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婧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答题的状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让过程更精彩,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问得好,可以较好地促成预期目标的实现,要是流于形式,为了问而问,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效果。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更好地进行课堂提问呢?我以为坚持以下“六先六后”原则尤为重要。
一是先提问后指名。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考虑欠缺,不是把问题先提出来,让学生有一个考虑的时间,而是先指名学生站起来,把问题抛给他,结果站起来的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时间考虑,心里很紧张,不知所措,不是答不出来,就是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结果老师很不满意。既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要知道,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重点是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课堂的理念是师生平等的研究型学习,所以还是先把问题摆出来,然后根据学情让学生自愿回答或指名回答。学困生、障碍生、中等生、优等生都要考虑到,这样的检测才有成效。
二是先易题后难题。提的问题必须有层次性,有一定的梯度。先提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会答,较难的可能有60%左右的人会答,难的问题自然只有少部分学生会答。一般来说,属于陈述性的知识问题回答容易些,属于程序性的知识问题回答较难。比如,生物课《光合作用》这一节: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2.“实验一”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相比优点如何?
前者易些,后者难些。还比如,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双边互动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
3.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感情?
4.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乎无多大关系的第二、第三段?
5.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但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
以上1~3题比较简单些,大多数同学通过通读、练读、诵读课文能回答。4~5题比较难些,要花费一些时间,动一番脑筋,组织一下语言,才能回答上来。
三是先表扬后批评。部分老师通常的做法是,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不是先表扬,而是先批评,甚至一味批评,不是怪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就是说回答问题风马牛不相及,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弄得学生很没面子,这样的做法岂不扼杀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三个月。”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对我们也是个启迪。针对学生的回答,还是先肯定好的方面,然后指出不足或有纰漏的地方,让同学补充。哪怕是学生的回答完全不正确,也不能劈头盖脸浇冷水。只有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恰当的评析,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思维的缜密性、思想的完整性。
四是先学困生后优等生。教师要学会等待,对提出的问题,要优先考虑到学困生、障碍生,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实在回答不出,再让中等生、优等生回答,让全班同学都享受参与的快乐。切不可为了赶进度,教师当“导演”,好学生当“演员”,大多数学生当观众旁边看“热闹”。那样做既不是“高效课堂”,也不是“素质教育”。
五是先学生后老师。不少时候,老师把问题提出来,还没等学生思考,老师就等不及了,赶紧把话茬接过来,好像设问句——自问自答。其实这是很不对的。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有思考的过程。有思考才是真正的学习,考虑清楚了,再举手回答。否则,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利于新知识体系的建构。要知道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应该让学生回答,实在回答不上来,或者不完善,老师再讲解也不迟。
六是先讨论后总结。未知的和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讨论。根据问题,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畅所欲言,达成共识。接着或学生点评,或教师点评,最后形成结论,达到资源共享。这样做,既有广泛的交流过程,又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水相荡而生涟漪,石相碰而生灵光。”新课程课堂提问,只要坚持“六先六后”的原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