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15-03-16 01:49陈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胆河水创造力

陈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创造力来源于民主平等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活动。

二、创造力来源于自由生活的空间

在许多教学过程中,我们看不出学生的自由展示,他们或按照老师设计的轨迹行进,或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三年级的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小河写片段,她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优美的词句,生怕学生写不具体,还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河水多么清澈,为了写出动感,要写上活泼可爱的小鸭子等。后来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河水清澈见底,可以见到鱼儿在水里嬉戏,水草在水底婀娜的身腰,……盛开着娇艳欲滴的荷花,几只小鸭子,绕着荷花游来游去,忘了回家的路……初见此文,该教师沾沾自喜,可越改越发现雷同现象很严重。更令人吃惊的是:明明河水很脏,没有荷花,也没有鸭子,可他的学生竟然能够想象出来,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说不这样写老师不给高分还要重做……

我们教给学生什么了?编织美丽的谎言,说假话!我们能认识到河水脏,才能激起我们的环保意识。像这样教学,学生都按照我们设计的模子走了,还谈什么创造力?

三、创造力来源于深入想象

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对孩子越是禁止,越会诱使孩子产生好奇,引起探究的反射,这就是潘多拉效应。创造来源于想象,想象的源泉是好奇。在禁止孩子对某一事物好奇的同时,我们怎么能为孩子提供些想象的材料和空间呢?学,贵在疑。充分的想象激发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怀疑。

四、创造力来源于大胆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精心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主动探索,在质疑中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敏捷、灵活、主动和创造性地去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现在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但问题在于,好多课中,提问仅仅是一种形式,问题提出后,就把它搁在一边,教师仍我行我素,按照预设好的教学思路将课进行到底;或者在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时,任其天马行空,这个回答也有道理,那个回答也很不错,到头来,什么问题都只是“雾里看花”,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首先,要鼓励学生科学地问,要问得有价值;要能对众多的问题进行归类;要能从一系列问题中找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次,要科学地探究。发现问题,就得去解决,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给学生探究的时间、探究的空间,指导探究的方法。再次,要科学地说。要鼓励学生尽可能清楚、明了、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在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居里夫人说过:“你所发现的东西与传统的理论越远,那就与获得诺贝尔奖的距离越近。”所以,在很多的时候,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在教学时学生的答案偏离你设定的轨道,更不必惊慌于他们的“与众不同”,因为,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但是,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打破常规、仔细观察、大胆质问、深入想象、释放自由空间,培养提升学生创造力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中都与创造、创新相随。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胆河水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情系卫河水
清清河水映菊乡
我家的大胆蜗牛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