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庸”

2015-03-17 10:16王玉静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4年41期
关键词:中正中庸

王玉静

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孔子极力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历来人们对“中庸”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你怎么看呢?

请以“我看‘中庸”为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思路引擎: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著作《中庸》里的一段话,其意义为:“中”是指遵守规矩,“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对自我的情绪、主观认识的控制和约束;“和”是指平衡、稳定、和谐,不过度,“发而皆中节”就是指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行之有道有节。“中庸”的“庸”,是指“常”或者“用”。“中庸”的道理,一是不逾越规矩,二是不过度。“致中和”并不是趋向平庸,平庸不是指自我的放弃、不思考、不努力,而是指经过充分思考后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中庸”,指的是中道,不偏不倚,是一种自我觉察的方法,既不过分贪婪,也不过分拘谨,该做的就做,能做的就做,知道进退,知道取舍,而不是任意妄为。

中庸的哲学范畴比较广泛,可以写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也可以着眼于褒扬慎独自修、至诚至性的人格,还可以写不偏激、不执拗、不钻牛角尖的处事方法。

现场作文一

我看“中庸”

毕 君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题记

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流转代序,不急不缓;蓝天碧海云卷云舒,流水潺潺落英纷飞,万物顺从造化,和谐安然。

“中庸”就是不骄不躁,冲淡平和的心境;不偏不倚,调和理性的人生态度;不极端,不拘泥,不执拗的处事方法。

古往今来,历史无时无刻不在给“中庸”作注解。

苏轼真正的成熟是在被贬黄州之后,经历了政坛的波诡云谲和人生的宦海浮沉,他进可指点江山与民同乐,造福百姓;退能呼朋唤友,乐天安命,流连于山水之中,临风钓月,风雅无限!管他什么政治上的打击,侍妾朝云的一句“学士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让苏轼一笑了之!管他什么朝廷的一贬再贬,即使贬到了海南,东坡先生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乐呵呵地想着“长作岭南人”!

达能守住本心,穷也不消极沉沦。孔子的理想人格在苏轼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横空出世,一时间易教授的犀利、俏皮风靡全国,真可谓如日中天!金钱、名利、声誉纷至沓来,连他本人都觉得有点措手不及。但喧嚣对学者来说等于毁灭,牛顿不就是身不由己地卷进了社交的旋涡而导致后半生一事无成的吗?古典文化修养深厚的易中天深谙“中庸”的道理,在鲜花和掌声中,他悄然退场!几年后再见先生,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他用沉静丰富的心血换来的洋洋信史——《易中天中华史》!

静能沉潜蓄势,动能收放自如。世界本喧嚣繁华,掌控住“中”的分寸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然而复旦大学教授于娟短暂的人生旅途送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感叹号。追求高学历,追求高品位,晋升,加薪,加班加点,不眠不休,无限制地透支生命,于娟最终带着“此生未完成”的遗憾如残花凋谢!金庸笔下的欧阳锋当年英气勃勃,武功登峰造极,最终却因心狠手辣想一口吃尽天下英雄,狂练《九阴真经》导致身体因走火入魔而油枯灯尽,惨死华山!

前人曾覆车,后人应忧惧!

不忍见当今家长为了所谓的孩子成材,让孩子错过游戏,罔顾健康,迷失童年,课上鏖战于书山题海,课下游走于各种补习班!不忍见如今的一些倍受青睐的超级中学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高扬升学率至上的旗子,而无所不用其极!不忍见为了追求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在畸形发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更不忍见中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呈现出罕见的集体道德滑坡的悲哀现象!

当我们匆匆赶路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妨放慢脚步,整理整理行装,收拾收拾心情,再精神焕发地前行!

《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着粉则太白。”美丽,就是这样恰到好处!

