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风华
满族不少特有的风俗习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形成的。满族人供俸“妈妈口袋”、举行“开锁”仪式,就是一种特有风俗。在满族人中,“妈妈口袋”依然存在,但“开锁”仪式已很少有人举行了。
“妈妈”一词,兼有对老年女性的敬称,通常称为“老妈妈”。而在满族风俗中则成为专用词。这与祖先信俸诸神“妈妈”相合。与母系社会发展相关。在黑龙江省拉林一带地方所供俸,柳树“老妈妈”称“佛头妈妈”。“佛头”是满语“佛叨浩”的同音异写,按满语,“佛叨浩”为柳树在满族中被视为吉祥物。所以“佛头妈妈”就成为吉祥的女神。各姓氏的“妈妈”自然就是氏族的缔造者,并做为偶像来崇拜。
“锁”亦解为“索”,其形制构造是似锁亦索。前者是有关锁牢固之意,后者不仅仅有索缚之意且有线索相联不断之意,同时也起结记辈分、人员数目的作用。因之引申为本族人丁兴旺,繁荣昌盛,连绵百世的祝愿。
“妈妈口袋”有着独特的形制结构。“妈妈口袋”对族外人来说,似乎很神秘,其实不然。据五常县营城子满族乡赫舍哩氏家族所保存的“妈妈口袋”实物考查,其形制是:外型高约60公分,宽约30公分的黄色布袋,呈袋状,内装长约10米左右,用青(黑)、兰、白三色的棉线绞成的线索数条,称“索线”。又以同样颜色的棉线,长约20—30公分,一端系二锁,另一端系“索线”按辈分依次悬垂其上,但忌赤色,这即是“妈妈口袋”里的秘密。而很重要一点是,“妈妈口袋”的供俸与设置,不是以各家各户为单位,一般地是一个家族一个,如果家族庞大,分支也多,按上层最早的分支平行设置。“妈妈口袋”内既有亡故先人,也有生活中人,按“锁”记数。
“开锁”的仪式及其活动是很讲究规矩的。大凡姑娘(格格)出嫁(出阁),都要举行“开锁礼”。还有男子“戴锁礼”,男子“开锁礼”,娶媳妇“添补丁礼”。这四种形式,均属祭祀的礼仪范畴。而其中最隆重的要算姑娘出嫁的“开锁礼”了,必须单独举行。一经载入谱书的礼仪,即视为族规家法,也可以说是“家族宪法”,对全族人均有很大的约束力。凡族人均不得有冒渎行为。
姑娘出嫁“开锁”礼。姑娘出嫁前(订婚待嫁的姑娘)须择吉日“开锁”。这时待嫁姑娘是中心人物,主人公,所以这位姑娘必须很早就得到祖宅待候,最晚也得在开锁猪送到之前。因为举行这种仪式都在祖宅进行。而且“老妈妈”就供俸在祖宅的西墙上方,哪怕这家很穷,也需这样办。举行仪式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而这些准备工作,都要遵守先例,仪式的程序亦是固定的,不得有丝毫紊乱,所以既严肃又充满欢乐、团圆、喜庆的气氛。
仪式的准备。首先是择订吉日,由族长(无族长时由族中有威望的长者)通知全族,其次是全族人都要清扫除尘,沐浴更衣,尤其待嫁姑娘必需沐浴更衣,祖宅要彻底清扫,地上要铺上新席,最后是准备祭品,祭祀主要是宰牲祭。因此,姑娘的婆家必需给送一口“开锁猪”,这口猪就是专为姑娘“开锁”所用。要求也很严格,必需是全黑无一根异毛的黑色。此外,还要备小黄米三升,栗色小豆一升,黄条香四股,白纸三张,青、兰、白色线三两,黄米酒一坛。这些物品备齐后待用。然后就是由指定的“请柳人”去请(砍来)柳枝一株,请时不准言笑,埋在房门东侧,把用白纸剪好的二十一条纸用青、兰、白三色线栓挂于柳枝上。至此,准备工作就绪,等待仪式的开始。
仪式的进行,是从“开锁猪”送到之时开始的。当猪送到大门外时,全族男女均免冠出大门外迎接。把猪拉到柳枝前,焚香两股,然后去“老妈妈”前请(拉)出索线,执一端系柳枝上,另一端留口袋内。且取出磁碟两个,一只放“妈妈口袋”前,一只置柳前。请来全科人(即夫妇俱在,儿女齐全的人)制锁,实为缝制用青、兰、白三色线九条,五公分左右的三色布块。锁制成后,即给姑娘戴在脖子上。再点燃香碟内香面。这时,全族男女齐跪柳枝下,再由指定的人去井泉汲来不落地的净水(即从柳罐滴下来的水)倒猪耳内,待猪摇头抖动时,就叫“领牲”了,全族人行三拜九叩礼,行礼毕,全科人给姑娘将锁摘下挂柳枝上。“开锁礼”的仪式至此礼毕。
