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语和多语心理表征研究

2015-03-16 01:38苏州大学贾冠杰
外文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言学双语语义

苏州大学 贾冠杰

单语和多语心理表征研究

苏州大学 贾冠杰

心理表征是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在形式,它是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对心理表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正确理解语言和心理的关系以及语言与大脑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解释人们是如何产出和理解语言的。本文重点讨论心理表征的发展、心理表征的模型等相关问题。

心理词汇;表征;模型

1. 引言

心理表征也可称为内部表征,最早开展心理表征研究的是认知心理学界的专家和学者。随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一些心理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加入了研究心理表征的行列。起初的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母语的习得、理解和产出以及母语心理表征。随着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双语和多语的习得、理解和产出以及多语的心理表征。本文重点讨论心理表征的发展、心理词汇表征的模型等相关问题。

2. 心理表征

从广义上讲,表征就是所表现的特征(characterization),是指可反复指代某一外部的或想象的事物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集。但是,在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领域,表征(representation)有特定的含义,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也可称为认知表征。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李恒威等(2008)认为,表征可分为两个阶段:1)表征是关于信息的加工、存储和表达的结构,而认知状态和过程就是由某种表征的出现、变换和存储组成的;2)表征是关于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研究知识通过语义在心智中的组织方式、结构和过程。

心理表征是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在形式,比如你对“神”这一概念进行表征,你头脑中就会有关于神的形象、概念等。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心理表征是心理或脑活动的一种假象模式,它可以表征世界、个人的部分特征,或表征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Solsoetal. 2010)。心理表征的形式包括符号表征(如神的概念)、形象表征(如想象中神的形象)和动作表征(如做广播操)。心理表征以现实表征为基础,是现实表征在人脑中的内化。Taylor (2013)将语言的心理表征方式比作内化在头脑中的一个语料库(见唐革亮、杨忠 2013)。“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至少有4种类型的表征形式,包括认知地图、心象、图式和心理语言”(李荣宝 2002: 31)。因此,可以说心理词汇是词汇知识存储于大脑的心理表征的一种形式。心理表征是用于解释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认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环境和人的大脑的交互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同时作用于环境”(董燕萍、赵晨 2010)。心理表征又称知识表征,桂诗春(1991: 116)认为,“知识表征指的是知识的心理模型,即知识怎样存储在记忆里面”。

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心象(mental imagery)或意象(image),它只是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Solsoetal. (2010)把知识表征分为“知识的言语表征”和“知识的视角表征”,并在其著作《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第九章和第十章两章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里的视角表征就是表象。视角信息以内部“图片”的形式进行编码,只要想起这些图片就能激活信息,就像看相册一样。还可以说,一些信息以视角的形式存储,另一些以抽象形式存储,也就是信息存在多重编码。当你想象一棵树的时候,树的概念就和它的特征一起在大脑中表征。

3. 心理表征研究的发展

“心理学家把长期记忆中的词汇表征称为内部词汇”(Carroll 2008: 103)。这里的内部词汇就是心理词汇,心理词汇是词汇知识存储于大脑的心理表征的一种形式。由于心理词汇是心理表征的最主要方式,所以,当我们讨论心理表征的时候,一定要讨论心理词汇。这就是本节在很多地方都用了心理词汇的原因。

知识来源于哪里,在意识中如何被表征?这个永恒的话题在人类出现时就存在了。18世纪,英国的Geoge Berkeley、David Hume、James Mill和John Stuart Mill提出内部表征有3种类型:1)直接的感觉事件(存在即是被感知,或知觉就是现实);2)衰减的知觉摹本或存储在记忆中的摹本; 3)衰减摹本的转化雷同于联想思维过程(Solsoetal. 2010)。

19世纪,一些早期的语言研究者抓住中心链接模式进行研究,Henry Charlton Bastian在1869年就把语言模式化为颞叶的听觉词汇中心、顶叶的视觉词汇中心、大脑额叶的舌动觉和手动觉的词汇中心。(Whitaker 2006)德国心理学家Hermann Ebbinghaus 是全世界最早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记忆的专家,Ebbinghaus于1885年在文字记忆研究中首次使用无意义词汇,他指出了当时心理词汇研究的两个问题:1)心理过程的反复无常不能确保稳定的实验条件;2)心理过程无法测量和计算(Ebbinghaus 1885/1913,第9节,载于Whitaker 2006)。Bastian (Bastian 1898,载于Whitaker 2006) 认为,中心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指向过程的便捷方式,而不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在思维过程中大脑活动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局部中心,它在皮层的各个部位有广泛的活动区域。Bastian和Ebbinghaus赞赏了当时心理词汇的确立,当时词汇多个语言学维度的心理学关联研究已经在儿童和成人、单语和双语以及正常和受损大脑中开展。(Whitaker 2006)

