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认知模式下的名字禁忌解读

2015-03-11 01:49:45傅轶飞金爱晶
关键词:神灵逝者世界观

冷 慧 傅轶飞 金爱晶

(1.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2.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 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市 3353)

·澳大利亚研究·

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认知模式下的名字禁忌解读

冷 慧1傅轶飞1金爱晶2

(1.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2.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 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市 3353)

由神秘而独特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梦幻”世界观所衍生的名字禁忌古老而复杂。触犯禁忌常常造成交流与沟通的失败。本文以西方主流媒体对澳洲原住民著名歌手——尤荼-印迪乐队的主唱Yunupingu——的离世时的报道文本为切入点,指出媒体在传播基本事实的同时,还要了解并尊重澳洲原住民特有的“梦幻”世界观认知模式,向受众明示原住民的图腾崇拜与名字禁忌的相关性,实现传媒文本的交际功能。文章以澳大利亚原住民“梦幻”世界观为认知路径来解读澳洲原住民的文化现象,能发挥认知模式所固有的知识结构及蕴含的价值体系,能超越人们通常对高陌生度文化的“原始、迷信、古怪”的表层分析,使人们能在深层思维上解析异域民族文化行为的精神意义。

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认知路径

独特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梦幻”①世界观有别于其它民族,由此衍生众多神秘禁忌,如今世人对此仍感陌生,甚至连媒体都难免无意中触犯这样或那样的禁忌。2013年6月,澳大利亚官方媒体、各大新闻网站以头版头条的形式报道了享誉全球的澳洲原住民Yothu Yindi(尤荼-印迪)乐队的主唱、作曲、策划、澳洲原住民首位校长、教育家Yunupingu由于健康原因不幸离世的消息。澳大利亚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回顾了Yunupingu的生平,赞扬他一生取得的成就,认为Yunupingu带来的尤荼-印迪乐队没有把数万年前的澳洲原住民音乐停留在简单、纯粹的原生态音乐表层上,而是将原住民音乐的精髓与现代西方摇滚相交融糅合。这既饱蘸了大自然的气息,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又彰显了现代音乐灼灼异彩。世界其它国家的媒体如英国的BBC、美国的CNN、加拿大的CP等门户网站及一些地方性网站,也都第一时间直击事件,分别回顾了Yunupingu为促进澳洲原住民和非原住民之间的沟通所作的努力,赞赏其所倡导的原住民-非原住民之间的双向努力与沟通。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也沉痛惋惜:“我们失去了一位独一无二的天才音乐家、原住民的代言人、澳洲人民的好朋友。”

然而,就在主流媒体扼腕叹息,怀念他们逝去的年度风云人物(1992年),追忆他生平事迹,感慨他56岁英年早逝的时候,Yunupingu的家人告诉周围的朋友,媒体报道中出现了逝者的全名及照片,对逝者的报道冒犯了他们,触碰了他们的禁忌,使他们深深地感到痛心与苦恼。因此,面对逝者家人的伤痛,澳洲许多媒体,利用技术手段,要么删除了整篇报道,要么纠正了报道内容,如图1:

图1

图1显示了基于澳大利亚金融文化中心墨尔本的3AW网站(http://www.3aw.com.au)对其原报道的修改,在新闻标题、滚动字幕、新闻导读中都抹去了逝者的名字,只保留了古人的族姓。随后,一些具有民族意识的澳洲媒体网站,如www.mumbrella.com.au,纷纷刊登了评论性文章,评论媒体中不尊重原住民传统、不关注原住民民族心理的失误行为。国际知名妇女组织网站Bella Online刊发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专栏作家Judie Bellingham“悼念原住民逝者”(Mourning an Aboriginal Death)[1]的文章。Bellingham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详细描述,间接明示逝者的身份,同时建议使用故人民族名字替代逝者的全名,或者使用逝者兄弟姐妹与逝者的关系进行描述,以满足新闻本身新闻要素的报道需要。

无独有偶,6月13日,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的《纽卡索先驱报》(Newcastle Herald)刊发了Smith & Pringle的标题为“肾病对原住民社区的灾难性影响”[2]的评论性文章,以隐去逝者名字的形式来追忆对原住民社区作出巨大贡献的长者。全文从未透露逝者的名字。这种尊重澳洲原住民习俗的媒体行为也得到了国际上其它国家原住民的响应。加拿大原住民网站“民族论坛”Nation Talk (http://nationtalk.ca)全文转发了《纽卡索先驱报》的掩名文章。

同时,澳大利亚ABC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等媒体也采取措施补救,在播报与Yunupingu去世相关消息的同时,也发出警示声明,提示观众报道中的内容可能会包含不符合澳洲原住民习俗与信仰的名字及影像。

