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潮流会过去,但风格永存

2015-03-16 01:29撰文Claire
中国三峡 2015年2期
关键词:郝思嘉列侬香奈儿

撰文/Claire

锦衣:潮流会过去,但风格永存

撰文/Claire

《做衣服:破坏时尚》

在衣服里藏炸弹的人

在时尚界,山本耀司是一个异类。早在1988年,他已经在巴黎开设时装店,但在巴黎发展阶段,他却摒弃西方惯常的突出女性线条的服装风格,转而将东方的、尤其是日本和服中宽松的垂坠式、缠绕式的审美品位放入了他的设计。

在书中山本耀司承认,“我们的设计完全背离了欧美的时尚潮流,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服装,尤其我们还大量使用了一般用做丧服的黑色。”他同香奈儿一样钟爱黑色,并赋予这个颜色无限的内容和可能性,因此在服装界被冠名“黑色魔术师”。

《做衣服》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破坏时尚”,确然,山本耀司毫不掩饰自己对时尚的反叛,他自称自己是会在衣服中“藏炸弹”的人,将那些惯有的、通用的、大家都奉为真理的时装法则统统背弃。

于是,我们看到他在服装设计中专注于“让空气在身体和衣服之间微妙地流动”,高明地使用剪裁使服装与人熨帖却不显得束缚;他崇尚简约,舒适,反对高跟鞋,却可以在诠释性感的时候重新使用高跟鞋;当人们称他作“裁剪之王”的时候,他却偏偏放弃裁剪,在一次秋冬发布会上,他让模特包裹着一块布出场诠释主题,当后来衣服被脱下扔在地板上,大家发现那是一块完整的布。

在回答“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性格”的时候,山本耀司这样说:“讨厌被人摆布,讨厌被束缚。温柔得毫无意义,不对,是温柔得毫无用处。”他一切反抗的源头都是在于追求一种自由表达美的方式,并且他极端地突显了这种方式,取得了成功。

所以,如果你在秀场看见这个长发飘飘,戴顶小礼帽,眼神中有光芒闪过的小老头,请小心他藏在衣服里的时尚炸弹。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锦衣素服中的华彩文章

细观文学史,有很多作家的创作都曾受到过时局的影响,其中有些人因此而改变了创作方向,比如沈从文。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上渐趋停止,而是将研究方向转向文物领域,通过潜心钻研,在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建树,撰写了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郭沫若曾在为这本书作的序言中这样评价它:“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着的。”事实上,对民间文物的收集和考据早在很久以前就有知识分子着手在做,但很少有人有恒心和毅力将这个浩大的工程坚持完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涵盖的时间从殷商时代开始,到清朝时期终止,沈从文在书里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服饰内容进行研究与论述,辅以相关的图片描绘,全书共计25万字,图片700多幅。

弟子汪曾祺说起沈从文在做服饰研究时常常很激动,样子非常天真,他评价这本书的行文为“抒情考古学”,从服饰出发,渗透包括古代中国历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领域的变化,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因为有多年写小说的功底,本书的文字风格并不像大部分考证类书籍那样生冷,沈从文自己评价它“内容近似风格不一、分章叙事的散文”。

沈从文对服饰的研究极注重实证,为了断定文物的年代,他不迷信专家和权威,而是自己常年驻守在博物馆,潜心专研,在获取很多旁证后方去判断文物的年代和价值。他将通过实践探索得到的结论用文学的笔触写进文章中,“把抒情气质和科学条理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人们偶尔会思索文人的出路问题,每个人面对生活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选择,有的诗人选择用死亡证明永恒的存在,有的主张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沈从文走了一条很少人去走的路。这条路遥遥看不到边际,难免走得有些寂寞,但他心如止水,用真正属于学者的气度与风范,在锦衣素服中书写了耀眼的华彩文章。

