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2015-03-16 09:22梁剑波柴群唐林海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类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梁剑波 柴群 唐林海

摘要:在面临大学转型之际,将对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势必要做相应的改革。针对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定位,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不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进行分类教学。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实验内容选择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1-0090-03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ransi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LIANG Jian-bo, CHAI Qun, TANG Lin-hai

(School ofinformation engineering,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Our university is in the face of transition, which will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our teaching model. Therefore, a corresponding reform is required of the computer basic course. Now that our university has been officially defined as a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t is necessary for us computer teachers to conduct our teach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 of our students, who are of different major background and have different demand for computer knowledge.Make a reformin the teaching goal,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 and examination mode etc.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Key words:Computer Fundamental; teaching re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的战略部署,该动作可理解成为地方院校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近年来,该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探究我校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分类教学法。

1 现状

1.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上虽然经过几次变化,但没有多大更新。基本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体是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 和Excel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及制作;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电子邮件收发及浏览器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会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

1.2实验教学内容

主要是汉字(键盘)输入方法、Windows控制面板及文件管理操作、office组件中word、excel、powerpoint的操作、计算机网络搜索及发邮件的操作。具体如表1所示。

1.3考核方式

目前考核计算机基础的成绩主要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期末考试主要采用出纸质试卷,按纸质试卷上的题目要求进行上机操作方式进行。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10%(主要是考勤)+实验成绩20%(写实验报告打分)+期中考试成绩10%(半期上机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

2 分类理论教学

由于各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若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授课内容,将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悖。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性质的需要对计算机使用偏重和软件熟练程度各有不同,如师范类文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对Word的各项功能使用更熟练,经济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需要熟练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掌握一定的图像处理技巧,财会专业偏重使用Excel制作各种电子表格,音乐专业则希望学到简单的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等。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差别和学生专业特点,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实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我校的前身是师范类院校,师范类专业占绝大多数,学校主要有文学类、理工类、艺术类、管理类等专业。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教学,具体教学知识体系设置如表2所示。

针对专业的培养特点,以及对计算机的需求不同,有针对性调整了上课的侧重点和拓展了教学内容。从多年的实际教学来看,鉴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学习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调整。例如文科和艺术学生无论是在计算机基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还是在软件操作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学习关于计算机数制与数制转换以及计算机网络分类和子网计算等相关内容时有一定困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教学的侧重点。如,在美术专业学生介绍计算机数制时可弱化数制转换计算方面的内容,结合十六进制的RGB颜色模式讲解为什么引入多种数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他们学习相关多媒体软件[2]。

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知识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建议理论16课时,实践32课时,根据专业不同,讲解的侧重点也不同,具体的章节课时也不同。但总的原则是要求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够熟练操作Office中三大组件,为通过第二学期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扩展知识建议安排在大学第二学期,第一学期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扩展知识部分作了好的铺垫,熟悉了計算机基础知识,再来学习对专业有辅助作用的其它计算机知识,就显得轻松和有兴趣多了。专业扩展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和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模块”,例如文学类和艺术类可以增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因为这两类属于师范类,毕业后学生很多都会从事教学工作,所以让学生学会制作课件比较适用。

3 分类实验教学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深断入以及社会上各行业分工的日益细化,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不同而分类开设实验教学也是一项有益的探索。根据理论分类教学的思路,我们对实验教学也进行分类实验教学,同样将学生分为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和管理类四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四类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该大纲界定了四类专业实验的不同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例如对于理工类学生,实验侧重点在于程序设计能力;对于管理类侧重点在于电算化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文学类学生,侧重点在于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而对于艺术类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动画制作、图像处理、制图软件应用等技术。在分类实验教学模式下,我们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具体需求来展开实验教学,与专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来完成教学活动[3]。 可以把上机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课内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和技能实训(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实验学时不够,这两个阶段与课外自主创作实践同时进行,课外自主创作实践也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及学时来完成实验教学活动,即分类实验教学,如表3、表4所示。

4 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改革

计算机教育已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作为一门操作为主的应用技术课程,笔试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程度,不是最佳的考核方式,对于应用技术学科的考察,重点应放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上[4]。

目前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单一,以课程过关及格或者顺利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为学习目的,学习方法采用考试技巧、大量习题的应试策略,致使很多学生即使课程过关后仍旧不知道如何应用已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任务,使得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毫无联系,也不能很好的为专业服务。

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可以从多种方法、多种方面考虑,应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作为主体,采用“模块化”的考核方式,有基础模块、应用模块、综合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5],相应的考核形式有平时成绩考核、期末成绩考核、大作业考核。

平时成绩考核: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考勤统计三个方面。

期末成绩考核:采用全机模拟考试,机试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模拟随机抽题,考试内容有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ffice及Internet,全面地考核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水平。

大作业考核: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以兴趣组为单位,出一些项目作业让学生尝试完成,可以以小论文、作品形式提交, 既考察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也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方面问题的能力。

5 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工具学科,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为后面所学专业服务。依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需求不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并结合我校(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特点,对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进行分类教学的探讨。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课程考核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俊玲,刘鸿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126-128.

[2] 桑莉君.艺术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0):96-98.

[3] 赵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5):5940-5941.

[4]李海燕,徐进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刍议[J].计算机教育,2012(8):29-31.

[5] 霍静.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3(12):36-38.

猜你喜欢
分类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