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熊成敏(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402260)
护生急救能力培训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王 平,熊成敏△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402260)
目的 探讨护生的急救能力培训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临床教学护生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针对已实习6个月及以上的护生,具体实施理论知识讲授、技能培训实践,通过急救模拟训练和反省式教学法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来进行分阶段训练。制订护生急救能力考核标准,实习结束前2周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 实施了急救能力培训后,护生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实践综合能力都比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临床带教工作中,实施护生急救能力的培训,能增强护生急救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培养出临床实用型人才。
护生; 急救能力; 培训; 临床教学
护生是护理队伍将来的接班人,未来的主力军,为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本院护理部就如何提高实习护生急救能力进行探索,从2012年1月起实施护生急救能力培训,对护生进行急救能力考核,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培训对象 选择在本院实习时间已满6个月及以上的两届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共120名。其中女生118名,平均20岁,大专生90名、本科生28名;男生2名,平均22岁,均为本科生。
1.2 方法
1.2.1 成立护生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 由护理部分管教学的副主任、科护士长、病房护士长和科室带教组长组成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考核小组负责制订考核计划、考核细则并组织实施护生的急救培训和考核工作。
1.2.2 培训目标 通过对实习护生实施急救能力培训及考核,以培养护生的急救服务意识、提高护生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等能力为目的,激发护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使护生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应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及急救情况时忙而不乱,迅速进入状态,让护生温习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常见检验正常值和危急值,对患者病情观察更全面、更细致,以便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变化,通过培训,熟练操作步骤,提高护生的自信心,能迅速、准确地为患者实施相关的急救护理措施,既争取时间,又可体现自身的价值[1]。
1.2.3 培训方法
1.2.3.1 第一阶段理论知识讲授 由科室护士长和病房护士长进行理论讲授,每周一个专题,内容包括常见检验正常值及危急值的临床意义,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和技能,急救器材,常用抢救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病情观察,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等。
1.2.3.2 第二阶段强化急救技能训练 由医院操作技能突出、成绩好的操作能手进行操作演示并录制成像,每科室选拔1位操作能手为每批次实习学生演示急救技能操作并指导学生练习,各科室带教组长定期组织学习和考核,进行分阶段教学:第1周,护生主要熟悉科室环境,熟悉急救设备、器材、物品、药品的存放位置,掌握仪器保养、仪器检测相关知识。第2~3周,组织护生观看急救技能操作演示并做好记录,老师一边进行操作演示,一边向同学们进行讲解,容易发生错误或忽略的地方反复强调,重点突出,加深记忆。第3~4周,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组织护生观看操作视频,在带教组长指导下进行强化练习,老师认真观察护生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再重复讲解,示范,最终达到掌握的目的。第5~6周,护生两两进行强化操作练习,包括单人/双人徒手心肺复苏,吸痰技术,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简易呼吸器囊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包扎固定搬运方法等,相互指出不足,互相改进提高,带教组长对操作情况及时指导评价。
1.2.3.3 第三阶段急救情景模拟练习与反省式教学法相结合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生动、形象、具体的情景来帮助护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2]。情景模拟教学中,每批次学生以9~12人为实习小组,老师设定不同疾病和不同急救场景,教学内容要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由学生自行制订急救方案,实施急救技能操作。从病情观察判断、实施护理急救措施、事后处理、最后再进行观察上报等流程进行训练。如情景模拟教学中设定护士在上夜班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1例肺癌大咯血患者倒在床旁血泊中,意识不清,无家属陪伴,护理人员发现这种情况时该如何处理等教学情景,每小组护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编自导自演急救情景,护生装扮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各种角色,教学中通过安排人文关怀的情境,让护生近距离接触急救患者,换位体验患者角色,引发护生的同情心,培养护生从护理的视角领悟人文关怀的能力,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又如选择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报告血糖值1.6 mmol/ L为教学内容,让护生掌握血糖正常值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如何观察病情、通知医生并准确执行医嘱,吸氧,使用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皮下或静脉给药,心电监护等,培养护生综合运用护理基础知识、临床护理知识的能力,激发护生求知欲,培养护生由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的理念,使其在实践中逐步独立完成急救,及时记录抢救过程中病情观察、急救配合方面的不足。老师对救护过程进行分析指导、点评,强调急救过程中应明确分工并密切合作,组织护生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考、讨论,牢固掌握急救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培养护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护生急救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能力,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技巧。 提醒护生在患者病情恶化时,保持镇定及语速、语调适中的重要性。每次情景模拟练习后组织护生进行反省式教学,总结周记,老师和护生分别把在情景模拟练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带教老师启发护生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分析、反省,做到教学相长,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教学目的,促进师生共同进步[3]。
1.3 考核方法
1.3.1 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 评价方法:考核成绩各项均采用百分制,急救理论成绩满分100分,急救操作技能成绩根据《重庆市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培训前后分别进行考核,档案随学生进入各科室,最后由培训考核小组统一收集。
1.3.2 急救模拟场景考核 培训前和出科前一周进行急救综合能力考核,以百分制评分,从病情观察到正确判断,病情变化时作出反应的能力,应急情况下熟悉抢救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护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等进行综合评分。
本院实习护生通过急救技能培训后,对120名护生的急救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较前大大提高,见表1。
表1 120名护生急救能力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s,分)
通过对实习护生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之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具体、生动、直接、趣味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强自信、克服胆怯[4],在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方面具有优势[5]。采用反省式教学与急救情景模拟练习相结合,重视护生实践体会,对其实践中、实践后进行反省,提高了急救技能[6]。通过这种培训考核,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更好地相结合,改变了以往现场救援不知所措的情况,能迅速、准确地为患者实施相关的急救护理措施,情景模拟教学中通过设置人文关怀的情境,培养了护生人文关怀的意识,让护生自觉地将人文关怀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了沟通能力和自信心,强化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1]李圳英.《急救护理学》教学的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7):98-99.
[2]杨晔琴,高歌心,姜丽萍.情景模拟结合换位思考法对减轻护生实习前焦虑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7,14(7):4.
[3]雷容丹,李真真.从多方面入手,培养护生美的职业形象[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103-104.
[4]李艳,李银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162-163.
[5]Cant RP,Cooper SJ.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in nurse education:systematic review[J].J Adv Nurs,2009,66(1):315-317.
[6]陆柳雪.反省式教学法在ICU培养护生急救技能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8,14(9):104.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2.065
C
1672-9455(2015)22-3446-02
2015-03-20
2015-06-15)
△通讯作者, E-mail:3615214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