飘Gone with the Wind 1939

衣裙与生活

没有人会拒绝郝思嘉小姐的示爱,除了艾希礼。他甚至再三地拒绝了她,直到他死为止。

电影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有两个翻译版本,《乱世佳人》和《飘》,信徒们大多热爱后一个翻译,它更委婉也更生动地揭示了女主角郝思嘉一生命运的轨迹。张爱玲小说里写过,也许每一个男人都有过两个女人,红玫瑰与白玫瑰。郝思嘉的生命里则有两个重要的男人,艾希礼与白瑞德。前者绅士体面,风度翩翩,在她尚为少女时候,已经被他俘获芳心。而后者呢,投机取巧,唯利是图,对生活时刻抱有激情。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三个人的爱情故事在时代的车轮前,显得渺小却也悲壮。

风和日丽的一天,在热闹的南方庄园舞会上,郝思嘉初次向艾希礼表白,那时该是费雯·丽美貌的巅峰时期吧,由她扮演的郝思嘉在参加舞会前拼命让奶妈勒紧她的胸衣,精心挑选的裙子有着巨大而柔美的蓬松裙摆。奶妈斥责她“淑女不应该穿低胸的裙子”,她却置若罔闻,任性招摇地穿上,然后艳光四射地去告白。

艾希礼没有接受她的爱情。在同一天,她结识了真正了解她的男人白瑞德,但是爱情并没有发生,她负气地嫁了一个不爱的男人,并很快完成从新妇到新寡的角色转换。后来兜兜转转,吃了很多生活的苦,郝思嘉从美丽娇贵的南方庄园小姐成长为一个倔强而略带着彪悍的家庭主心骨,为了谋生,她需要向白瑞德求助。

郝思嘉瞧不起白瑞德,但是为了达到目的,她需要打扮光鲜去见他。那时候战争依旧,她的生活已经很窘迫,对着有裂纹的镜子她看到了自己的瘦弱和苍白,却在转身的一秒钟已经计上心来。她不顾奶妈的阻止,迅速地扯下绿色天鹅绒窗帘,吩咐奶妈去拿衣服样子照做新衣。就这样,郝思嘉穿着天鹅绒窗帘缝制的裙子去见白瑞德,带着她小小的骄傲和得意,令他仍为之倾倒。

很多人谈起电影《飘》时都会感慨郝思嘉在爱情上的偏执和怀疑,作者米歇尔则这样总结郝思嘉的爱情:“她从未真正理解过她所爱的那两个男人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她把两个人都失去了。”但更多人在谈起这个女子的时候,提及的都是她身上种种与生活有关的品质,和平年月里她穿着雍容的塔夫绸裙在舞会上浅浅地笑,战争时期她满身泥土从田地里拔出一根萝卜张口就咬,她握紧拳头站得笔直呐喊着绝不挨饿的宣言,充满了信念与勇气。

而信念与勇气,像电影中缭绕的服饰一般始终与她熨帖,她一生都没学会屈膝,站得笔直,高雅而矜贵。

赎罪Atonement 2007

人生几度秋凉

导演乔·赖特一定很欣赏“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在已经上映的五部作品中,他赋予这位女演员三个主角。

电影《赎罪》中,夏夜里的凯拉·奈特莉身着绿色长裙站在台阶上点烟,夜色如水,她的表情有点慵懒又带着点渴盼,绿色的裙子如同电影里大片繁盛的绿树一样,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满足了很多人对英伦女子风情的所有幻想。

但我们知道,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充满生机和希望。贵族小姐塞西莉亚爱上了仆人的儿子罗比,他们的爱情因为塞西莉亚妹妹布里奥妮一次荒谬的指认而搁浅,罗比蒙冤入狱,并在大战爆发后投入战争。战争总会这样,成就一些人生的同时也摧毁一些命运,妹妹长大后认清了年少时对罗比的错误指责,并想要在以后的时日里赎罪,后来她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成为一名作家,在书中完成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故事,并给予它一个完美的收梢。

