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浪漫之法,造瑰丽之境

2015-03-17 00:12桑进林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4年41期
关键词:比兴香草浪漫主义

桑进林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具体来说,《离骚》在写作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积怨幽深,摧人肝胆:以“情”为先

按照司马迁的解释,“离骚”中的“离”通“罹”,释为“遭”,就是遭受忧愁、发牢骚的意思。因此,贯串于《离骚》通篇的是司马迁所说的“怨”情,即忠怨之情。屈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但楚国的社会现实却不容乐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社会肮脏不堪,哪有屈原的容身之地。更为严重的是,楚王作为楚国的最高统治者,“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对百姓生活漠不关心。而且楚王的周围,聚集着一群小人,以陷害忠良为能事……这样的生存环境,心生积怨之情,实属必然!于是屈原的感情犹如火山爆发,喷射而出。

二、援譬设喻,通俗易懂:巧用比喻

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是《离骚》的又一突出特点。如“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诗人将自己比作“鸷鸟”,是说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一个志存高远、刚正不阿的政治家形象呼之欲出。另外,诗人还以采摘香草比喻加强自身修养,以佩戴香草比喻保持高洁等。《离骚》的表现手法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的字眼,但喻意自明。

政治、理想等方面的概念比较抽象,诗人巧妙借助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意蕴深刻,含蓄隽永,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三、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比兴手法

《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又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手法。《诗经》中的比兴比较简单,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具有象征性。《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在长篇大论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来表现它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

四、想象瑰丽,大胆夸张:浪漫主义手法

《离骚》立足于诗人理想破灭、身遭流放的现实生活,以丰富的幻想、炽烈的情感,描写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坚持和献身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抗。诗人大量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驰骋想象,诗人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出幻想的境界。

《离骚》擅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自身的品格刻画得异常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特征。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特立独行,别具一格,也从侧面折射出诗人的高贵品质。

五、形式多变,一唱三叹:丰富多彩的语言

《离骚》的语言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其加以改造,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语言精练,造句颇有特色。在语言形式上,诗人大胆突破了《诗经》中以四字句为主的单一格局,创造性地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式,以五、六、七、八、九字句为主,适当穿插三字、十字句等,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来协调音节,形成起伏跌宕、一唱三叹的韵律。

总之,《离骚》是一篇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以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猜你喜欢
比兴香草浪漫主义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蘑菇头和小香草
蘑菇头和小香草
蘑菇头和小香草
试论虞山诗派对晚明吴中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孔雀东南飞》开篇二句考释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毛诗正义》“比兴”观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