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心理词汇研究的行列,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蔡金亭(2006)认为,心理词汇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少从19世纪开始,但一般认为真正提出心理词汇雏形的应该是Anne Treisman。Treisman (1964)认为,注意可分为两个阶段: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基本等同于Schneider & Shiffrin(1977)所提出的自动加工,集中注意粗略地等同于Schneider & Shiffrin(1977)所提出的控制加工。Treisman (1964)的衰退模式强调: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式一致;同时,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这里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式。这一阶段发表和出版了一批相关的论文和专著,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学术杂志发表了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全世界唯一一份以“心理词汇”(TheMentalLexicon)命名的杂志于2006年由John Benjamins出版社首创,除2006年出版两期外,以后每年3期,该杂志覆盖下列内容:心理词汇表征模式、词汇通达和产出的计算模式、词汇加工的实验研究、词汇损伤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大脑中的功能神经表象和词汇表征、人生中词汇的发展、二语习得中的词汇加工、双语心理词汇、跨语言的词汇和形态音系结构、词汇结构的形式模式、词汇的语料库研究、新的心理词汇研究实验法和统计法。2006—2013年该杂志共发表141篇文章。另外,国外前期的大多数相关研究者关注单语心理词汇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关于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成果,如:Harris (1992)CognitiveProcessinginBilinguals、Schreuder & Weltens (1993)TheBilingualLexicon、De Groot & Kroll(1997)TutorialsinBilingualism、Kroll & De Groot (2010)Handbookof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Approaches、Singleton(2006)ExploringtheSecondLanguageMentalLexicon、Kormos(2006)SpeechProduction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Lengyel & Navracsics (2007)SecondLanguageLexicalProcesses:AppliedLinguisticandPsycholinguisticPerspectives、Pavlenko (2009)TheBilingualMentalLexicon和Bialystoketal. (2013)ThePsycholinguisticsofBilingualism)等等。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Jegerski & VanPatten (2014)讨论了8种主要的外语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自定步速阅读、自定步速听力、文本眼动追踪、视觉世界眼动跟踪、事件相关电位、核磁共振、翻译识别任务和句子跨模式启动,这些方法主要用来研究心理词汇。

在我国,关于心理表征的研究最早是在汉语界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领域开展的。在外语界开展心理表征研究最早、相关专著最多的应该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桂诗春教授,他于1985年出版了我国外语界第一本《心理语言学》专著,其中讨论了心理表征和心理词汇。此后,桂诗春教授又于1991年出版了《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于2000年出版了《新编心理语言学》,于2011年出版了《什么是心理语言学》,并发表了一批相关的文章。国内关于心理词汇和心理表征的研究起步较晚,我们在“中国知网”上以“心理词汇”、“心理词库”、“心理词典”、“内部词汇”、“内部词典”、“内部词库”和“心理表征”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见表1)。国内外语界较早一批关于心理表征和心理词汇研究的文章有:“心理表征与外语教学”(张辉 1995),“双语心理词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董燕萍 1998),“心理词典中不同表征间的激活扩散”(毕彦超等 1998)和“自然语言的心理表征与词典释义”(章宜华 1998)等。

表1显示心理词汇的研究呈上升势头,1991—2000年只有11篇相关论文,而2013年1年中就有41篇。近些年来,在国内外语界出现了一些关于多语心理词汇研究的文章,如,董燕萍(1998)、董燕萍、桂诗春(2002)、李荣宝、彭聃龄(2002)、张淑静(2005)、戴炜栋、王宇红(2008)、贾冠杰(2008)、张萍(2010)、陈士法等(2011)、常秦、田建国(2012)、赵翠莲(2012)、李更春、贾冠杰(2013)和范琳、李绍山(2013)和刘绍龙等(2013)等。外语界出版了一些相关的专著,如:张淑静(2004)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性质与发展模式》、董燕萍(2005)的《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赵翠莲(2006)的《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李红(2007)的《双语心理词汇与英语学习实证研究》、韩忠谦(2008)的《心理词汇语用研究》、张萍(2009)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联想模式研究》和乔晓妹(2014)的《新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心理表征》等等。还有少量的国家社会科学项目重点研究心理词汇,如:在1993—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目录中输入“心理词汇”、“心理词典”、“心理词库”和“心理表征”,结果显示只有4项:张萍(2009)的“中国学生英汉语心理词库构建模式对比研究”、贾冠杰(2012)的“英汉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对比研究”、乔晓妹(2014)的“汉英双语者新学词汇心理表征的ERP研究”和陈士法(2014)的“英汉心理词典中语码转换认知机制的ERP研究”。少量的博士论文也对心理词汇进行了研究,如:韩忠谦(2008)的《心理词汇的语用研究及其对二语词汇教学的意义》、李更春(2011)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研究——以词束研究为例》和王云(2013)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心理动词语义组织和语义表征研究》等。以上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心理词汇表征的研究成果,也为未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王柳琪、刘绍龙(2013: 65)认为,“国内外学者涉及双语词汇的相关研究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关于双语词汇表征模型的研究,另一种是关于双语词汇通达或提取机制的认知研究”。下一节重点讨论不同的心理词汇表征模型。

