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平
(钦州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柔道、羽毛球对大学生腰背肌及下肢肌力的影响①
朱俊平
(钦州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覆盖量广、强度高、节奏快,对人才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已成为了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担当者,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大学生活学习期间形成对体育锻炼积极地态度行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今后走上公作岗位以及以后的生活、健康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该文通过研究柔道、羽毛球对大学生下肢肌力和腰腹力量的研究,分析柔道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和普通人群的肌力差别,以及柔道运动员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肌力差别,讨论柔道运动对人体腰背肌,下肢及整体运动能力的相关关系[2-3]。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柔道 羽毛球 腰背肌肌力 下肢肌力
随着时代的加快发展,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已成为了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继承者和承担者,在高校生活学习期间形成对体育锻炼积极地态度行为尤为重要,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今后走上公作岗位以及以后的生活、健康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1]。该文通过研究受学生喜欢的羽毛球和少数人参与的柔道,来探讨两项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系,运动训练系(羽毛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系学生,总计30人。其中体育保健康复系男女各10人,运动训练系男女各10人,民族传统体育系男女各10人;健将级运动员1人,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员16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
1.2 纳入标准
1.2.1 要求被试对象身体健康,无前庭、小脑、视觉系统病变、眩晕、梅尼埃病、下肢外伤以及心理障碍等情况。
1.2.2 其专项练习超过三年,一周专项练习至少锻炼三次,每次锻炼的时间要长于一个小时。对照组的大学生平时主要进行一般的运动,平时没有进行规律性的体育活动,运动时间不长于20分钟[4-6]。
1.3 研究方法
完成本实验共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实验采用的实验设备有:日本欧技技研公司的GT-330、GT-350等长肌力测量装置。
1.3.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就关于柔道、羽毛球对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访问了CNKI、Pubmed等网站,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1.3.2 实验法
以系别分为体育保健康复系组(即普通组),运动训练系羽毛球专业组(即为羽毛球组),民族传统体育系组(即柔道组)。并对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下肢肌力,腰背肌屈曲和伸展力分别进行检测与调查。身高用cm表示,体重用kg表示,下肢肌力,腰背肌屈曲和伸展力以N为单位,数值均保留两位有效小数点。
1.3.3 数理统计
本研究的所有统计由SPSS17.0 统计软件完成,描述性统计被用于计算所有研究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普通组与运动组的差异由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s t-Test)进行统计分析。随后运动练习(羽毛球专业)组和民族传统体育系组由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s t-Test)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为显著性差异,当P<0.01时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图1 项目间下肢力量比较
图2 腰背屈曲力量比较
图3 腰背伸展力量比较
表1 受试者数据统计
由表1看出,从事运动的人群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比普通人群明显优越,对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要求较高运动项目与一般运动项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要求较高运动项目比一般运动项目明显优越。普通组与羽毛球组比P=0.004;普通组与柔道组比P=0.005;柔道组与羽毛球组比P=0.007。
由图1~图3可以看出:普通组,羽毛球组,柔道组三组受试者相对比较,柔道组学生腰背肌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学生,羽毛球组学生腰背肌能力优于普通组。但各组学生受试人群中,除少数运动等级较高者外,各组内受试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普通人群由于运动相对较少,所以下肢运动能力相对较弱。运动训练系组(羽毛球专业)受试者均有从事羽毛球运动三年以上经历,且相对普通人群运动训练较为频繁,虽然羽毛球较柔道下肢运动训练较少,但相对普通人群下肢运动能力相对较强。柔道组受试者均有从事柔道训练五年以上经历,由于柔道需要较强的腰背肌及下肢力量,所以柔道组相对其他两组受试同学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较强。
运动对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提高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由于不同运动项目训练方法不同,所以不同运动项目间运动员腰背肌及下肢运动能力有显著差异。柔道运动对改善腰背肌有显著效果。
[1]孙刚.山西省本科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技术,2013(2):65-67.
[2]程会娜,对河北省优秀竞技柔道套路运动员肌肉力量等速测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3]张贵敏,于树祥,张萍.二级运动员膝伸屈肌力矩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1):44-45.
[4]庄亚军,崔永琴.优秀竞技柔道套路运动员下肢力量发展模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55.
[5]金宗强,李宗浩,郭静如,等.动测力系统对膝关节肌研究的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2):33-35.
[6]葛卫忠,张庆来,李世森,等.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22-26.
G84
:A
:2095-2813(2015)05(b)-0015-02
朱俊平(1986,2—),男,汉族,安徽滁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生理、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