和意识;第二层次即安全需求,对应理财教育内容是储蓄与保险知识与技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通过安全保障的储蓄、保险知识和技能等财务安排可以降低理财风险,引导学生掌握理财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毕业以后的生活打基础;第三层次即社交需求,对应理财教育内容是投资知识与技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选择股票、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等风险投资可以获得高回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第四层次即尊重需求,对应理财教育内容是储蓄、国债等低风险投资,让学生懂得稳健理财的重要性;第五层次即自我实现需求,对应的理财教育内容可以考虑创业投资、实业投资等,实现自我价值。

(三)理财课程设置与教学注重实践

对于理财这一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来说,实践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理财技能的重要方式。理财实践教育融合在理财情景教育、理财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之中。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实际情况,可采取构建理财实践平台,强化理财实践教学的方式。

1.借助理财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对于金融学类专业,大多高校都建立了金融实验室,非金融专业学生可以借助金融学类专业实验室,引导学生对所学理财理论进行实践,学生可以通过证券投资模拟系统进行股票、债券、外汇、期货交易;也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践基地见习、实习及调研,体验存取款、办理信用卡、手机银行业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

2.组织开展课外理财活动。一是积极开展各类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等活动。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媒体财经频道的理财节目,及时获取最新财经动态。三是开展学生践行理财的案例分析活动。通过系列理财实践深化大学生对科学理财观念的理解,逐步熟悉理财产品,积累理财实践经验,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理财理念。

3.创业教育与理财教育相结合。目前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持鼓励态度。我国各高校创业教育的形式、内容及方法都在不断改善之中。理财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每个大学生创业者都需要金融知识,而理财教育能够提供金融方面的知识。理财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育,创业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可以从理财教育中延伸而来。

(课题主持人:李建英;课题组成员:耿会清,杨雪美,李晓燕,高鹏飞,张杰)

[1]孟德锋,张瑞.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

[2]张凤林.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3]李建英.高校大学生理财教育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3).

[4]张宏彦.基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金融理财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18).

[5]郭清娟.国外理财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8,(11).

[6]陶永诚,陆妙燕.中外大学生理财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

[7]陈玲芬.中国理财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猜你喜欢
金融学技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劳动技能up up!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秣马厉兵强技能
大学生之歌
拼技能,享丰收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