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改善癫痫发作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

2015-03-15 06:10王东风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酞艾司西普兰

王东风

(北京市怀柔安佳医院精神科 101408)



·临床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改善癫痫发作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

王东风

(北京市怀柔安佳医院精神科 101408)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改善癫痫发作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80例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两组患者治疗1、2、4、6周末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基线值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6周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1、2、4、6周末时HAMD-17评分分别为(18.2±3.0)、(14.0±2.9)、(10.4±2.9)分和(7.3±2.8)分,均明显低于基线值(25.1±4.1)分,且分别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2、4、6周后TESS评分分别为(5.8±2.9)、(5.3±2.7)、(4.8±2.6)分及(4.2±2.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治疗6周后总治疗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艾司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 癫痫发作; 抑郁

癫痫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疾病,该病反复发作,且患者需长期服药以抑制其发病频率,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1]。有研究显示,约50%癫痫患者并发有抑郁症状,抑郁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社会及生活等影响甚至超过癫痫本身,且可加重癫痫发作,因此,对于癫痫合并抑郁的患者应给予重视[2]。另有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可降低惊厥阈值,且临床已证实其对癫痫合并抑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0例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的患者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不同药物对癫痫发作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为临床合理对症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80例,均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9~59岁,平均(32.4±12.4)岁;病程1~14年,平均(6.5±4.1)年;癫痫发作类型:强直阵挛性发作21例,肌阵痉挛性发作9例,失神发作10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2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8例,未能分类性发作4例。所有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大于或等于18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癫痫发作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1)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诊断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癫痫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2)年龄大于或等于16岁且小于60岁;(3)HAMD-17评分大于或等于18分;(4)至少使用抗癫痫药物大于或等于3个月,且从未使用过其他抗抑郁治疗药物;(5)获得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严重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患者;(2)排除长期服用其他对抗癫痫发作有影响或对中枢神经有影响的药物患者;(3)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及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且两组患者在抗癫痫药物使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50187)对抑郁症状进行控制,初始剂量为10 mg/d,连续使用2周后,检测患者如未出现不良反应,依据病情变化及药物耐受性可将药物使用剂量增加到20~40 mg/d。对照组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1218009)对抑郁症状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d,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耐受性将药物剂量增加至40~60 mg/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研究期间,所有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抑郁及抗狂躁药物治疗,对于严重失眠及焦虑等病情严重者可酌情使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1、2、4、6周末由2位以上主治医师使用HAMD-17评定治疗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后的1、2、4、6周末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采用HAMD-17减分率进行评价,减分率=[(基线分一终点分)/基线分]×100%,痊愈:HAMD-17总分小于或等于7;显效: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好转:减分率大于或等于30%;无效:减分率小于30%。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治疗前后对患者血常规、心电图、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进行检查。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及治疗各阶段HAMD-17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1、2、4、6周末HAMD-17评分分别为(18.2±3.0)、(14.0±2.9)、(10.4±2.9)分和(7.3±2.8)分,均明显低于基线值(25.1±4.1)分,且低于同期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头痛、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且多发于用药的初期,未经特殊处理,一般持续3~5 d后症状自行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治疗1、2、4、6周后TESS评分分别为(5.8±2.9)、(5.3±2.7)、(4.8±2.6)分及(4.2±2.6)分,均分别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基线及治疗各阶段HAMD-17 评分比较,分)

注:与基线比较,t=8.59、13.98、18.51、22.67,aP<0.05;与对照组比较,t=4.39、7.91、9.85、10.35,bP<0.05。

表2 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3 讨 论

近年的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患者并发抑郁症状患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4]。有研究显示,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抑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首先,癫痫发作时,患者体内产生的兴奋性氨基酸,其造成的毒性作可降低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活性。5-HT的降低是造成抑郁的主要原因,同时降低的5-HT及NE等物质进一步造成癫痫反复发作,另外,癫痫发作及抑郁本身对患者造成的社会及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其抑郁症状[5]。目前,临床常用SSRIs类药物对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状患者进行治疗,但存在起效较慢等问题[6]。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异构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即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具有很强的抗抑郁作用。该异构体可同时结合于5-HT转运体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既保证了西酞普兰对5-HT转运体的高度选择性,同时又增加了对5-HT的再摄取抑制能力,继而加强了5-HT在脑内的传递,增强抗抑郁作用[7]。有报道显示,艾司西酞普兰与三环类或其他SSRIs类抗抑郁剂相比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小,且起效时间早于其他SSRIs类药物[8]。本研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2、4、6周末时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线水平,同时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头痛、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且多发于用药的初期,未经特殊处理,一般持续3~5 d后自行缓解,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后1、2、4、6周末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发作合并抑郁症状患者治疗疗效优于西酞普兰,且其治疗作用起效时间快,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9]。分析原因,艾司西酞普兰是消旋西酞普兰的外消旋混合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即s-异构体,对受体5-HT转运体的选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对其他胆碱能受体等具有极低的亲和力,因此,艾司西酞普兰相对于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0]。

总之,对癫痫发作并发抑郁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减轻癫痫发作频率,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晓静,张艳,李翠鸾,等.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改善癫痫发作患者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22-24.

[2]伍文清,肖玉莲,陈葵.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并发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69-171.

[3]喻良,黄雨兰,孙红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成年癫痫患者并发抑郁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10):1498-1499.

[4]李琼,孙美珍,杨萍.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癫痫合并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06-209.

[5]蒋国卿,王炯妹,范明月,等.中西医结合对癫痫伴有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247-1249.

[6]王建茹,康琳霞,田悦平.癫痫合并焦虑抑郁1例治疗体会[J].临床荟萃,2013,28(2):220.

[7]赵振华,田云鹏,王广军.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康复的临床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4):235.

[8]周娟,龙燕玲,吴波,等.西酞普兰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系统评价[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13(3):265-268.

[9]谷岩,姜涛,郭建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45-449.

[10]陈耿谊,高镇松,陈政雄.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自杀相关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4):338-340.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4.042

A

1672-9455(2015)04-0535-02

2014-07-18

2014-09-20)

猜你喜欢
西酞艾司西普兰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