在媒体的犯错-纠错过程中,在纷纭的舆论哗然中,不了解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的公众不仅要问,Yunupingu的家人为何深感受到媒体的冒犯?原住民的要求是原始的、迷信的和怪异的吗?媒体的纠错行为是造势的噱头吗?本文以认知模式为路径,分析澳洲原住民世世代代秉承的“梦幻”世界观,进而梳理出原住民认为受到西方新闻报道冒犯的文化渊源,解读名字禁忌中的民族心理及民族精神所蕴含的价值体系。

一、世界观的认知模式解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以时间、空间为基础而构成的现实世界的主观解读[3]。世界观的认知模式,即以认知模式为路径解读世界观,不同于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常用的具有鲜明阶级性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4]。世界观认知模式是以认知科学为理论依据,与Lakoff提出的理想认知模式(ICM)功能相一致[5]。重新审视世界观在新闻报道、叙事文本、电影剧本等体裁中建构意义的认知功能,是体验哲学的应用。因为世界观也是体验观,源于人们对身体经验、语言经验、环境经验、生活经验、及社会文化经验等多种体验的抽象[6]。世界观认知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挖掘不易被主流文化所接受和理解的民族叙事的审美潜能,减少对民族文本中高陌生度认知因素的误读,为研究根植于异域文化背景而建构的高陌生度民族文本增添一个操作性强的世界观认知新路径。

世界观的认知模式解读也不同于洪堡特提出的语言世界观论点[4],而是对语言世界观理论的反思与发展。语言世界观理论把语言本身等同世界观,即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个独特的世界观,而这种哲学思想后来被发展为备受争议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7]。新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强调人类认知的功能,认为“一种语言就其内在形式而言,包藏着一种确定的世界观”[8]。内部形式就是“这个语言所有内容的总和,也即所有语言词汇结构中积累的和语言句法形式的内容中包含的整个结构的认知内容,也即存在于该语言共同体中的特殊的思维世界”[8]。新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理论包含了语言与世界观的密切联系,强调了语言不但是表达手段,而且是认知手段[9]。

在国内汉语语言学界有学者如刘晓莉、于善志[10]利用汉民族的空间性世界观解释汉语语序。同时,在中外语言对比研究领域,王文斌[11]从洪堡特的内蕴语言形式观谈起,对比说明英语语法与时间性思维的关联,及汉语语法与空间性思维的关联。在国内以认知科学为框架研究语言与世界观(时间观、空间观)的势头逐渐展露。

国内外近30几年来,把世界观纳入思维方式的研究已经形成主流趋势,早已有学者突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研究成果,凸显世界观(而非语言本身)作为认知手段的语法功能[4]。美国著名的华裔中国文学研究家刘若愚[12]撰文指出唐诗再现的是华人世界观中的“相对”时间观念,拓展了时间的认知功能的研究路径。另一位著名华裔学者戴浩一[13]也以时间顺序为切入点,研究汉语的语序,把时间观作为认知方式,研究世界观塑造语法的机制。在澳大利亚,把世界观纳入认知文本分析的学者主要有Malcolm & Rouchcouste[14],他们发现澳洲原住民“遇到神秘事物”图式致使原住民小学生英语口头语篇结构非常规化;在南非,Wolf & Bobda[15]分析了南非高中教材收录的文学作品,揭示了南非民族文学作品中涌现出的民族世界观及民族主题建构的意义。

冷慧[4]认为用于解读高陌生度民族语篇的世界观认知模式,是以认知科学为基础,通过认知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模式、图式、框架等知识构型,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认知模式整合了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理论与认知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为分析民族语篇和新闻报道、开展文化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路径。

二、认知模式下澳洲原住民世界观的解读

1.澳洲原住民

澳洲原住民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民族之一,拥有人类传承时间最长的未间断文明[16]。在1788年英国殖民者定居澳洲大陆前,澳洲原住民至少在这里居住四万多年。在过去的四万多年里,原住民多采取自然安居、游牧或半游牧中石器时代的生活形式,依靠大自然的馈赠,不种植庄稼也不囤积粮食,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在干旱的北部和中部沙漠,儿童常常赤裸上身。澳洲原住民笃信宗教,但是“他们的宗教不相信神派遣先知也没有宗教典籍”[17]。澳洲原住民拥有着非常复杂的非行政性社会结构[18],社会结构中虽然有部落长者,但是部落长者不占有个人财产,与其他族人一样过着平等的生活[19]。迄今为止,他们没有经历过世界其它一些少数民族所经历的原始奴隶社会。在原住民信仰体系中,最神圣的是他们的土地和土地上祖先神灵留下的各种“梦幻”图腾标志与象征符号。那么,表达图腾崇拜的方式有音乐、舞蹈、神话、绘画等艺术形式。“澳洲土著作为在现代社会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最原始的人类种族之一,堪称人类童年时代生存状态的‘活标本’,具有很高的史学认识价值”[20]。

