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节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眼压、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治疗后3 d、1周、1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1(a)-0021-0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神经损害、视力下降甚至失明[1-2]。临床上常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虽然能迅速降低眼压,但同时也会造成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近年来,本院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发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其中观察组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51.86±7.46)岁;发病眼:右眼6例,左眼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平均眼压(17.11±4.22) mm Hg。对照组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2.56±7.71)岁;发病眼:右眼 6例,左眼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平均眼压(17.20±4.11) mm Hg。两组的年龄、性别、发病眼及眼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前给予表面及球后浸润麻醉,以穹隆部为底做结膜瓣,再以角膜缘为底做巩膜瓣,厚度约为巩膜厚度的1/2,将小梁组织予以切除,做虹膜周边切除,切除范围大于小梁切口,然后缝合巩膜瓣,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观察组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给予前房穿刺及巩膜瓣处设置可调节缝线等治疗。具体内容为:麻醉后前房穿刺,注意绕开角膜缘血管,以穹隆为底做结膜瓣,以角膜缘为底做巩膜瓣,用100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放出适量房水以维持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切除小梁组织及部分虹膜,缝合巩膜瓣4针,其中包括1根调节缝线,根据测量眼压结果调节缝线松紧,合适后结膜囊点典必舒眼膏。两组均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分别测定两组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眼压,同时按照Kronfeld分型(Ⅰ型和Ⅱ型为功能性滤泡,Ⅲ型和Ⅳ型为非功能性滤泡)记录两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眼压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3 d、1周、1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的比较
按照Kronfeld分型,Ⅰ型和Ⅱ型为功能性滤泡,Ⅲ型和Ⅳ型为非功能性滤泡。观察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83.33%(10/12),对照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58.33%(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有1例出现浅前房,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浅前房,2例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患者常因持续高眼压导致视神经不可逆性损害后出现视力缺失。传统小梁切除术是一种经典的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自1968年问世以来,凭借其能够显著降低眼压、提高有效滤过等优点成为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规术式[3]。研究显示,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容易导致滤过功能丧失、浅前房及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据报道,由传统小梁切除术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70%[4-5]。复合小梁切除术是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良形成,不仅具有传统手术的优点,同时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3 d、1周、1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83.33%,对照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优点在于放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通过缝线来调节眼压,术后也可择机拆除缝线[6-7]。在手术过程中,可调节缝线能够将两侧巩膜瓣暂时闭合,进而调控术后早期房水外流,使前房迅速恢复,减少了相应并发症的发生[8-12]。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东兴,陈涛.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1):101,104.
[2] 马力,何明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早期滤过泡形态与24 h眼压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6):30-32.
[3] 施妍霞,李秋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2):57-58.
[4] 覃汉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7):691-693.
[5] 彭小凡,杨志浩,胡军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中的治疗体会[J].江西医药,2013,48(12):1257-1258.
[6] 汪德海,范峰,曾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3,33(11):30-31.
[7] 黄燕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3,19(21):82-83.
[8] 胡翠霞.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3,33(11):1070-1072.
[9] 郭继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555.
[10] 樊江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195-196.
[11] 陈松.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瘢痕形成药物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5):193.
[12] 杨春林.两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11):103.
(收稿日期:2014-09-17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