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亮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1331)
·语言文字·
方言季节类时间词语的共时分布与历时考察
何 亮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1331)
“春、秋、夏、热、冬、腊”分布最为广泛,是汉语古老而基本的时位语素。北京-冀鲁-兰银官话、中原-西南-江淮官话表示四季的语素各自相同,这与它们的形成历史、移民状况密切相关。“暑、寒、冷、凊”可能是古代南方汉语的区域性时位语素。在今方言格局形成之前,季节类词语中“天”对“日”的替换已经完成。今方言中“时位语素+方所成分”一类词语肇始于六朝,随着方所成分不断发展而丰富。
方言;季节;时位成分;共时分布;历时发展
春、夏、秋、冬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时间观念之一。表示四季的时间词语,各方言间有共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从表示四季时间的词语在现代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入手,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为中心,参考其它方言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历代移民史,讨论汉语表示四季的词语格局,探讨这些格局形成的原因。
“春”“夏”“秋”“冬”是指称四季最普遍的语素。除此之外,表达夏季的时间还用“热”“暑”“伏”等语素,冬季还用“腊”“冷”“寒”“凊”等。这些语素与其它成分组合,构成与四季有关的时间词语,表达相关的时间概念,我们称之为时位语素。①方言中这些时位语素构成的时间词语主要有指称式和陈述式两大类。
(一)指称式时间语词
指称式时间词语主要有四小类。
1.时位语素+时间成分(+词缀)。这类词语一般泛指某个季节。其中的时间成分有“天、季、月、时、时经、时候”等。如:
春天头/~家、春季、春景天、春尾天;夏天、夏季、夏月天、夏常天、夏景天、夏尾天、热天子/~时/~头、热天里、热季、热季天、热月天、热冬、热时经、暑天、暑月、暑伏天、大暑天、伏天、暖天、秋天头/~价、秋季、秋景天、秋季天儿、冬天家/~头、冬季、冬景天、冬寒天、腊月、腊月心、冷天、冷季、冷月时候、寒天、寒季、寒天时、寒冬、冬月、凊天、凊天时。②
2.时位语素+方所成分。常见的方所成分有“上、上头、下、头、间、里、向、后、脖子、场、场子”等。有的方所成分仍带有一定的意义,如“头”表示某季节的开始一段时间,“间、里”等表示在某一季节中的时间;有的方所成分已经虚化,类似于词缀,如“上、下、场、场子”等。如:
春上、春上头、春头③、春间、春里、春常里、春浪向、夏上、夏里、秋上、秋里、秋下、秋场、秋场里、秋后、秋头子、秋脖子、冬下、冬间、冬里、冬头、腊尾、腊里豁、腊里向、寒里、寒里头、寒场、寒场里。
3.时位语素+词缀。常见词缀有“头、来”等。有的词缀在“时位语素+方所成分”之后,主要是“子”。如:春头④、夏头、秋头、春来、夏来、秋来、春起、夏场子、腊间子、冬场子。
4.方位成分+时位语素。词语表示的时间义与方位成分有关。“上”指开初,“下”指顺序在后的时间。如:初春头、上春、上春头、下春、下冬。
(二)陈述式时间语词
陈述式时间词语是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该词语最初是陈述性的,后来指称化了。动宾式的如:热人、寒人;主谓式的如:天热、天色热。
(三)小结
构成与四季相关时间的各时位语素在各方言区分布大致如表1:
表1⑤
从上表可知:
第一,用以表示春、秋的语素,各方言区高度一致,都用“春”“秋”。
第二,“夏”“热”是汉语方言表示夏天的重要语素。据目前所见资料,语素“夏”分布于除胶辽、徽语官话以外的方言区,词语“夏天”使用很广泛,只胶辽官话、徽语、平话未见收录;时位语素“热”分布于东北官话外的其它方言区,词语“热天”除东北官话外,见于各个方言区。“暑”主要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粤语五个方言区使用,“伏”主要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客话、吴语等方言区使用。
第三,表示冬天的时位语素“冬”“腊”涵盖所有的方言区。“冷”类词语主要分布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吴语、赣语、客话;“寒”类词语主要分布在西南官话、吴语、客话、闽语以及中原官话的部分地区;“凊”主要在闽语区,为闽语专有特征词。
由以上可知,“春、秋、夏、热、冬、腊”分布最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方言。鉴于这些语素分布广泛,我们称之为通语性核心时位成分。“暑”“伏”“冷”“寒”“凊”分布地区有限,我们称之为地域性时位成分。
第四,北京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胶辽官话-徽语-平话、客话-吴语这四组表示四季的语素分别相同,各组内部重合度最高。
第五,在“冷”“寒”等的分布上,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更接近南方方言。
第六,陈述式季节类时间词主要出现在闽语及吴语的部分地区(如热人暑天,厦门、寒人冬天,厦门、天热雷州,夏天、天色热夏天,温州)。
历史文献中未见陈述式季节类时间语词,以下均为指称式时间语词。
(一) 通语性核心时位成分
“春、秋、夏、热、冬、腊” 不仅在现代共时平面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方言,这几个语素在汉语史中历史也很悠久,这显示了他们一直是汉语的通语性核心成分。