2.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

澳洲原住民世界观,即“梦幻”,作为一种集体表象[21],统领着四万多年来澳洲原住民的全部生活,并且享誉世界独特的澳洲原住民的艺术及宗教仪式至始至终反映着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22]。“梦幻”世界观是澳洲原住民对世界的总看法。“梦幻”一词是欧洲人类学家在殖民地时代初期接触澳洲原住民,试图解读其神秘的、神圣的、无处不在的世界观的英语表达[23]。在澳洲原住民的语言中,这种至始至终渗透到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非线性思维底层代码是“Tjukurrpa”。在“梦幻”世界观中,澳洲原住民祖先的神灵在遥远的“梦幻时代”就穿行于澳洲大地,创造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孕育了袋鼠、考拉、鸸鹋、鸭嘴兽等澳洲特有的生命形式,为其后代开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在精神层面,祖先的神灵创世原初时代一直延续,工作从未停止,因为祖先神灵化作世间万物,周而复始,永恒存在,繁衍着有形和无形的生命,为原住民提供永恒的精神力量。因此,每个原住民部落都笃信他们同自然界某个神灵之间存在着超自然的亲缘关系,通过大自然的各种形式来与神灵交流和沟通。信仰“梦幻”的原住民“并不认为个体的生与死有多么重要,而相信人的生命通过神话传说与宗教仪式来体现与‘梦幻’生命力的神秘联系,认为即使个体生命死亡也会借助‘梦幻’生命力而继续存在”[24]。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记载了这样一个实例:“在利富人那里,有时一个男人在死前会用手指着一个即将化成其形状的动物,于是他的所有子孙此后都禁止吃或射杀这种动物。他们说,‘它是我们的祖先’,并为它上供。”[20]因此,在澳洲原住民世界观中,祖先、神灵具有相同的归处,是逝者从一种生命形式向另一种生命形式的转换[25]。德高望重的故人以神灵的形式成为今人的祖先,成为今人的精神向导[26]。

3.澳洲原住民世界观中的图腾思维

对祖先神灵生命超凡、永恒存在的信仰孕育出了对神灵所依托的自然形式的崇拜,产生了万物有灵论图腾崇拜与图腾思维。万物有灵论并非澳洲原住民特有,在大多数原始社会集体中都存在万物有灵论思想[27]。澳洲原住民通过互渗律的原逻辑把个人、创世祖先、神灵、动物、植物、土地、山川、河流等与图腾联系在一起[29]。因此,澳洲原住民认为创世祖先,其神灵与地域上的山岩、泉水、沙丘等地形地貌神秘地联系在一起,与动物、植物、原住民本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神灵、图腾、土地所孕育的一切自然物质及彰显的自然法则皆与澳洲原住民当下的生活、伦理、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价值观等有形或无形地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澳洲原住民图腾思维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同构的“梦幻”世界观的产物,是“梦幻”世界观维度下的一种主要的知识构型,一种思维模式。

在澳洲原住民知识构型中,图腾思维的认知体系主要体现在土地有灵论。土地,在现代文明中被认为是为人提供资源的客体,但是在澳洲原住民世界观中,土地因承载着祖先的神灵而成为现代人眼中的庄严殿堂或神圣庙宇,被人们所尊重所崇拜,是管理个人及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主体。土地被澳洲原住民整合为主宰人们行为的律法[28]。

