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5-03-13 05:11朱苗苗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

摘 要:预设的触发项和预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预设的信息正是由某些特定的词等触发的,预设触发语有表达强烈的情感以及揭示句子本来的事实等的语用功能,适当引进预设理论和预设触发语的相关研究成果能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汉语 预设触发语 对外汉语教学

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或前提、先设、前设)这个词不是语言学家们主观臆造的一个概念,预设现象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包括语言世界和非语言世界,语言学家们正是在众多现象中归纳总结规律提出预设的概念的。我们知道预设的产生不是某些确指描写语所特有的,它“是许多的词语、短语结构和句式所共有的现象”。这些能够潜在地产生预设的语言成分被许多语言学家称为“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也叫作“预设触发项”“预设引发语”“预设引发项”“前提诱发语”等,余尔称为“潜在预设指示词(indicators of potential presupposition)”。(王跃平,2011:101)笔者搜集检索材料发现,国内外对预设以及预设触发语的研究十分广泛且程度不断加深,对预设触发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也有不少介绍,但还有进一步补充讨论的空间,所以本文拟对预设触发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分析,并论证其成果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一、预设和预设触发语的类型

(一)预设的分类

预设的概念最早在弗雷格提出的名称指称(所指)理论中产生的。弗雷格的《论涵义和所指》认为,无论我们断言的是什么,当我们作出这个断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默认了这个断言中的简单的或者复合的专名具有指称。他还认为,我们表达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句子实际上预设了这个句子的名称有所指,即预设了这个名称所指对象的存在。(王跃平,2011:2)罗素在《论所指》中运用“独立证明法”批驳了弗雷格的论断。他认为,即使是一个以没有所指的有定摹状词用作主词的句子仍然具有真假值。(王跃平,2011:2-3)斯特劳森在1950年发表了《论指称》一文,以及后续的系列研究成果的出版问世,使预设问题得到了学界的重视。他提到了具体语境下使用的问题,认为当我们做出一个论断,而这个论断是以摹状词为主词的话,那么这个摹状词是有所指的,我们不会做出一个以没有所指的摹状词为主词的论断。他还区分了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预设”与“蕴含”。(王跃平,2011:4-5)接着塞勒斯对预设作了新的解释,孕育了“语用预设”的概念,首开从说话人、语言使用的角度研究预设的先河,认为话语的预设如果不被满足的话,该话语并不是不具备真假值,而只是表达得不恰当,不适宜交际。(王跃平,2011:6)

关于预设的分类,除了比较宽泛的语义预设、语用预设之分以外,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奥尔伍德的存在预设、事实预设、种类预设的分类,盖茨达的潜在预设(可能预设)、实际预设(现实预设)的二分,余尔则把语义预设分为潜在预设和实际预设,接着把实际预设分为存在预设、事实预设、词汇预设、结构预设、非现实预设和反实情预设等等。(王跃平,2011:67-69)国内关于预设的分类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徐盛桓(1993)主要“从语义—逻辑角度来研究预设,认为预设是在句义中体现出或暗含着的某些客观事态、情况,作为句子所表述的整个事态、情况的事实基础。并把预设分为绝对预设和相对预设,他们分别对应为存在性预设和事态性预设。”范晓的《语法理论纲要》将预设分为存在性预设、事实性预设、对立变化性预设和重复性预设。(褚静,2007)

