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柳,杨继勇,王 蕊,沈定霞△
(1.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北京 100853;2.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93)
·案例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伴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1例
何 柳1,2,杨继勇1,王 蕊1,沈定霞1△
(1.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北京 100853;2.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93)
马尔尼菲青霉菌; 类风湿关节炎; 双相型真菌
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由其所致的感染多见于艾滋病患者或免疫功能受抑制者。本文报道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后全身感染PM的诊治经过及病原菌特征。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48岁,苗族。关节疼痛1年,加重伴全身肌肉疼痛及发热1个月。患者于2013年3月自觉关节疼痛就诊于湘雅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激素(具体剂量不详)等治疗后症状缓解。2014年3月初自觉关节疼痛加重,并出现全身肌肉疼痛、乏力,伴无规律发热,体温最高至39.8 ℃,发热时不伴寒战,无咳嗽、咳痰,就诊于贵阳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性皮肌炎不明确,给予甲泼尼龙32 mg/d、硫酸羟氯喹0.1 mg/d、来氟米特20 mg/d、吲哚美辛栓剂等治疗,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肌肉疼痛及发热无改善,于2014年4月29日来解放军总医院就诊并被收入院治疗。
1.2 方法
1.2.1 一般检查 体温38 ℃,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90/60 mm Hg,全身多处关节肿胀,双手雷诺现象,皮温低,指腹变薄,冻疮样皮疹,双下肢皮肤紧硬,不易捏起,全身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无皮下出血。
1.2.2 实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13.7 mg/dL,白细胞计数2.3×109/L,中性粒细胞0.939,红细胞计数3.07×1012/L,血红蛋白91 g/L,红细胞沉降率82 mm/h,降钙素原1.05 ng/mL,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为244.4 pg/mL,血清清蛋白21.1 g/L。HIV抗体阴性,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类风湿三项(抗环瓜氨酸抗体、核周因子、角蛋白抗体)均阴性。
1.2.3 细菌培养 分别于2014年4月30日和2014年5月1、2、8、9、17日进行血培养共6次,同时注入需氧和厌氧培养瓶,在法国生物梅里埃Bact/Alert 3D血培养仪中培养,6次血培养均为阳性,病原菌只在需氧瓶生长,在厌氧瓶内不生长。第1次仪器阳性报警时间为128 h。2014年5月22日和6月5日再进行血培养2次,注入需氧瓶中,培养结果为阴性。
1.2.4 诊疗方法 入院后患者间断高热,最高体温达40 ℃。抗真菌治疗方案如下:2014年5月9日开始用醋酸卡泊芬净70 mg/24 h,2014年5月10日改用伏立康唑400 mg/24 h,2014年5月11日静脉给予伏立康唑200 mg/12 h,抗真菌药物应用2 d后患者体温开始明显下降,2014年6月2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真菌感染基本控制,病情稳定。复查氨基转移酶、降钙素原均正常,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下降,血培养结果为阴性。患者带药出院,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
仪器阳性报警后直接抽取需氧瓶里的培养液涂片,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见到大量真菌孢子及菌丝,并立即作为危急值向临床报告,同时接种沙氏平板置于25 ℃培养,接种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置于37 ℃培养。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上可见真菌菌落,但未见细菌生长。
2.1 血培养瓶中病原菌特征 直接抽取阳性报警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制片,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的芽生孢子;血培养瓶在室温放置3 d后取培养液制片,镜下以大量无色透明的菌丝为主,见图1、2。
图1 直接抽取阳性报警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制片
图2 血培养瓶在室温放置3 d后取培养液制片