4. 心理词汇的表征模型

在讨论心理词汇模型时要涉及两个很重要的术语:“lemma”和“lexeme”,二者有什么区别呢?Garrett (1975)首次提出词语的句法和词素音位范式是在人脑中分别存储的,Kempen & Huijbers (1983)和Kempen & Hoenkamp (1987)将Garrett的观点发展为对词注和词位的区分(见Jarvis 2009)。对“lemma”术语有多种不同的翻译,如“词性”(桂诗春 2000: 551)、“词注”(董燕萍、赵晨 2010)、“词目”(蔡金亭 2006)等,本文采用“词注”这一术语。词汇知识有词注(lemma)和词位(lexeme)两部分组成,词注包含语义和语法;词位包含形态、语音和拼写等(Carroll 2008: 427)。词位指语言意义系统中能区别于其他类似单位的最小单位,词位是一种抽象单位,在实际的口头或书面句子中,它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即使经过屈折变化,也仍被视为属于同一词位,如gives、given、giving和gave 都属于一个词位give。同样,像 bury the hatchet、give up和white paper这些表达法,每个都算是一个词位。(Richardsetal. 2000)

心理词汇表征模型也可以称为心理词汇组织模型。关于心理词汇组织的模型很多,但是,“语义网络目前被一致认为是这个方面最理想的模型”(桂诗春、董燕萍 2008: xix)。因此,本节重点讨论心理词汇的语义组织,心理词汇的语义组织模型可分为“分层网络”、“特征比较网络”和“激活扩散网络”3大类(桂诗春 2000),也可分为“层次网络模式”和“扩散激活模型”两大类(Carroll 2008),还可分为“联想主义学派(associationist approach)和“知识的语义组织”两大类(Solsoetal. 2010)。根据以上3种分类,我们可以把心理词汇语义组织分为两大类:联想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联想主义学派关注概念间的功能性联系,强调通过研究自由回忆的形式来考察语义组织;认知学派则致力于描述意义和记忆间关系的心理结构,建构出全面的记忆理论。Solsoetal.(2010)指出,现在语义记忆的研究方法已经从联想观转向了认知观。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联想主义模式,仅讨论认知模式(见表2)。

表2 心理词汇组织的认知模式

表2显示,心理词汇组织模式共有5类,在第1类和第2类中,有3位专家用不同的术语讨论了相同的内容,在第3类中,有两位专家用了不同的术语,但讨论内容是一样的。为了讨论方便,这里用统一的术语:分层网络模型、扩散激活网络模型、语义特征比较模型、集合-理论模型和命题网络。

4.1 分层网络模型

桂诗春(2000: 330)认为,“第一个语义表征的认知模型是Collins & Quillian(1969,1970)提出来的分层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Collins & Quillian (1969,1970,见桂诗春 2011)指出,语义网络是分层的,像金字塔那样,在金字塔的顶部是一些覆盖面较广的、上层的概念,如“动物”,居中的是基本层面范畴,如“鸟”、“鱼”等,在底部则是更为具体的下属概念,如“金丝鸟”、“鸵鸟”和“鲨鱼”等。该模型还进一步假设可以从目标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关系验证角度来理解记忆提取,在记忆提取过程中,网络结构内的移动操作需要花费时间(见下页图1)。

4.2 扩散激活网络模型

扩散激活网络模型认为,概念空间是由大量简单联系(例如“红色”与“火”)相互连结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特定的记忆分布在概念空间中,并与其他与之有关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桂诗春(2011)认为,该模型的最大特点就是激活扩散,它有点像一个大电网:“电流”会扩散到连接的概念,越往前扩散,能量就越弱,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低,但是这些概念始终都保留在语义网络中。如Collins & Loftus(1975)模型(见图2)。