1.“春”“秋”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春”“秋”,殷人把一年划分为春秋二时。汉族关于四时的明确划分,大约是在西周末期。[1]15
据汪维辉先生考察,中古时期(东汉—隋)发生“天”对“日”的替换。“春天”就在这一时期出现。[2]15蒋绍愚先生也指出南北朝时期出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指称。[3]156如:
(1)慎勿违春天之仁。而尚豺狼之凶也。(《六度集经·释家毕罪经》)
(2)有石雁浮在湖中,每至秋天,石雁飞鸣。(《艺文类聚》卷九引邓德明《南康记》)
“春季”一词也在六朝时期出现。如:
(3)有夏李。冬李,十一月熟。有春季李,冬花春熟。(《齐民要术·种李》)
中古时期方位词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方位词也逐渐使用于“春”“秋”之后构成时间词。如“秋上”“夏秋间”:
(4)秋上楮子熟时,多收,净淘,曝令燥。(《齐民要术·种榖楮》)
(5)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全晋文·王羲之杂贴》)
2.“夏”“热”
《尚书》用“夏”表夏季。《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秦汉时期有“夏日”“夏月”“夏节”表夏季。如:
(6)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7)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汉书·严助传》)
(8)日所以有长短者何?阴阳更相用事也。故夏节昼长,冬节夜长。(班固《白虎通·日月》)
随着中古方位词的发展,出现“夏中”,如
(9)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似,耿耿。(王羲之 《谢仁祖帖》)
随着“天”对“日”的替换,六朝时出现“夏天”一词。如:
(10)家有盛柳树,乃激水以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傲戏,乃身自锻。(《世说新语·简傲》)
今北京官话、冀鲁官话、晋语有“夏景天”“夏金天”。“夏景”指夏日,在中古已见用例,多见于唐代。如:
(11)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梁书·刘之遴传》)
(12)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元稹《表夏》诗之六)
“热”本与“冷”相对,指温度高。《说文》:“热,温也。”夏季的最突出特征是“热”,以“热”为构时语素表示夏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故“热”又指暑气,暑天。如《慧琳音义》:“热,暑也。”
(13)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叡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北史·齐赵郡王叡传》)
方言中的“热天、热季、热季天、热时经”文献未见用例。唐代有“热月”,如:
(14)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白居易《自题》诗)
3.“冬”“腊”
“冬”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如:
(15)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书·洪范》)
秦汉时表示冬季的词语有“冬日”“冬月”“冬时”“冬节”等。如:
(16)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孟子·告子上》)
(17)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史记·酷吏列传》)
(18)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周礼·天官·食医》)
(19)方涉冬节,农事闲隙。(《后汉书·马融传》)
随着“天”对“日”的替换,魏晋时出现“冬天”。如:
(20)冬天以瓜子数枚,内热牛粪中,冻即拾聚,置之阴地。(《齐民要术·种瓜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腊本祭名。因呼腊月、腊日耳。”⑦“腊月”早在秦汉时期就用来表示农历十二月,后又泛指冬月(常与“伏”相对)。如:
(21)腊月,陈王之汝阴。(《史记·陈涉世家》)
(22)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汉·杨恽《报孙会宗书》)
(23)夜寒穷腊尾, 春色并年初。(宋·宋祁《守岁》诗)
“腊月”“腊尾”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春、秋、夏、热、冬、腊”很早就作为时位语素使用,属于汉语最古老最基本的词语,正因如此,它们才有如此广泛的分布。
(二)地域性时位成分
1. 见于数个方言的时位成分
“暑”“伏”“寒”“冷”在今南北方言中都能见到,但使用地域有限制。
1)“暑”表示炎热、炎热的夏季,早在先秦就已使用。如《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暑天”表夏天自唐以来用例极多。如:
(24)不资冬日秀,为作暑天寒。(唐代韦处厚《盛山十二诗·竹岩》)
“暑月”指夏月。约始见于南北朝。
(25)汉世交州刺史每暑月辄避处高,今交土调和,越瘴独甚。(《南齐书·州郡志下》)