2.2 病原菌在25 ℃培养的菌落及镜下特征 该病原菌在25 ℃沙氏平板上生长呈丝状真菌相,孵育2~3 d 长出灰白色绒毛状的菌落,5~7 d菌落变为浅黄色绒状,菌落周围出现酒红色色素,培养时间越长,色素越深,并弥散到培养基中,见图3。用胶带法取菌落并以乳酸酚棉蓝染色后直接压片置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帚状枝,双轮生,少数单轮生,分生孢子梗光滑,梗基上有3~6个瓶梗,分生孢子卵圆形或圆形,有明显的孢子间连体,见图4。
2.3 病原菌在37 ℃培养的菌落及镜下特征 该病原菌在沙氏平板上37 ℃培养,生长较25 ℃培养缓慢,孵育3~4 d可见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乳酪样酵母相菌落,菌体底部有酒红色色素产生,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落增大,菌落扁平、表面光滑、有脑回状皱折,见图5。革兰染色后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酵母样菌体及菌丝,见图6。有些菌体处在增殖活跃期,可见菌体变长,两端钝圆略弯曲呈腊肠样,少数可见有隔。
图3 沙氏培养基上经25 ℃培养72 h的菌落
图4 乳酸酚棉蓝染色的帚状枝(×40)
图5 沙氏培养基上经37 ℃培养72 h的菌落
图6 革兰染色的真菌孢子
PM是1956年Capponi等[1]从越南竹鼠肝脏中首次分离出的深部致病性真菌,可引起人类局限性或播散性深部真菌病。PM感染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体质量减轻,贫血,脸部、躯干和四肢可出现粉刺样皮肤丘疹,皮下多发结节或脓肿等。本病例中的患者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因患类风湿关节炎长时间使用激素治疗而导致免疫力低下,又因长期食用竹鼠,具有受PM感染的病史基础。多次血培养均培养出PM,病原学诊断明确,危急值报告及时,经积极、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对于长时间使用激素治疗或无法解释的多系统损害的结缔组织疾病,又有南方PM流行区生活史的人群,临床医生应警惕PM感染[2]。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为了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病原学诊断非常重要。真菌培养是确定PM感染最可靠的方法。对于PM感染的病例,过去均以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冶疗为主[3],氟康唑治疗无效。而新一代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棘白菌素类等已证实对PM有显著效果,尤其适用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为防止感染复发,血培养阴性不能作为停药的依据,尚需坚持使用抗真菌药物3个月以上[4]。
PM引起的感染在我国并不少见,文献资料显示,在HIV阴性且感染PM的患者中,大部分具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如接受了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或使用免疫功能抑制剂。本例患者接受激素治疗时间长达1年,继而发生了PM感染。
实验室在鉴定PM时,除了要了解PM的培养和形态学特征外,还应注意:(1)属间鉴别。25 ℃沙氏培养基上产生酒红色色素并弥散至整个培养基中,可与其他双相型真菌相区别。(2)属内鉴定。PM的双相性可与青霉菌属的其他菌种鉴别[5]。PM是青霉菌属中唯一的双相型真菌,具有相转变的特性,将丝状真菌相的PM菌落接种于沙氏培养基,置37 ℃培养环境中2~3 d,可见长出的菌落呈酵母菌相;反之,将酵母菌相的PM菌落接种于沙氏培养基,置25 ℃培养环境2~3 d,可见长出的菌落为丝状真菌相。本例患者的病原菌从37 ℃培养箱中取出时表现为真菌孢子,而在室温下(大约25 ℃)放置3 d后则表现以菌丝为主。(3)生物安全。怀疑为PM时,不要做玻片培养,以免引起实验室及相关技术人员的感染。
[1]Capponi M,Segretain G,Sureau P.Penicillosis from Rhizomys sinensis[J].Bull Soc Pathol Exot Filiales,1956,49(3):418-421.
[2]苏小芬,张挪富,刘春丽,等.免疫健全者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一例及文献复习[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3):244-248.
[3]韦秋慧.分析马尔尼菲青霉的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6):40-42.
[4]陈丽金,娄艳,傅卫军,等.伏立康唑治疗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0):837-839.
[5]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06-607.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6.069
C
1672-9455(2015)06-0875-02
2014-10-05
2014-11-22)
△通讯作者,E-mail:shendx3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