图1 分层网络模型 (载于Anderson 2012: 143)

图2 扩散激活网络模型(载于邵志芳 2008: 243)

4.3 语义特征比较模型

语义特征比较模型进一步将属性区分成定义性的本质特征和个别性的描述特征。概念的验证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定义性的特征。该模型的典型代表是Smithetal.(1974)和Rosch(1977)。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被试在判断诸如“鸭子是不是鸟”时产生的迟疑或错误。(邵志芳 2010)语义特征比较模型不同于分层网络模型(见图3)。

图3 语义特征比较模型和分层网络模型对比图(桂诗春 2000: 334)

4.4 集合-理论模型

集合-理论模型强调,概念是由大量信息集合组织而成的,这些集合意味着两方面的信息:事物的类别与属性(例如“鸟”这个类别可能包括知更鸟和老鹰等样例;同时,鸟具有翅膀、羽毛和会飞行等属性)。在这个模式中,记忆是由大量的属性集合或者说事件、属性以及由每个词汇实体所表征的联系的集合所组成。

4.5 命题网络

命题网络(propositional networks)模型或命题状态下的语义知识表征模型强调用简单的概念关联来解释复杂的思想内容。命题是可以作为独立主张的最小知识单元,即命题是能够从意义上判断出是真是假的最小单元。(Anderson 2012)命题是具有意义的最小单元,人们有时会发现用网络形式表征的命题,Anderson(2012)举例说明了命题网络的例子,它对下面的句子“残酷战争时期的美国总统林肯解放了奴隶们”进行了命题(见下页图4)。

在图4的命题网络中椭圆形表示不同的命题,它通过箭头与关系和项相连接。这些命题、关系和项被称为网络的节点(nodes),而箭头被称为连接(link),因为它把节点连了起来。将节点当作概念,将节点之间的连接当作概念之间的关联是非常有帮助的(Anderson 2012: 136-137)。

5. 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词汇表征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更多不同的心理词汇模型相继问世,本文仅仅讨论了其中的一部分。从以上讨论的模型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因为心理词汇是个无法直观观察的黑匣子,只有通过实证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内在的分析与研究。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对心理词汇的研究,从而构建了多种不同的类型。虽然模型各异,但每一种心理词汇模型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因为每一种模型反映了心理表征的不同侧面。从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正在关注和研究心理词汇表征,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人员的年龄更趋年轻化;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研究成果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更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势头;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由传统、单一的母语研究发展为既有对母语心理词汇的研究,又有对双语或多语心理词汇的研究;研究的视角也从传统的认知心理学拓展为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心理语言学、生物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的方法也不断增加,由单一的行为性研究发展为行为性研究和神经生理学方法研究等。已有的相关研究为今后的心理表征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和素材。心理词汇表征研究与外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单语和多语心理表征对搞好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随着本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多语心理词汇的研究对外语教育的积极作用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我们期待着心理词汇的研究走得更远。

图4 “残酷战争时期的美国总统林肯解放了奴隶们”的命题网络表征(Anderson 2012: 137)

Anderson, J. R. 2012.CognitivePsychologyandItsImplications(7thed.)[M]. 秦裕林等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Bialystok, E.etal. 2013.ThePsycholinguisticsofBilingualism[M]. West Sussex: Wiley-Blackwell.

Carroll, D. W. 2007.PsychologyofLanguage(4thed.)[M]. 缪小春等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Carroll, D. W. 2008.PsychologyofLanguage(5thed.)[M]. Belmont: Cengage Learning.

De Groot, A. M. B. & J. F. Kroll. 1997.Tutorialsin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sPerspectives[M].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rris, R. J. 1992.CognitiveProcessinginBilinguals[M].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Jarvis, S. 2009. Lexical transfer[A]. A. Pavlenko (ed.).TheBilingualMentalLexicon[C].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99-124.

Jegerski, J. & B. VanPatten. 2014.ResearchMethodsinSecondLanguagePsycholinguistics[M]. New York: Routledge.

Kormos, J. 2006.SpeechProduction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roll, J. F. & A. M. B. De Groot. 2010.Handbookof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Approache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engyel, Z. & J. Navracsics. 2007.SecondLanguageLexicalProcesses:AppliedLinguisticandPsycholinguisticPerspectives[M].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Pavlenko, A. 2009.TheBilingualMentalLexicon[M]. Ontario: Multilingual Matters.