(26)木讷少言,性方厚,每息直省,虽暑月不解衣冠。(《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
后代常见用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孔颖达疏:“暑月多衣,所以示疾。”
虽然“暑天”曾广见于唐代文献,但“暑”类词语今主要分布于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粤五个方言区。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暑”本就是带有地域性的词语,今天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地域性质;二是它原本是通语,后来发生了历时替换,只部分方言仍在使用。
2)“伏”指伏日,汉代已有使用。如《史记·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张守节正义:“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
“伏日”为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如《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
“伏天”指夏天唐代已有用例⑧,后代亦可见到,如:
(27)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白居易《竹窗》诗)
(28)伏天光景,两邻都在院中露卧,听的皮匠家中声音高低,言语诧异,早在墙头黑影里看个明白,听个仔细。(《歧路灯》第二十九回)
今口语中说“伏天”的多见于中原、西南、江淮、赣语、客话、吴语等。
3)“寒”指冷,但指寒冷的季节很早就有了。如《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
“寒天”表冷天、冬天,在中古即见用例⑨。唐宋多有。如:
(29)而人之受命,死生之期,未若草木之于寒天也,而延养之理,补救之方,非徒温暖之为浅益也。(《抱朴子·至理》卷第五)
“寒冬”指冬季在六朝已有用例。
(30)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旧题苏武《古诗》之四)⑩
4)“冷”表寒凉很早就有。但文献所见“冷天”“冷月”表冬季是在元明时期。如:
(31)闲时沿墙抛瓦,闷来壁上扳钉。冷天向火折窗棂,夏日拖门拦径。(《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32)小官人,你父母是何等样人?有甚紧事,恁般寒天冷月,随个家人行走?还要往那里去?(《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韵类属淮海话(属于江淮官话但受吴语影响)。[4]《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是长洲(今苏州)人,无疑也受到吴语影响。“冷天”“冷季”之类今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南、江淮、赣、湘、客、吴语区,“寒天”“寒季”之类多见于中原、西南、江淮、客、吴、闽语区,北方方言均少见。
2. 见于个别方言的时位成分
时位语素“暖”和“凊”今天都只在个别方言使用。“暖”类多用于吴语,“凊”类用于闽语。
六朝时“暖”有“热”的用法。如:
(33)一发之后,重酘时,还摊黍使冷——酒发极暖,重酿暖黍,亦酢矣。(《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
明清时一些方言色彩较浓的语料中仍有使用,如明代具有吴语色彩的冯梦龙的《山歌》:
(34)无何酒至,极暖,李取酒,便欲掩门,而男子一足已入。
文献中“暖”的“热”义并不常见,今方言中的“暖天”多见于吴语(晋语部分地区也说),这提示我们“暖”的“热”义可能一开始就具有地域性,今方言的“暖天”或为早期该地域方言的遗留。
“凊”,《说文》:“寒也”,《玉篇·冫部》:“冷也。”我们大范围检索语料,发现“凊”在唐及唐以前有一些用例,多出现在与“温”对言或并列的语境中。唐以后“凊”罕见用例。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在唐以后“凊”退出了共同语,仅保留在部分方言中,成为一个方言词汇。如:
(35)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墨子·辞过》)
(36)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颜氏家训·序致第一》)
(37)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全唐诗》卷250皇甫冉《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如果把表示季节的时位成分及词语在现代方言的分布与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历代移民情况结合起来,我们有以下认识:
第一,“春、秋、夏、热、冬、腊”很早就作为时位语素使用(“热”从中古时期开始),它们属于汉语最古老最基本的词语。正因为使用历史悠久,对后来才形成的所有方言都有影响,后代方言的分化变迁都继承了这些最基本的时位语素,因此它们的使用范围才如此广泛。
第二,北京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春、夏、热、秋、冬、腊”)、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春、夏、热、暑、秋、冬、腊、冷、寒”)内部表示四季的语素各自相同,这与它们的形成历史、移民状况密切相关。