(二)预设触发语的类型

卡图南列出的英语预设触发语达31项之多,列文森在《语用学》一文中选取了定指描写语、叙实动词、隐涵动词、状态变化动词、表示重复的词、评判动词、时间从句、分裂句、带重音成分的隐性分裂句、对比和比较结构、非限定性关系从句、反事实条件句和疑问句等13项。而在我国,著名学者范晓先生和蓝纯教授是比较早论及预设触发语的,其中蓝纯教授(1999)的《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是国内最早研究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的文章,文章从日常生活会话中归纳了特指描写、事实动词、状态变化、重述词、时间状语从句、强调句型、对比结构、与事实相悖的条件从句和问句9种比较活跃的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并对它们一一进行了举例分析。范晓的《语法理论纲要》从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的角度研究预设触发语,开启了研究预设触发语的新层面(麻晓雯,2011)。邢福义(1991)的《现代汉语》在第五章“现代汉语语用”的“话语理解”一节介绍了常用的6种前提触发语,即:(1)表示重复的副词,如“又、再”等;(2)表示状态的变化的动词,如“停止、改正、解决、纠正”等;(3)一些心理活动动词,如“忘记、懊悔、后悔”等;(4)延接性词语,如“继续、正在”等;(5)疑问代词、疑问句中的列举选择项,如“为什么、什么时候”等;(6)某些复句关系词语,例如“要是、如果、虽然……但是……”等。“这是对汉语预设触发语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探讨”。(王跃平,2011:19)通过上文的简述,我们认为预设的触发项与预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预设意义的产生正是由不同的预设触发项引起的。

二、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功能

随着预设触发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在现今对预设触发语的研究又有了许多新的成果和创见,主要集中于语用学方面。例如何兆熊(1999)《新编语用学概要》在列文森的13种前提语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前提语作了一些必要的解释,并认为“这些所谓的前提语应该被理解为表象、理解为潜在的前提的语言表达、理解为表达说话人的前提的语言手段”。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依据列文森的介绍挑选了预设触发语的一些重要例句进行阐释,提出我们“通常认为是预设的核心现象的取舍,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对预设的定义,因为预设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者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何自然、冉永平(2009)的《新编语用学概论》,主要从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角度分析前提关系及前提触发语,认为“前提关系可能会受到句中某些词语或者结构的影响而引发出来,这些词语或结构被称为‘前提触发语,他们是前提产生的基础”。文章虽然以汉语为例介绍触发语,但是由于英语与汉语的情况基本一致,所以在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仍没有跳出列文森的13种介绍的范围。王跃平(2011)《汉语预设研究》对国内外预设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将汉语语义预设的触发语分为典型语义预设的触发语和非典型语义预设的触发语两种,并对典型语义预设从定指描写语、叙实动词、状态变化动词、趋向动词、施为动词、强隐涵动词、关系动词、重述类动词、句焦标记、带序数词的量词短语、述补短语、时间状语从句、比较句式、比喻句式、强调句式和充当了句子成分的疑问句17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举例叙述,又以触发语的不同为准,把非典型语义预设分为词触发的、短语触发的和语式触发的三种,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对预设触发语问题进行了颇具创新性的理论思考。这里我们以邢福义(1991)《现代汉语》中介绍的六种前提触发语为例,介绍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功能。

(一)表示重复的副词。如“又、再”等。

(1)张三,你又迟到了。

(2)没想到,张三会再犯这种类似的错误。

从例(1)中我们看到,“又”字预设张三以前迟到过。例(2)中,“再”字预设,我们没想到张三会犯这种错误,但是,张三不仅犯了这种错误,还再一次犯了这种类似的错误,两个例句都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失望以及难以相信的情感。

(二)表示状态变化的动词。如“停止、改正、解决、纠正”等等。

(3)他已经停止一切的社团活动,专心学习了。

(4)这种做事马马虎虎的态度,他早已改正了。

(5)这次户外拓展活动,解决了班级部分同学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和大家交流的问题。

(6)这次谈话,纠正了张三心中对李四的误解。

例(3)中的“停止”预设他原来参加了很多的社团活动;例(4)中的“改正”这一触发语触发的预设信息是他以前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例(5)中的触发语“解决”含有的预设信息是班级有部分同学经常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不积极主动和大家交流;例(6)中的“纠正”含有预设张三之前对李四有误解。

(三)一些心理活动动词。如“忘记、后悔”等。

(7)我忘记交作业了。

(8)张三很后悔跟李四讲了小明的事。

例(7)我们看到,触发语“忘记”意味着我本来打算交作业的;例(8)中“后悔”含有的预设信息是张三跟李四讲了小明的事。

(四)疑问代词、疑问句中的列举选择项。如“为什么、什么时候”等。

(9)张三为什么不把作业交给王老师?