电影精彩的剪辑在此刻发生了作用,观众的观影体验也跟着配乐的变化逐渐从轻快过渡到沉郁再到昏暗,最后恍然明白原来一切都不是这样的——塞西莉亚并没有和罗比像故事中那样完满地在一起。在愁云惨淡的天际下,大批士兵聚在苍茫的海岸边等待撤退,罗比没有等到最后的时刻,他死于败血症,在那场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而布里奥妮也没有得到姐姐的原谅,塞西莉亚死于一场爆炸。

原著作者伊恩·麦克尤恩用冷峻的笔触书写了一则没有结果的救赎故事,不谙世事的萝莉撞破姐姐的情事,让三个人用一生付出代价,人们大多原谅了妹妹,却也惋惜塞西莉亚与罗比的爱情。

没有什么能比爱情更动人的了,很多很多年前的夏日,当塞西莉亚一袭绿色露背长裙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她整个人都仿佛充满了诗意的光芒,拥有了圣洁的灵魂。

是的,她和她那俊朗的爱人都不曾想到,耀眼之后却是一生的灾难。很久以后,战场上的他于滚滚硝烟中给她写炽烈的情信:I will return.Find you,love you,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他多么想要与那美丽的绿裙少女重逢,给她一个光明的未来,但人生几度秋凉,命运有时不够慈悲。

香奈儿秘密情史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 2009

唯有华服才是真的

婚后周迅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原本眉目间满满的机灵生动,现在多了温婉与柔美,仿佛是水,从原本叮叮咚咚的山泉间,流入宽广无垠的大河,渐渐趋于平缓。2014年,周迅以不同的银幕形象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一部《我的早更女友》让无数女性在电影院尖叫连连,并不是因为情节多么精彩,而是周迅在片中通身穿着香奈儿,那一个个让人应接不暇的造型让人感慨她真是老佛爷的宠儿,可以被香奈儿全副武装。

是的,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关于香奈儿的梦。而电影《香奈儿的秘密情史》可以带我们去往这个梦境的源头。

香奈儿是二十世纪时尚界当之无愧的女王,关于她的故事早已被千万次地书写与流传,所以与其说这是段“秘密情史”,不如称它是个司空见惯的爱情故事罢了。如果硬要找出些与众不同,那是因为发生爱情的双方一个是香奈儿,一个是已有家室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道义上,这并不是一个讨好的故事。

电影开头便重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春之祭》在巴黎首演的场景,当年台下坐着毕加索、德彪西、马蒂斯……和香奈儿,在几乎所有人都对这出后现代的音乐剧表现出反感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位观众还静静地端坐,她红唇紧闭,穿着洁白的衣裙搭配简约的黑色珠链,姿态独立,神情专注。

他们的初识多多少少带着些知音的惺惺相惜,而之后相处中衍生出来的爱情,则从一开始就写下了分离的注脚。作曲家妻子敏锐地捕捉到收留他们的女主人与作曲家之间眉目的变化,她自然要挽回自己的婚姻,那个年代人们的交流尚且还在使用书信,她写信给那个永远穿着非黑即白的女人:“孩子们需要他们的父亲,我们比你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他。”

这部电影在描述最热烈的爱情时格调都是灰郁、压抑的,或许是因为女主角始终穿黑白,烟不离手,面部轮廓冷峻,两道深深的法令纹衬得那把低沉的嗓音愈发深沉。她并不是因为那封信而离开他,而是源于她独立自我的个性,斯特拉文斯基曾激动地说香奈儿不过是个“开店的”,这隐隐的轻蔑有极大的杀伤力,很多人可以彼此赏识,但并不适合相爱。

所以,当香奈儿凭借对时尚和潮流独特的品味毅然将女子的裙摆拉高,头发剪短,以独特的简约、个性征服世界,并重新定义优雅时,说道:“想要做到不可替代,你就必须与众不同。”