林焘先生认为北京话源于大都话。大都话是辽金两代居住在北京地区的汉人同其它少数民族经几百年密切交往逐渐形成的,到元建大都时已趋于成熟。明初从外地大量向北京移民,北京人口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明代时和北京话接触最频繁的是来自中原和长江以南的各地汉语方言。[5]但韩光辉认为北京话的真正形成并走向成熟,是在明代以后。[6]明代北京话与周围的河北方言联系更多,清代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关系较密切,但与南方河北方言的联系也并未中断。《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指出:“明代的北京话与其周围的河北地区是否有差异及有什么差异还是尚待研究的问题。换言之,今冀鲁官话区包括明代的北京话主要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起码要持续到明代。”[7]128
黎新第认为兰银官话是从元代中原官话发展出来的。[8]明洪武九年之后恢复宁夏人口,移民是宁夏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人口成分复杂。宁夏方言“以某种优势方言为基础……约在弘治前后(15世纪90年代)形成并渐趋稳定”[7]201。刘俐李则认为清代的两次移民浪潮奠定了兰银官话北疆片的基础:第一次为新疆平定后来自甘肃安西、肃州、甘州、凉州的移民;第二次为光绪年间新疆建省,仍然是陕甘(主要是甘肃)的移民,“甘肃河西话是北疆片的基础方言”[9]。
我们认为,正是北京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区的移民色彩,导致该区在四季时位语素的选用上趋于采用自古以来汉语中最基本的成分“春、夏、热、秋、冬、腊”。
中原官话表四季的时位语素较为复杂,除“暖”“凊”外,具备所有的时位语素。这与中原地区的特殊地位是相对应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中原地区的方言到清代中叶以前一直是汉民族共同语言——雅言的标准音……对现代汉语各大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今汉语方言多是从以中原官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中发展来的”[7]166。
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的四季时位语素彼此接近,它们与南方诸方言关系更为密切。这跟它们的形成历史有关,也与邻近南方方言区有关。
关于江淮官话,鲁国尧认为:“隋唐自北统一中国,阻断了南语、北语分裂趋势,而且使北朝通语占了上风,在江淮流域的南朝通语其平分秋色的地位则逐渐被削弱,它的血缘后裔是今江淮方言或称下江官话。”[10]刘祥柏则认为明初时明政府鉴于战争影响而人口剧减的情况,迁移了大量的周边地区的移民进来,为这一地区的方言形成南北方言过渡类型奠定了近代的基础。[7]290
关于西南官话,李蓝在《汉语官话方言研究》中认为至迟在西汉时,四川的语言文化已与中原基本相同,清末的湖广移民没有从整体上改变四川方言的原貌,但留下了众多的客家及湘语方言岛。他又指出西南官话大概先在四川成型,然后以四川为中心,逐步扩展到鄂、黔、滇、桂等省。[7]237-238崔荣昌认为“四川方言的现状同六百年间的两次大移民紧紧地连在一起。元末明初的大移民把以湖北话为代表的官话方言传播到四川,从而形成了以湖北话为基础的四川话”。[11]游汝杰则认为巴蜀地区到宋代大致已成为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12]137
与北京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相比,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的时位成分多了“暑、冷、寒”。如前所考察,“寒、暑”虽很早就已使用,但“寒天”在中古出现唐宋多见,“寒冬”在六朝已经出现;“暑月”约始见于南北朝,“暑天”自唐以来多见,“冷天”“冷月”在元明时期出现。联系“冷、寒”类词语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以及赣湘客吴普遍存在而北方少见的事实,我们认为或许作为时位语素的“暑、寒、冷”本身就属于古代的南方通语。
吴-客相比,吴语有的地方用“暖天”表夏天,其余一致。历史上吴语与客话有渊源。游汝杰先生指出在西晋以前,今江西一带方言应与吴语、湘语有更多的共同之处。唐初有大量北方移民进入赣北部鄱阳湖平原,与当地原有方言接触形成原始北片赣语。中唐和晚唐北方移民继续南进,逐渐从赣北深入到赣中和赣南,与原始北片赣语接触后形成原始南片赣语。他们原先使用的原始南片赣语和赣东南、闽西和粤北的土著方言相接触,于宋明间形成客家方言。[12]140
第三,汉语史上曾以“春日、秋日、夏日、伏日、冬日”表示各季节,而这些词语在今方言中均不见踪影,代之以“春天、秋天、夏天、伏天、冬天”,这个替换非常彻底。我们知道“天”对“日”的替换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如这段时期出现“春天”“夏天”等,而“暑天”“伏天”出现于唐代,证明汉语方言中“天”对“日”的替换在唐代的一些方言中尚处于进行状态。游汝杰指出到南宋时代汉语方言的宏观地理格局基本形成,后代变化不大。[12]137我们认为在今日方言格局形成之前,在季节类词语中“天”对“日”的替换已经完成。
第四,鉴于多数方位词从空间用于时间是在中古以后,我们认为今天方言中“时位成分+方所”一类词语肇始于六朝,随着方所成分不断发展而丰富。“上、下、里、间、头、尾、脖子、场子”等一方面体现了方所成分的泛化,另一方面生动再现了时间表达的空间化。各方言在方所成分的选择上有较大的差异。