Richards, J. K.etal. 2000.LongmanDictionaryofLanguageTeachingandAppliedLinguistics[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sch, E. 1977. Human categorization[A]. N. Warren (ed.).AdvancesinCross-culturalPsychology(Vol. 1)[C]. London: Academic Press. 1-49.

Schneider, W. & R. M. Shiffrin. 1977. Controlled and automatic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tection, search and attention[J].PsychologicalReview84(1): 1-66.

Schreuder, R. & B. Weltens. 1993.TheBilingualLexicon[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Singleton, D. 2006.ExploringtheSecondLanguageMentalLexicon[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Smith, E. E.etal. 1974.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semantic memory: A featural model for semantic decisions[J].PsychologicalReview1: 214-241.

Solso, R. L.etal. 2008.CognitiveLinguistics(7thed.)[M]. 邵志芳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Solso, R. L.etal. 2010.CognitivePsychology(8thed.)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Treisman, A. M. 1964. Selective attention in man[J].BritishMedicalBulletin22: 12-16.

Whitaker, H. A. 2006. Words in the mind, words in the brain: Preface to inaugural issue ofTheMentalLexicon[J].TheMentalLexicon1 (1): 3-5.

毕彦超等. 1998. 心理词典中不同表征间的激活扩散[J]. 心理学报 (3): 262-268.

蔡金亭. 2006. 《探索第二语言心理词汇》导读[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常 秦, 田建国. 2012. 从双语心理词汇结构论述词汇学习策略[J]. 外语界 (2): 74-80.

陈士法等. 2011. 英汉心理词典中英语单词存储的词长效应研究[J]. 外语教学 (5): 48-51.

戴炜栋, 王宇红. 2008. 双语心理词汇研究述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 16-20.

董燕萍. 1998. 双语心理词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对称模型[J]. 现代外语 (3): 1-29.

董燕萍. 2005.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董燕萍, 桂诗春. 2002. 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J]. 外国语 (4): 23-29.

董燕萍, 赵 晨. 2010. 《双语认知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导读[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范 琳, 李绍山. 2013. 汉-英-日三语者语言产出过程中语码转换的抑制加工——基于刺激反应设置影响的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58-68.

桂诗春. 1991. 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桂诗春. 2000.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桂诗春. 2011. 什么是心理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桂诗春, 董燕萍. 2008. 《语言心理学》(第五版)导读[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韩忠谦. 2008. 心理词汇语用研究[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贾冠杰. 2008. 多语心理词汇模式与二语习得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6): 27-31.

李更春. 2011. 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研究——以词束研究为例[D]. 苏州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李更春, 贾冠杰. 2013. 英语程式语心理表征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 (2): 174-180.

李恒威等. 2008. 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J]. 浙江大学学报 (5): 26-32.

李 红. 2007. 双语心理词汇与英语学习实证研究[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李荣宝. 2002. 双语语义表征及其通达机制[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荣宝, 彭聃龄. 2002. 双语表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 当代语言学 (4): 279-292.

刘绍龙等. 2013. 双语词汇表征类型及其翻译通达(方向/质量)效应研究——一项基于不同二语水平的实证调查[J]. 中国外语 (2): 34-41.

乔晓妹. 2014. 新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心理表征[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邵志芳. 2010.CognitivePsychology导读[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唐革亮,杨 忠. 2013. 语言心理表征方式的新阐释[J]. 外文研究 (2): 100-103.

王柳琪, 刘绍龙. 2013. 双语词汇记忆表征与翻译词汇转换心理模型[J]. 外国语 (1): 65-71.

王 云. 2013. 中国学习者英语心理动词语义组织和语义表征研究[D]. 苏州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张 辉. 1995. 心理表征与外语教学[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1): 18-21.

张 萍. 2009.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联想模式研究[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张 萍. 2010.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9-16.

张淑静. 2004.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 性质与发展模式[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张淑静. 2005. 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 52-57.

章宜华. 1998. 自然语言的心理表征与词典释义[J]. 现代外语 (3): 1-29.

赵翠莲. 2006. 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赵翠莲. 2012. 词汇表征模式概述[J]. 当代外语研究 (7): 38-44.

(责任编辑 任凤梅)

通讯地址: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程式语心理表征模式对比研究”(12BYY009)的阶段性成果。

HO-06

A

2095-5723(2015)02-0018-09

2015-01-27

猜你喜欢
语言学双语语义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语言与语义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