教师点评:

本文围绕“中庸”这一主题展开评说,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中庸”这一思想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内容充实,语言深刻。本文中心论点鲜明,思路清晰,过渡自然,论证过程严谨。结尾引用东家之子的美来说明“中庸”思想的魅力,形象贴切。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8分=55分

现场作文二

我看“中庸”

青 枫

儒家思想的精华尽在四书,而《中庸》位列其中,孔子曾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把中庸当作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则,亦可以看出“中庸”的地位之高和难能可贵。

朱熹曾坦言:若读“四书”,定要把《中庸》放在最后,只因它“忧深言切,虚迹说详”。中庸为万物至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乃人生大道也。

“中庸”,即中不偏,庸不倚。清代何启说:“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人生不偏离,方能善终。复旦高才生黄洋的惨案留给人们的只剩哀叹,因小事与室友发生口角,便向其投毒报复,这种极端的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最终酿成了悲剧。他原本有明朗的人生,如今却偏离得太远。他光明的前途因自身的偏离而变得狼藉不堪,着实令人嗟叹!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亦为中庸之道,也是成大事之人的成功法则。

“中庸”,中正平和也。范仲淹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外界干扰,保持中正平和是为人之基本。喜怒太过则会失去中正平和。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畏的心,中正,平和便得以长存。”对自然界亦要存敬畏之心。红豆杉被过度砍伐、果子狸被开膛破肚、地下水被污染、清新干净的空气遭各种毒气灰尘的吞噬等现象直接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敬畏心不是谨小慎微而是诚于人事,以中正平和坦然的态度行走在世间,便可得“中庸”之道于心中。

“中庸”,亦为中用。人要有一技之长,更要在其位谋其职。日本谚语有云:“精一技者通百路。”也有俗语:“人贵有一技之长。”曾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曾是大使馆内一名小小的接待员,但她并没有得过且过,反而把这个工作做出了名堂,慢慢地成为了大秘书。很快她便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提拔,一步步地做出了一番事业。所以说,坚守自己的岗位,精于一技之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亦为中庸之道的体现。

中庸之道,便是致力于创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得中庸之道,便可得万物至理,从而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

教师点评:

本文内容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利用三个分论点,即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中用,对“中庸”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举例恰当,内容充实,有时代气息。语言流畅,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另外,古代名人名言的引用也使本文语言典雅,表意丰富。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7分=53分

现场作文三

我看“中庸”

王 叶

“中庸”,历来有很多解释,简单地说,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时。因为慎独自修,才有了清代叶存仁“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清正;因为慎独自修,才有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热诚。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亦无穷。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提出“以人治人”的观点,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忠恕宽容,才有了赵国将相相和的传奇;因为忠恕宽容,才有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的美谈。坚持忠恕之道,人们才能和谐共处,成人达己。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一日于家中一丝不挂地饮酒,有人来访,他也不回避去穿衣,反而狂笑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如此至情至性之人,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中庸之道作为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处世哲学,在当今仍有其现实意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段“极左”思潮占主导地位的时期,造成了中国社会动乱。在当今时代,伊拉克恐怖组织猖獗,各种宗教极端主义盛行。在招远杀人案中,那几个凶手抛弃了“中庸”之道,用极端的方式去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的偏激伤害了他人,也让自己受到了人们的谴责与唾弃。女大学生搭黑车遭遇不幸,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贪污腐败横行成风……呼唤社会公德就要人人树起“中庸”之道。只有这样,社会上才会多一些像杨善洲、吴斌一样的好人,才会充满阳光,温暖与关爱。

有人说“中庸之道”过于中立,有点“墙头草,两边倒”的意味,立场不够明晰,但是,“中庸”并不是无原则地调和或折中,它本身就是一种标准,关键在于掌握好分寸。就像做饭,盐稍放多就过咸,少放则太淡。火稍大,饭菜过老,火稍小,就很难做熟。“中庸”之道看似高深,但实际上,它如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又和我们形影不离,一旦失去,我们便无法更好地生存。

教师点评:

本文符合命题作文的要求。内容能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利用三个分论点即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对“中庸”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举例恰当,纵贯古今,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合理,运用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采用纵向论证结构,层层深入,思路清晰。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6分=52分

猜你喜欢
中正中庸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中庸》名句节选
半途而废
无题(3)
魏晋时期的中正品评与考察乡论
感悟抱球桩的立身中正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中正纪念堂”存废成岛内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