“领牲”意味着祖先已经领受了,然后才能全族人大家一起共享。如同祭祖礼一样,宰猪放柳枝前,再叩一遍头,这时才能解猪煮肉、轧黄米面、蒸小豆泥。把蒸好的黄米水团九个分装两碗,两碗白汤、两双筷子、两把汤匙,筷子插豆泥上,汤匙放汤碗里。这时,在“老妈妈”前再焚两股香,把水团夹在柳枝上,才能吃开锁肉。食毕,一面收锁,一面把柳枝、豆泥、猪毛、猪骨、肉汤均送东南方百步外。至此全过程结束。
男子“戴锁”。姑娘出嫁要“开锁”而与此相应地男子也要“开锁”,“开锁”之前还要“戴锁”,娶媳妇还要“添补丁”,所以,这一套礼仪是相互联系的。在清代,凡本族之男孩,在15岁以内,做为“八旗幼丁”,必须到旗衙登记称上档子,以领取银两义粮,长大后做“披甲”,没有迁居的自由。这些八旗幼丁,每逢祭祀时,凡未戴过锁的均行戴锁。“锁”是用青、兰、白三色的长约10公分左右、宽为2公分许的布块,再用青、兰、白三色各三条缝制而成。给需戴锁的男孩套在脖颈上。仪式结束后,即取下悬系在锁线上。戴锁时,若被着孝服、孕妇者所窥视,则视为不吉利,因此禁忌之。
男子“开锁”。凡本族男子,年龄在15岁以上,每逢祭祀时,凡未“开锁”的,均行“开锁”。这就标志着16岁步入成者之年,称“八旗壮丁”,准备“披甲”当差服役了。“开锁”时,戴锁人要跪在“老妈妈”前,请来古箭一支,箭簇向上,箭杆上系以麻披并绕杆上,用双手举起,以后手捋三把,向怀内揣三揣,由长者唱 “头把金,二把银,三把骡马成了群”。叩头起身,长者给摘下锁,按辈分长幼系入锁线,装进“妈妈口袋”。“开锁”仪式随告终了。
娶媳妇“添补丁”。凡本族人娶媳妇后,每逢祭祀时,于祭祀二日内“添补丁”一个。所谓“补丁”,它和锁基本相似,是以绫条制成,加在锁线上,即谓之“添补丁”。以记添人进口。
在满族人的风俗中,氏族的家谱在族事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而一经载入谱书的事宜,就成为权威性颇高的宗族法典,世代延传,不可违背,所以成为封建宗法统治赖以持续的支柱之一。风俗的形成,也是在不断演变充实并完善其内容,由单一的又派生出几个方面。如宰牲祭,是一种原始形式,在“开锁”礼的几个方面都是以此为主体。满族人原是渔猎民族,即所谓“引弓之民”。原来本是以猎获之野牲为祭品,祝愿狩猎顺利,获取丰收。同时也有显示猎人本领的含义。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观念的加深,驯养猪成为满族习惯,从而以养猪牲的多寡来衡量其财富的占有量。在猎获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要祭祀、要庆贺、就必然以家饲来取代野牲,所以姑娘出嫁,婆家要送“开锁猪”来祝愿就成了定例。另方面,由于姑娘出嫁的本身,就发生了一生中至关重大的变化。按习俗是女到男家,门庭的变化好似脱锁而出,藉此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也正反映出反哺型社会的一个侧面。同时,也等于说,如不宰牲开锁,姑娘仍属深锁闺中人,是父母家的人,而不是夫家的人。
至于黄米、小豆、烧酒,古时满洲人很少农耕,即史书所载:“不谙农耕”。因此,对谷物的获取亦颇为不易,所以一向被视为珍贵礼物而送给姑娘家。香、纸、布、线,都是仪式中的必需品。原来满族人焚香驱瘟是用野生的安春香,也称达子香,后来由于广泛地与汉族接触、互市,就逐渐地以汉族的条状香所代替。焚香以表示虔诚,白色纸条为喜庆添彩。白色,满族认为是吉祥富贵,源于女真人尚白色。白亦称金,金,牢固而光明。赤为忌色。据传:赤色为血的象征,为猎民所忌。
〔责任编辑 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