(10)他什么时候到的徐州?

例(9)中的触发语“为什么”含有的预设信息是张三没有把作业交给王老师;例(10)中的触发语“什么时候”预设他已经到徐州了。

(五)某些复句关系词。如“如果……虽然……但是……”等。

(11)如果当时好好学习的话,现在也不会这么辛苦了。

(12)虽然他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但是还坚持阅读写作。

例(11)中的“如果”预设他当时没有好好学习;例(12)中“虽然……但是……”触发的预设信息是退休好多年的人都不再阅读写作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预设的信息是由某些特定的词语等触发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定的词语来进一步把握预设的信息,预设信息的语用功能,比如隐含在句子中的强烈的失望、难以置信的情感以及事情过去的状况等等。

三、预设触发语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而要想深入地适应一个国家的生活,学习目的国家的语言是最经济的原则。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越来越高,来中国寻求发展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就催生了“汉语热”现象,国内的汉语教学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针对如何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讨论会频繁举行,各地高校都迅速建立起了留学中心,开启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教外国留学生除了有接触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新鲜感以外,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外国留学生由于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的习俗了解不够导致在交流中总是会有言不尽意,或者说者有意、听者“不解”的现象,这一点,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都有深刻的感受。现在我们了解了预设理论和预设触发语的相关研究成果,就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高屋建瓴的把握,适当引进预设理论和预设触发语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教学是大有帮助的,尤其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中,对预设理论、预设触发语知识的了解,都能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口语教学

把预设触发语的知识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避免出现病句。例如:

*我提前没有准备。(*表示表述不正确的句子)

我之前没有准备。

这里如果只告诉学生“我提前没有准备”不对,汉语中没有这种说法,“我之前没有准备”才是正确的,学生死记硬背也是可以记住的,但是如果我们用预设的知识来说明,那么学生就会记忆得更加牢固且轻松。理由如下:提前,“用作动词,是指把预定的时间或者原有的顺序往前移,其用法有a.常作状语,如提前动身;b. 作带宾、带补谓语,宾语常由表示时间或顺序的词语充当,补语常由‘到组成的介宾词组或数量词组充当,如时间提前了三次;他在班上的名次提前了,由原先的第五名提到了第二名;c.作定语,要带‘的,如提前的时间过早,所以人没有到齐;d.带上定语活用为名词作主语。如完成计划时间的提前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的。”(冯志纯,2010)一般表示否定时,否定词应该放在动词前,正确的是“我没有提前准备”,预设说话者本打算在预定的时间前做某事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预定的时间点前没有做。之前,“方位词。a.表示在某个时间或者处所的前面,如:吃饭之前要洗手。(注意:多指时间,少指处所)b.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前,如:之前,我并不认识他。”(现代汉语词典,2012:1665)之前,这一触发项触发的预设是指说话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前打算或者没有打算做某事。用在否定词的前面,和“提前”属于近义词。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便于掌握。

(二)听力教学

在听力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一起观看视频,然后就观看的内容进行讨论,例如《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第一集。

小米妈:你哪的人啊?

金亮:东北

小米:他现在住北京了。

小米妈:别说话,没跟你说话。你插什么嘴啊?

小米:那行

金亮:是是,我在北京上的大学,现在就在北京工作了。

小米:对

小米妈:你叫什么名字?

金亮:金亮

小米妈:尽量!

金亮:金亮,金子的金,闪闪发光的亮。

小米妈:闪闪发光那叫光,什么叫闪闪发光的亮啊!哪有这么说话的,真是

小米:他这不是紧张嘛!

小米妈:你别说话,我这跟你说话了吗,别插嘴。

(对金亮)你在北京工作是吧?做什么工作?

小米:他是大夫。

小米妈:职业还凑合,哪科啊?内科、外科、骨科、口腔科还是耳鼻喉啊?