我们并不想去深究过去那段情事的曲折内容,时间飞逝,过往的人事早已渐渐在历史的帷幕上尘埃落定,唯有她曾经留下的那些华服才是真的,一代又一代,装饰着女孩的梦。

提香·韦切利奥:《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 1514

云霞虹霓都是你的衣裙

我们不可否认一个城市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几百年前,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由于佛罗伦萨城市的衰弱,很多艺术家如同候鸟一般迁徙至威尼斯。临海的风裹挟着浪漫的气息迎面而来,这群人带动了水城艺术的发展,在绘画领域尤甚,16世纪产生了威尼斯画派,提香就是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

提香擅长对色彩的运用,有“西方油画之父”的美称,但在他创作的早期,他是以一个粉丝的身份,陷进对威尼斯画派另一位代表人物乔尔乔内的狂热迷恋与模仿之中。他崇拜乔尔乔内,拼命学习对方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包括对风景图的精细刻画以及色差的表现,甚至到了后来,他与乔尔乔内的作品已经让人难以辨别。

大师与大师之间的交锋是不见冰刃的,随着乔尔乔内的早逝,提香的作品开始趋于独立与成熟,这一变化的首个代表作便是《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

古希腊罗马神话一直为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取材于神话中“伊阿宋夺取金羊毛”之前的情节:右边的爱神阿佛洛狄忒正在劝说人间的公主美狄亚,要她帮助伊阿宋夺取金羊毛夺回王位。

“夺取金羊毛”的故事多少有些惨烈,但之前的情节却宁静柔美:油画上,美丽的郊外,天上的仙女半裸着身体,把一件褐红色的衫裙搭在手臂上,衫裙的红色与手臂的米黄色参差对照,显得愈发炽热,爱神的腿上随意铺张着一条白色的丝裙,我们甚至能轻易发现裙子上的皱褶,像是赶在天边落日余晖前降落下的流云。

与随性的爱神不同的是,画家笔下的美狄亚呈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美。在画的左端,端坐着一位白衣蓝裙的少女,她眉眼清秀,表情若有所思,正安静地坐在大理石的水池边,抱紧手中的黑色瓷罐,那里装有洁白耀眼的珍珠。同爱神着装的大胆奔放相比,美狄亚的衣裙端庄娴美,充满着一种圣洁的优雅。在两位女子的中间,可爱的小爱神丘比特正在悠然地与水池中的玫瑰花嬉戏。这幅画的背景是夕照时分,整个画面充满了傍晚那种静谧、幽然的氛围。

关于这幅作品的寓意众说纷纭,有人说美狄亚代表的是俗世的爱情,美好却易散,而阿佛洛狄忒则象征着永恒之爱,热烈而持久。优秀的艺术作品永远值得人反复品味,不仅是提香用精湛画技构筑的这个田园牧歌的神话世界,也包括那飘散在女子衣裙间的,关于爱与美的启示。

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

就让旧衣承载记忆

人类有很多方式来储存回忆,且这些方式多是物化的。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多谈吃,写鲁迅家厨房里的小趣味;毕加索喜欢将情人花样百出地画进他的作品中,使她们在油彩间得到另一种“存在”;作词人林夕写爱情中的占有欲,发出“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的慨叹。周杰伦的方式与他们都不同,他凭借一件旧衣,完成了自己对旧情的祭奠与抽离。

“一件黑色毛衣,两个人的回忆,雨过之后,更难忘记。”《黑色毛衣》的歌词平淡无奇,曲调在初听时也并不让人惊艳,毕竟,在2005年那张《十一月的肖邦》专辑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歌太多:《发如雪》不管是作词还是作曲都让周杰伦达到了新的高度,而第一主打《夜曲》更是由简单过渡到华丽,升华至小天王对浪漫主义情怀的探索与追求,并在日后横扫很多音乐奖项。

但这首歌胜在精巧,没有人会否定生活的琐碎与渐趋平庸,而歌曲的意义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你对当下生活的不快,因为它们大多唱过去,回忆是没有威胁性质的。

