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丽莉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实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118-01
生活化教学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前,“生活化”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化学教学也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化学素养。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人教版化学教材虽然介绍了很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但是要让学生真正有所体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安排了介绍空气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各种与空气有关的化学现象进行思考。比如:空气中的氧气非常重要,氧气供给动物、植物的呼吸,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等;任意排放的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氨气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在工业生产中还可以用来制作氮肥;等等。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空气,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就在身边,学习化学十分有意义。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内涵,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将化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教材,找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例如,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碳酸饮料、碘盐、食醋等生活用品的化学知识;易燃易爆物安全常识等。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化学与环境的联系: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等。教师将化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学习活动中。
二、设计贴近生活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因此,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的设计,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从中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例如,在开展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只不过并未将实验操作上升到理论层面;有的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过蜡烛燃烧的过程,知道蜡烛燃烧时火焰的特点以及蜡烛熄灭时冒出的白烟。通过操作实验,学生对蜡烛燃烧实验的认识会更深刻,并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在开展化学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验内容,如在学习《淀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米汤和碘酒设计“白纸显字”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社区有哪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做法,在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请学生设计符合学校、社区环保要求的方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化学实验中,教师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开阔视野。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作业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获得感悟。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化作业,比如,需要区分食盐和白糖这两种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分别添加稀盐酸进行鉴定;(2)分别在两种物质中加水进行溶解。需要区分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这两种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分别燃烧两种物质,闻气味;(2)观察两种物质的色泽。类似这样的作业,能够令学生感觉这不是在做题目,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此外,家庭小实验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作业形式,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开展家庭实验,如利用家里的物品除去茶杯中的污渍。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化学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与生活联系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化学,并自觉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