三、图腾认知模式与逝者名字的禁忌

“原始人把自己的名字看成是某种具体的、实在的和常常是神圣的东西”[21]。“提及逝者的名字,意味着干扰逝者的神灵、逝者的图腾、栖满图腾祖先神灵的地区以及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一切地方亲属关系”[21]。McGrath和Phillips[30]两位医生历时两年,在北领地专门采访了72位澳洲原住民。她们发现,澳洲原住民逝者的名字绝对不能被提及,即便是在医生宣布病人死亡的官方程序中也不能。医生可以使用“那个老人”或“那个老妇”等委婉词语。而今人提及亡者的名字,是对亡者的极大不恭。同时,为避免提及逝者而再次引发家人或族人失去亲人的巨大悲伤,为了体恤逝者的家人及族人,逝者的名字不仅需多年被回避,而且如果本族人或来访者中有人与逝者的名字相同,那么今人的名字也要被更改,这是对逝者的尊敬。因此,避免谈及逝者的名字,不是忘却,而是怀念;不是薄情,而是厚重。这种思维方式是万物有灵论及图腾崇拜的体现,是澳洲原住民对死亡及悼念逝者的民族心理及言语行为。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许多西方媒体由于不了解原住民的图腾崇拜认知模式,在报道原住民Yunupingu辞世的新闻中使用了他的全名,使其家人深感伤害,痛苦万分。在原住民的世界观框架下,触犯逝者名字的禁忌给原住民带来的精神上的恐惧和痛苦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这种媒体行为违背了他们认知模式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与原住民文化习俗及行为相冲突,也冒犯了原住民的祖先图腾,冲击了他们的万物有灵思维。

澳洲白人与原住民的民族和解过程一波三折[31]。主流媒体对澳洲原住民新闻素材进行报道的前提是对“梦幻”世界观的深刻认知及对原住民境遇设身处地的人文关怀。在2008年2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以政府和议会的名义,为前政府多年实行的白澳政策而致使原住民遭受难以愈合的家破人亡、儿女失散的身心打击和创伤,向原住民表示正式道歉,为充满荆棘的民族和解之路递上了一束橄榄枝。由于陆克文的政治道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所以媒体在报道与原住民相关的新闻时也尊重原住民的习俗。如中国网发表题为“澳洲土著的世纪悲情:曾被归为动物群体遭屠杀”的文章,其中提到,澳大利亚司法部长于2008年7月29日表示,一名老年土著犯人因为天气太热死于监狱的囚车中,当时车辆正在郊外行驶,车内空调却坏了。这位土著人的家属会得到政府320万澳元的赔偿。死亡的46岁土著犯人,现在也只知道他的家族名字是沃德,因为根据土著人的文化禁忌,死去的土著人只能使用家族名字。

然而,随着政府道歉热点新闻的降温,加之澳洲原住民在白人主流文化中的弱势地位,主流媒体理解澳洲原住民的知识结构,按照澳洲原住民的“梦幻”思维来报道新闻并非易事。有识之士在《澳大利人报》[32]刊登了文章,对媒体经常忽视原住民名字禁忌的行为进行了评论。该文章指出逝者名字禁忌是原住民传统丧葬仪式中的主要内容,名字禁忌庇护逝者的灵魂顺利踏上安息之路,等待轮回。

四、结论

神灵是澳洲原住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老的互渗律原逻辑使原住民深信神灵的多元、多位存在形式。逝者的名字禁忌彰显了原住民信奉的源于祖先神灵化以自然之身,与之朝夕相处,庇护他们,成为他们的寄托与希望的“梦幻”世界观。万物有灵论也是澳洲原住民逝者名字禁忌的认知结果。逝者的名字、逝者的图腾、栖息着图腾神灵的土地及土地上所有的亲属都与逝者联系着,尽管这种联系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虽然逝者名字禁忌并非澳洲原住民特有的信仰,但是作为逝者名字禁忌渊源的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研究和保护的。处于弱势地位但细脉持存近五万年的澳洲原住民文化不应被现代世人遗忘。理解和尊重澳洲原住民的“梦幻”世界观是践行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33]的体现。本文以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为路径来解读澳洲原住民的逝者名字禁忌文化行为,超越了人们通常对高陌生度文化的“迷信、怪异”的表层分析,使人们能在深层次思维上解析异域民族文化行为的精神意义。

注释:

① 本文中双引号标示的“梦幻”“Dreaming”,是澳洲原住民世界观的特殊用法,不同于汉语中或英语中通常意义的梦幻。

[1] Bellingham J.. Mourning an Aboriginal Death[EB/OL]. (2013-06-03). http://www.bellaonline.com/articles/art180713.asp.

[2] Smith R. & Pringle K.. Opinion: Kidney disease’s tragic impact on Indigenous community[EB/OL]. (2013-06-13). http://www.theherald.com.au.

[3] Palmer G..TowardaTheoryofCulturalLinguistics[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6.

[4] 冷慧.世界观的认知机制: 解读《卡彭塔利亚湾》中隐性连贯语篇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3):11-16.

[5] Lakoff 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 冷慧.中澳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M].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 D.Mandelbaum.SelectedwritingsofEdwardSapirinlanguage,cultureandpersonality[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8.

[8] 张如奎.新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中的语言内部形式论分析[J]. 外语学刊, 2010 (3): 7-10.

[9] 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10] 刘晓丽, 于善志.论汉语的空间性——从戴浩-《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谈起[J]. 语言理论研究, 2011.