《黑色毛衣》是周杰伦自己作词作曲的歌,谈起创作背景,他表示在读书时期曾与女友共穿校服外套骑摩托车去游玩,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了这首歌,甚至没有忘记放入一些代表着青春的元素:下雨天,空中白色的蜻蜓,男孩女孩之间关于爱情的表白,黑色的毛衣……年少的情事大多无疾而终,最终留下一堆起了毛球的回忆,它们同还穿在身上的黑色毛衣一起,被留了下来。

周杰伦用他那惯有的慵懒声线唱着:“黑色毛衣,藏在哪里,就让回忆永远停在那里。”

很多曾经紧紧相连的关系后来被打破,曾经很相爱、以为能够一起抵达永远的两个人,却在半途失散,甚至天各一方,再也不会相见。但人与人之间奇妙的地方也在于此,我们依然能够凭借旧物来找回当初的回忆,想起对方在那一时刻的音容笑貌。

Double FantasyJohn Lennon

会有人爱你病痛丛生的灵魂

《双重幻想》无疑是一张承载了很多意义的专辑:约翰·列侬生前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列侬1980年复出后的首张专辑;在专辑发行三周后列侬遇难,于是先前不好的评价烟消云散;再到后来,这张专辑入选滚石杂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重要的专辑行列。

《双重幻想》被看做是列侬和小野洋子的爱情宣言,他们合作完成了这张专辑的创作。封面是一张他们亲吻的黑白照片,两人的侧脸线条明亮而温柔,吻得庄重、认真,是恋爱中的模样。

而他们的爱情从专辑歌曲可见一斑,尤其是列侬的创作,更是在字里行间渗满对恋人的真挚情感。在Starting Over中列侬写道:但是当我一看到你,亲爱的,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又一次坠入爱河一样。

充满戏剧性的是,列侬和小野洋子最后一张合影也是一张亲吻的照片。1980年的某个下午,摄影师Annie Leibovitz为《滚石》杂志拍摄封面,在他们那间能够俯瞰中央公园的寓所中,记录下这个珍贵时刻:照片中列侬不着寸缕,全裸着身体蜷缩起来,紧紧地偎依在小野洋子的身边,而洋子穿着黑衣,浓密的长发披散开来,表情柔和、贞静,就像西方油画中的圣母图。列侬紧抓洋子的长发,轻轻地亲吻她的脸颊。他的动作和神态像极了婴儿待在母亲子宫里的样子,因为被妥善呵护而充满了安全感。在拍完这张照片的当天晚上,列侬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名狂热的粉丝枪杀,当场死亡。

小野洋子写过一篇纪念列侬的文章叫《沏茶的人》,文章末尾她写:“人们说,只有少年才能尽情欢笑……约翰和我早已不再年少,但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俩是一对欢笑的爱人。”列侬死后,很多人诟病这个女子对列侬很多选择造成的影响,甚至觉得是她拖累了列侬的人生。但在这些指责面前,洋子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她依旧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忌讳表达对已故恋人的纪念和思念。

也许她是对的,爱情从来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它制造过无尽的欢笑、怨怼、离愁别绪,它能让人写出动人的情歌,也能让人放下一切尘念,像婴孩般蜷入温暖的母体。

有人说,当我们需要梦想时,我们想起列侬。想起他带给我们的那些关于青春、梦想、和平与爱的歌曲,想起他起伏的人生历程,想起他极具戏剧色彩的死亡和惊世骇俗的爱情。他的故事让人相信:有人会爱你漫卷诗书的才华,有人会爱你镁光灯下灿若繁星的微笑,也会有人会爱你不着寸缕、病痛丛生的灵魂。

猜你喜欢
郝思嘉列侬香奈儿
无辜的《飘》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后感
随风飘扬
“豆荚中的两颗豆子”
香奈儿的感激
香奈儿只产5号
“香奈儿”批评香奈儿
约翰·列侬 用爱唱首不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