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午
高考指挥棒左右高中教育、升学率几乎成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惟一指标的现状将得到改变。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受访时透露,明年将全面开展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成都将通过启动中考改革、高考报名社区化等措施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成都实施新课改后,市教育局将逐步给校长松绑,除了启动全市中考改革外,还准备实施高考报名社区化。据娄进介绍,高三毕业生在学习完高中课程后,可留在原来学校复习,但需要自行回到户籍所在地或街道社区报名参加高考。学生高考情况与学校毫无关系,升学率不再按校统计。让学校摆脱压力而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据四川新闻网2009年10月26日讯整理)
此语一出,立即在成都社会各界引发激烈争议:
有的教育专家认为,高考报名社会化有多种利处:考生报名不填写毕业学校,高考成绩自然就不和学校挂钩了,也找不到学校成绩的排名表;行政部门没有学校成绩统计,自然也不能对学校以成绩排队。也有一些教育专家并不赞同这一方式。不仅如此,之前国内有省市准备试行这一模式,但遇到太多阻力而搁浅,这些阻力包括:高中教学如何进行评价;可能导致的教学水平大滑坡;高考报名怎样保证公平公正;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是否配合等。
有的家长认为,高考报名社区化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把学生高考推向社区,高考成绩也不再与学校挂钩,那么高中老师在教学上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会不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呢?如果老师随心所欲地教,学生随心所欲地学,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如果没有一套成熟的保障和操作方法,希望教育行政部门不要轻易实施。还有一些考生和家长担忧:如果到社区参加报名,届时手续会不会复杂?如果在报名过程中出现错误又怎么办?高考报名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技术上来说,如学生档案管理、加分信息公示,操作上来说,如准考证的保管、发放等。有家长表示,如要改变原有的报名方式,则需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的多方配合。
有的校长认为,以往一说到减负不成功,大家往往会强调需要社会配合,如果高考报名社区化,应该是最好的配合,让教育的重负得到一定的释放,教育的本质得到一定的回归。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和人才,而不是考生。高中学校教育重在教,而不在考,如果学生、老师都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学与教,再加上学校管理层的科学管理,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在这个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实施高考报名社区化的同时,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肯定会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系统和教学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这肯定会有益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些校长认为,高考报名社区化,既是为校长松绑,更是为学生减压。但如果此举仅仅只是在成都实行,那么很有可能产生另一种不平衡的教育竞争。只有全省统一,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甚至有的校长还认为,就现实来说,无论是社区还是教育部门,学生的高考成绩终究会被家长、学生口口相传,哪所学校升学率高是瞒不住的。
有的街道负责人认为,毕竟街办、社区工作已经很繁杂,将高考报名纳入社区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目前看来并不现实。
一晃两年过去,四川成都的朋友告诉我:根本就没有推行下去,现在仍是在各校网上报名,各校攀比升学率的情况仍很严重。
学生高考到社区报名,尽管高考成绩还是会因学生口口相传而被家长和社会知道,学校升学率高低根本就瞒不住,但这种举措终会慢慢淡化“应试教育”浓度,一点点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改革的“初衷”。进行这项改革,所将遇到的困难确实不少,也实实在在,但真正更大的阻力并不是这些困难,而是长期进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目无孩子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的顽固观念。这些所谓的困难,只要真抓实干就都算不上什么困难了,关键是大家都想维持现状,顺水推舟,得过且过,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项改革举措对学校真正按素质教育理念办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育有自主精神、健全人格、创新品质、担当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考虑真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民族繁荣昌盛的百年大计,人们所考虑的仍不过是孩子考高分,上好大学和将来做人上人。实现素质教育,真正为民族美好的未来奠基,必须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做到“身体第一、学习第二”“健康第一、分数第二”“成人第一、成才第二”。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