[11] 王文斌. 论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从洪堡特的“内蕴语言形式观”谈起[C]. 潘文国.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87-107.

[12] 刘若愚. Time, Space, and Self in Chinese Poetry[J].Chinese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1979 (2):137-156.

[13] 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 国外语言学, 1990 (4):21-27.

[14] Malcolm I.,Rochecouste J..Event and Story Schemas in Australian Aboriginal English[J].EnglishWorld-Wide, 2000 (2): 261-289.

[15] Wolf Werner. Narrative and Narrativity: A Narratological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the Visual Arts[J].Word&Image:AJournalofVerbal/VisualEnquiry, 2003(19):180-97.

[16] Rudd Kevin. Apology to Australia's Indigenous peoples[EB/OL]. (2008-02 -13). http://australia.gov.au/about-australia/our-country/our-people/apology-to-australias-indigenous-peoples.

[17] 刘雪英.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宗教文化[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2):75-77.

[18] 张建新. 澳洲土著社会非行政性秩序的建构[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2):75-77.

[19] Perkins R. & Langton M..FirstAustralians:anillustratedhistory[M]. Melbourne:Melbourne University Publishing, 2008.

[20] 吴云翔.澳洲土著的原始信仰与社会结构[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5):147-151.

[21] 布留尔. 原始思维[M]. 丁由,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22] 顾维琳.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与艺术[J]. 南通大学学报, 2011(5):89-92.

[23] Synott J..Australian Aboriginal constructions of humans, society and nature in relation to peace education[J].PeabodyJournalofEducation, 1996 (71): 84-94.

[24] 刘丽君.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极其滞后的原因[J]. 汕头大学学报, 1997(13):51-58.

[25] Crotty M.& Crotty R. et al..Findingaway:Thereligiousworldsoftoday[M]. Australia: Dove publication, 1995.

[26] Minniecon R.. Aboriginal Culture and Grief: An Interview with Ray Minniecon by: Brenda Paik Sunoo[EB/OL]. (2001-12-05). http://www.compassionatwork.com/art_minniecon.html.

[27] 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 汪培基,等译. 大众文艺出版社, 1987.

[28] Graham Mary.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Aboriginal Worldviews[J].Worldviews:Environment,Culture,Religion,1999 (3): 105-118.

[29] Spencer B. & Gillen F..TheNativeTribesofNorthCentralAustralia[M]. London : Macmillan, 1899.

[30] Pam McGrath and Emma Phillips. Australian findings on Aboriginal cultural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clothing, hair, possessions and use of name of deceased pers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Practice, 2008 (14):57-66.

[31] 冷慧,郭蕊,卢意.澳大利亚民族和解中的尴尬[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2):73-76.

[32] Steward C.. Naming taboo often ignored in breaking news[EB/OL]. (2013 -7 -13).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media/naming-taboo-often-ignored-in-breaking-news/story-e6frg996-1226678684683.

[33] 郭志军,向晓红. 澳洲华裔文化的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2): 62 -66.

[责任编辑 肖 晗]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me Taboo in Australian Indigenous “Dreaming” Worldview

LENG Hui1FU Yi-fei1JIN Ai-ji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9,China; 2.FacultyofEducationandArts,FederationUniversityAustralia,Ballarat, 3353,Australia)

The mysterious and unique Australian Aboriginal “Dreaming” worldview embraces the ancient and complicated name taboo of the deceased people. Violating the taboo often causes miscommunica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reports on the death of the Yothu Yindi lead singer Yunupingu,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while is it important to stick to the physical facts about the reported Indigenous singer,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 media to respect the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e by abiding by their Dreamtime worldview and reveal to the publ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name taboo inherent in their totemic worship,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thus proposes th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ustralian Indigenous Dreamtime worldviews as their cognitive models. This cognitive approach exceeds the conven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unfamiliar culture phenomena as so-called “primitive, superstitious, or weird”, by exploring into their folk knowledge structure for their value system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ual richness of the Australian Indigenous culture and behavior.

Australian Indigenous people; “Dreaming” worldview; cognitive approach

2015-09-2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世界观认知模式下民族叙事的解读研究”(课题号:13YJA850007)。

冷慧(1966—),女,教授,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澳大利亚语言与文化。

H0

A

1672-8505(2015)06-0038-05

猜你喜欢
神灵逝者世界观
逝者师友二题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32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6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英语文摘(2020年10期)2020-11-26 08:12:12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6:02
《世界观—雕塑遗产》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12-16 17:45:53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环球慈善(2019年6期)2019-09-25 09:06:42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38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8:58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神灵迷宫