第五,闽语时位语素“凊”构成的“凊天”“凊天时”与其它方言中的“冷天”“寒天”“寒天时”构成方式毫无二致,差别仅在于限定成分的不同。“凊”可能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常用词,作为“寒”“冷”的同义词,也和“寒天”“冷天”一样发展出“凊天”一词,但在竞争中退出了共同语(约在唐代之后),仅保留在部分方言中,成为一个方言词汇。
注释:
① 郎大地曾提出过“时位”的概念,但我们的所指与之不同而大体与李向农、何亮等人的“时点”相当。之所以不用“时点”,是因为时间词语分为时位、时量两大类,而点、段都能表示时间位置,原有的“时点/时段”名称容易造成混淆。
② 为节省篇幅,各词语不标注所出现的方言点。
③ “春头”有的方言指春天,有的指初春。指春天的“春头”我们另归入“时位语素+词缀”一类。表示初春的如西南官话区的广西,闽语区的福建莆田、仙游、厦门、广东潮阳、海康。
④ 指春天、春季。如西南官话区的武汉,闽语区的福建漳平,吴语区的丹阳。
⑤ 二十四节气名不计入统计。
⑥ “头伏”“三伏”之类未计入统计。
⑦ 古代称祭百神为“蜡”,祭祖先为“腊”;秦汉以后统称“腊”。
⑧ 《汉语大词典》首引现代作家例,太晚。
⑨ 《汉语大词典》首引白居易《华城西北岁暮独游怅然成咏》:“况是寒天客,楼空无主人”例,偏晚。
⑩ 此诗早有论证为伪作,但不晚于六朝则无疑。
[1]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修订本)[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蒋绍愚.汉语“天”的意义的演变[C].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续集.商务印书馆, 2012.
[4] 颜景常.《西游记》诗歌韵类和作者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1988(3):81-91.
[5] 林焘.北京官话溯源[J].中国语文,1987(3):161-169.
[6] 韩光辉.北京人口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 钱曾怡,主编.汉语官话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
[8] 黎新第.官话方言促变舒声的层次和相互关系试析[J].语言研究,1987(1):60-69.
[9] 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J].方言,1993(4):265-274.
[10] 鲁国尧.“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J]. 中国语文,2002(6):536-549.
[11] 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J].方言,1985(1):6-14.
[12]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李秀燕]
The Synchronic Usage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ofWords Denoting Season in Chinese Dialect
HE Liang
(Collegeofliterature,ChongqingNormal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Chun”, “Qiu”, “Xia”, “Re”, “Dong” and “La”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basic chroneme morphemes in ancient Chinese. Morphemes to denote four seasons in Beijing-Jilu-Lanyin mandarin or Zhongyuan-Southwestern-Jianghuai mandarin are the same, which is related closely to their own history and migration status. “Shu”, “Han”, “Leng” and “Qing” are probably the regional chroneme morphemes of ancient southern dialect.The seasonal word Tian has replaced Ri before today’s dialect structure took shape. Among todays’ dialects, words in the form of “chroneme morpheme plus component of direction-location” date back to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abunda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onent of direction-location.
dialect; season; chroneme morpheme; synchronic usage; diachronic analysis
2015-04-27
本文得到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1YJA740027)以及“中央专项配套资金青年人才培训与研究支持计划”资助。
何亮(197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史及方言语法。
H17
A
1672-8505(2015)05-0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