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明,王洪斌, 陈 林, 游 斌,刘志鹏,邹利全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黏膜萎缩为特点的病变, 也是胃癌前状态。临床医师迫切需要了解CAG 患者目前所处的病理分期,进而指导针对性治疗。 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但通常不能判断其所处的病理状态,这就需要借助病理活检。 目前已知染色内镜能提高活检的成功率及病变的准确率,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发现联合醋酸-美蓝双重染色较之采取美蓝单独染色及盲法活检可更好地判定病变范围和性质,现将我院2013 年1月~2014 年1 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经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进行相关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1.1 病例资料 上述经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2 例, 征得患者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醋酸- 美蓝双重染色组(双重染色组)、美蓝染色组及盲法活检组。醋酸-美蓝双重染色组32 例中,男性21 例,女性11例, 平均51.8 岁, 平均病程16.3 年,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为69.2%;美蓝染色组30 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 例,平均47.6 岁,平均病程18.1 年,HP感染率为67.3%;盲法活检组30 例中,男性21 例,女性9 例,平均49.2 岁,平均病程20.1 年,HP 感染率为66.7%。 3 组性别、年龄、病程、HP 感染率等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服用二甲硅油等消泡剂后行普通白光胃镜(PANTAX 1000 型)检查,双重染色组对可疑病灶处先用醋酸(保宁牌食用白醋,总酸含量≥9.0 g/100 ml,购自超市,使用前按1:4 的比例稀释)10 ml 在胃镜下进行直接喷洒初染,2 min 后吸尽,接着应用0.3%的美蓝溶液10 ml 进行复染,观察3 min 后再次吸尽染色液,最后在着色区取活检;美蓝染色组先在可疑病灶处应用美蓝进行染色,观察3 min 后再次吸尽染色液,最后在着色区取活检;盲法活检组在白光内镜下根据经验对可疑病灶直接活检。 各组每例患者均取4 块活检组织行病理检查,活检部位为胃窦大弯及小弯侧、胃角、胃体小弯侧各1 块,均由同一高年资内镜医师完成。 病理切片检查也由同一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完成,因病理发现异型增生者的检出率过低,故异型增生者未统计在内。 所有患者在作胃镜前,均常规行13C 呼气试验作HP 检测,13C 呼气试验检测仪由安徽养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其型号是YH08。
1.3 统计学方法 病例数据采用例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1 可见,不同染色方法对肠化及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双重染色组不论在肠化生的检出率,还是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上,均较其他两组明显提高(χ2=19.32,P <0.05)。
表1 各组间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慢性萎缩性胃炎[1]是癌前病变,与环境、年龄、生活习惯、 遗传因素、HP 感染等种种因素相关,其自然病理进程表现为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最后发展为胃癌,这一病理过程通常较长,且最终发展成胃癌的发生率较低,但也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一定危险。 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仅为对症治疗,对于患者而言,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十分重要,它可对疾病的进展进行监测,了解本病所处的病理阶段。 一旦发现进入早期胃癌阶段,在胃镜下即可行根治性治疗,5 年生存率可达90%,而进展期胃癌即使是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处置方案,其5 年生存率仍低于30%[2]。 因此,早期发现和处理胃癌,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这点来看,准确把握本病所处的病理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萎缩性胃炎在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壁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或节结状等基本表现。 多数学者认为尽管在普通光镜下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作出CAG 的诊断,但其病理分型还是有赖于组织学检查。 如薛振龙[3]在进行CAG 患者的胃镜及病理对照分析发现,120 例患者胃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9.2%, 胃镜下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为CAG 的敏感性为20.5%~98.2%,胃镜直视下3 种表现(黏膜变簿、皱壁变平;血管透见、白相为主;黏膜粗糙、颗粒状态或结节样改变)共存时,对CAG、肠上皮化及异型增生的病理诊断价值最高,但正确的诊断还需要胃镜直视与病理诊断密切结合。
化学染色内镜是在常规内镜检查的基础上,将色素染料喷洒在胃黏膜可疑病灶表面,借助色素的作用使普通内镜下不易识别的消化道黏膜病变显露出来,这种变化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 染色内镜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性质,明显提高活检的检出率,进而为疾病的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常用的胃黏膜染色剂有美蓝、醋酸、靛胭脂等,美蓝不被正常胃黏膜吸收,但可被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性病灶吸收而染上蓝色,这种染色的病灶与不被染色的正常黏膜形成明显对比。 醋酸一方面可用于溶解黏液,显露病变,另一方面利用“醋酸白化”效应,即在喷洒醋酸后黏膜表面短暂变白,突出黏膜表面形态结构,可大致反映黏膜不典型增生区域。 其原理是醋酸使细胞内pH 值下降,影响角质蛋白重组,2~3 min 后恢复本色[4],故染色内镜可对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变的范围、 性质作出初步正确判断。目前尚无将醋酸- 美蓝双重染色在CAG 病理分型中的应用报道。
本研究在此理论基础上,先应用醋酸初染以显露病变大致范围及性质,继而用美蓝复染,双重染色后使胃黏膜病变显露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识及指导活检。 结果表明,双重染色组不论在肠化生的检出率, 还是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上,均较其他两组明显提高,明显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和检出率,这对癌前病变的病理状态的确定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2013,18(1):24-29.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2014 年,长沙)[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7):361-372.
[3] 薛振龙. 慢性萎缩性胃炎120 例胃镜与病理的对照分析[J]. 当代医学,2010,16(31):53-54.
[4] 于中麟. 消化内镜诊断金标准与操作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