金亮:妇科

小米妈:(强笑一声,拉着金亮)走,拿着,快点啊,我让你走呢!(不顾金亮和小米的话把金亮赶出了门外)

……

小米:这妇科医生怎么了?他也是医生啊!你知道这一天当中有多少个孩子要经过他的双手,来到这个世界上?多么神圣的一个职业!多么高尚的一个职业!

小米妈:行行行,他高尚,他神圣,行不行,谁爱嫁给他谁嫁给他,我没意见,但你,坚决不许嫁给他!

小米:为什么呀?

小米妈:米儿,你懂不懂啊!你是要跟他结婚的,你懂不懂,

小米:啊!

小米妈:你每天得搂着她睡觉,你懂不懂啊!你说他一妇科大夫!

小米:妈妈妈,他要不是妇科医生,我还不喜欢他了呢我。

小米妈:什么你,你说什么呢你?

小米:我就这么跟你说吧,……

上面是第一集的两个片段,学生很喜欢其中幽默风趣的对白,但是对其中的矛盾点,米小米的母亲不允许小米的丈夫(金亮)是妇科大夫这一点,一位五十岁左右的韩国女学生表示很不理解,她认为如果自己的女儿找到了一个大夫,不管是哪一科,自己都会很高兴。我们认为这种不理解是由于学生对于视频中主人公的话语的预设信息不了解造成的,视频中米小米的母亲对金亮的排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职业问题,还有其他包括户口(不是北京人)、房子、经济能力等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学生在观看时只关注了其中的一点,对于其中的预设信息没有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所以才出现了文中的问题。

(三)阅读教学

我们知道,对于大多数二语习得者来说,缺乏对必要信息的了解是造成阅读困难的最大的障碍。有时候学习者认识一句话的每一个汉字,但是却对这一句话的意思不得甚解。所以我们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预设触发语的知识,甚至有学者建议把预设的知识编入对外汉语教材,笔者认为也未尝不可。比如我们学习《读者》2013年19期中的一篇文章《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作者袁劲梅):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我父亲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着的鸟儿,飞着飞着就摔下来死了,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有的小小年纪就得了肝癌。

在最近一次回江南的时候,我看见长江浑黄的水闷声不响地流着,就像一个固执的老人,拖着一根扭曲的桃木拐棍,充满怨恨地从他的不肖子孙门前走过,再也不回头了。

这时候,我感到,我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不肖子孙我父亲的故事。我父亲到死对长江都是一步三回头。我希望到人们总算懂得该向自然谢罪的那一天,他们会想起我讲过的这些故事。

……

文中的生词量不大,学生几乎都知道怎么认读,但是对文中作者的强烈感情表示十分的惊奇,实际上它是对前文的铺垫或者说是对作者的预设信息不了解。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对预设信息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我们说中国人对长江的感情就如同韩国人对汉江的感情。之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具有这么强烈的感情,其原因还包括作者的父亲是一名生物学家,对作者从小到大的成长有一种熏陶和影响。这样运用对比方法进行教学,比起反复的长篇大论的讲解省时而且高效。

实际上,预设理论的研究成果、预设触发语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其他的包括语文教学、言语交际教学、修辞教学、文学创作、广告制作、新闻采访、法律文件、法庭询问、审问技巧都很有意义,预设现象普遍地存在于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之中,可以说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活动离不开预设,离不开预设触发语的研究。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预设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实践、语文实践之中,对预设的研究、预设触发语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是没有一个定论,所以我们在用预设理论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同时,也是为预设以及预设触发语理论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层面,有助于对预设理论、预设触发语理论研究的深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立项[2013YYB076])

参考文献:

[1]王跃平.汉语预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6]冯志纯.现代汉语用法词典[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商务印书馆,2012.

[8]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J].外语研究,1999,(03).

[9]丁爱群.预设的触发语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06,(12).

[10]李雯婧.预设研究综述[J].说文解字,2008,(03).

[11]徐盛桓.“预设”新论[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01).

[12]褚静.中英预设触发语研究综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朱苗苗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