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童心课堂

2015-03-16 13:55
学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画圆童心儿童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中路小学075000)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构建童心课堂

刘艳云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中路小学075000)

小学生是稚气十足的儿童,他们天真快乐、活泼好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知识的理解。他们学习的目的性不强,而且常常需要用不断地表扬和激励来维系课堂学习。然而,在“应试教育”和“数学纯工具性”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人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教师举着“解剖刀”精细地肢解着一个个生动的题例,同时也肢解了学生对数学课堂无限的向往。他们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揣摩教师的心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地操作、演练,以致呈现出一批批“老态龙钟”的儿童。正如大教育家卢梭所说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一打乱了这种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那么,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童真童趣、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乐园呢?笔者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的思考和实践。

一、巧设富有童趣的情境——吸引童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童心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教师要着眼于儿童的“童心状态”构建真实的课堂生活,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将孩子自然自发地引入课堂。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减法”时,我设计了一个蚂蚁搬家的教学情境,我在黑板上贴了几个蚂蚁洞的图片,让学生扮成小蚂蚁,每人从老师那儿领到“一袋米”,“米袋”上写着算式题,游戏开始后,每一只“小蚂蚁”背着“米袋”找到符合“米袋”上算式题答案的“蚂蚁洞”。

在教学“零的认识”时,我首先出示了一组小猫钓鱼的连环画。猫妈妈钓了两条鱼,猫姐姐钓了一条鱼,淘气的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三幅图中鱼的数目变化,自编自演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零的意义。学生在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多种感官参与——顺应童心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新课程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长钉、一条短绳、一个粉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地上画上圆的形状。(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必须有伙伴合作。而且在运用长钉、短绳和粉笔头的综合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这样的圆,因此,这个画圆的便增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当学生把圆画好时,教师当立即让学生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表现得异常积极。最后,要求他们学习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要用圆规画圆,必须认真地观察圆规、准确地认识圆规:圆规的一只脚相当于长钉、另一支脚相当于粉笔头、两只脚的距离相当于短绳。学生在激烈地思考和不停动手中,掌握了画圆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了圆。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着一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师生感受到乐趣,体验着享受。

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全员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借助时时刻刻刻流露出的玩性——扶持童心

人本教育理论认为: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求新是人的本能。我们每天面对天性爱玩的孩子,如果每天去做扼杀天性的事,只会给师生双方留下更多的痛苦和不悦。我赞成学生既会学、又会玩。所以,在教学课堂上,我会巧妙地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为教学服务。

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分数1/2的含义,我设计了“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三个动手操作的小游戏。在“分一分”的游戏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月饼,理解了“1/2”这个分数的意义;在“涂一涂”的游戏中,学生通过涂出叶子、衣服等图案的“1/2”,将“1/2”的概念推广,不仅可以表示半个月饼,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件衣服、半张纸等;在“折一折”的游戏中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折出同一张正方形纸的“1/2”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明白同一张正方形纸的“1/2”,它的大小一样,但它的形状可以不一样。学生在这样的三个动手操作的小游戏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既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又促进大脑思维,推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四、合作中探究——展现自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思维,活跃思维和心智。可以这样认为:学生就是关键。因此,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例如,教学“估一估、量一量”,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尺子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测量,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首先,让组内同学商量:“你们准备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估计一下它们的长度是多少?你们组打算怎么分工合作?”进而让小组长带领组员走出教室,自由地在校园内测量。在合作学习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深入各小组的活动中,适当地进行点拨,将合作学习引向深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最后全班合作学习,让每组派代表汇报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全班同学对每组的汇报进行讨论,交流不同的意见,并作出适当评价,以规范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合作探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充分享有发言权。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课堂发言的机会有限等缺陷,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努力地扶持着每一个学生的童心,只有在跳跃着颗颗童心的课堂里,教师才是“真”的,儿童才是“纯”的,课堂才是“实”的,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创造回归本源的童心课堂,领悟课堂教学的真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画圆童心儿童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画圆的月亮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留守儿童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